少昊
撰文:曲阜孔子博物院 ?彭慶濤
?
少昊是父系社會中期的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古代文獻對其記載多種多樣,就名字而言,又作“少皓”、“少皞”、“少皋”,又稱“朱宣”、“白帝”、“金天氏”、“窮桑氏”,《帝王世紀》說:“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尚書·正義》:“少昊金天氏,名摯,字青陽,一曰玄囂,已姓,黃帝之子,母曰女節,以金德王,五帝之最先。”《帝王世紀》、《春秋元命苞》、《初學記》皆言少昊母曰女節,見大星上流華渚,感生少昊。《史記·五帝本紀》言黃帝“取西陵氏之女,是為螺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索隱》言“玄囂青陽是為少昊,繼黃帝立者。”
古典籍記述較為離奇的是《拾遺記》:“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子,即太白之星,降于桑際,與皇娥嬉戲,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子。”故事說的是少昊的母親皇娥原是天上的織女,疲倦時常常輕搖木筏到銀河里倘佯,當她來到窮桑的滄茫之浦時,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的神童,自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這位太白星化身的英俊少年來到窮桑與皇娥相遇,二人彼此一見鐘情,常在一起游戲玩耍,樂而忘歸,經過一段浪漫的戀愛,皇娥便懷孕,后來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摯,為了紀念二人在窮桑相遇之緣,因此又稱摯為窮桑氏。
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將少昊列入五帝,但在《歷書》中說:“少皞氏之衰也,……顓頊受之……。”此語引自《國語·楚語下》,說顓頊是繼少昊而立的。《兗州府志·帝跡志》云:“少昊金天氏,姓已名摯,黃帝之子玄囂也,母曰螺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渚之祥而生帝。黃帝之世降居江水,邑于窮桑,故曰窮桑氏,國于青陽,亦曰青陽氏,有圣德,以金德王天下,故曰金天氏,其立也,鳳鳥適至,故以鳥紀官。”
有關少昊以鳥紀官的傳說可見《左傳·昭公十七年》:“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昊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得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鴠鳩氏,司馬也;鸤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冠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以能遠紀,及紀于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從這段記載來看,少昊時期是史前鳥崇拜最為突出的時期,鳥崇拜與東方尚日民族崇拜太陽是一致的,古人認為太陽上面有神雞,又稱
鳥,三足,太陽的出生到降落是由三足神鳥馱著太陽由東而西飛過去的。綜合多種資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轉向山東龍山文化,就是興盛的少昊族群創造的。其間還有顓頊和帝嚳,在黃帝逐鹿中原以后,黃帝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中原一帶,而原大庭氏之都的東方則由黃帝之子玄囂也就是少昊主持。據《帝王本紀》云:“顓頊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山海經·大荒東經》云:“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郝懿行注云:“此言少昊孺養帝顓于此,以琴瑟為戲弄之具,而留遺于此也。……少昊即顓頊之世父,顓頊是其猶子,世父就國,猶子隨侍,眷彼幼童,娛以琴瑟,蒙養攸基,此事理之平,無足異者。”從《被學記》:“顓頊二十登帝位,承少昊今官之政,以水德寶歷矣。”及《呂氏春秋》“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窮桑(曲阜),及登為帝”等有關資料來看,郝說是有道理的。按《史記·五帝本紀》顓頊為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則少昊為顓瑞的叔父。按《五帝本紀》帝嚳高辛是玄囂的孫子,由此則可證實黃帝—少昊—顓頊—帝嚳的先后承襲關系。
在《山海經》的神話傳說中,記載少昊的后代,除孺養顓頊外,別有三人:
《大荒北經》:“有人一目,當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大荒南經》:“有緡淵,少昊生倍伐,倍伐降處緡淵。有水四方,名曰俊壇。”
《海內經》:“少昊生般,般是始為弓矢。”
除此之外,也有神化記載句芒、蓐收、窮奇等都是少昊的兒子。
少昊在位期間,修太昊之法,設工正、農正,分別管理作坊和農業生產;正度量,觀天象,定歷法,發明樂器,等等。是父系氏族社會推向盛世的時期。種種跡象表明,少昊時期,隨著父系氏族社會的發展和興盛,大批的東方尚日民族向中原各地遷徒,促進了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的大力發展,為華夏文明奠定了基礎。
相傳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壽百歲崩,葬于云陽(曲阜),現曲阜仍保存有完整的少昊陵墓,墓呈方形石砌,號稱中國的金字塔。少昊被后世尊為先祖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