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郡望考

日期: 2018-06-17
瀏覽次數: 239

舜帝郡望考

?

曲阜孔子博物院 ?彭慶濤

?

汶泗流域自考古發掘的8000年前的北辛文化開始,至夏、商、周三代,連續承傳,從未缺環。這種由考古資料而證實和建立起來的完整的、系統的、久遠的文化譜系,毋庸就全國來說,既使在世界上也無任何一個地區能夠與之比肩。如果說中華文明的古老輝煌和連續發展,成為世界文化的唯一驕傲,那么,汶泗流域古老悠久、自成系統的傳統文化,無疑又成為中華民族的唯一驕傲,成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和脊梁。

歷史發展到大汶口文化中期,汶泗流域便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率先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證據可分兩大線索:一是考古發掘的大汶口文化遺存提供了佐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我國唯一完整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度的系列文化遺存;二是文獻資料多所記載的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及其父系祖先在汶泗流域的崛起。包括伏羲、炎帝、黃帝、蚩尤、少昊(玄囂)、顓頊、帝嚳、帝堯、帝舜、伯益、皋陶等等眾多的史前人物,無一不與汶泗流域以及魯西南地區有著密切的聯系。因專題所限,本文僅就舜帝郡望和活動范圍作考析如下:

?

《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于壽丘,就時于負夏。”

若稱舜帝發跡之地,必須兼有歷山、雷澤、河濱、壽丘、負夏之地,那就依次看來——

歷山,《五帝本紀集解》引鄭玄曰:“(歷山)在河東。”《正義》引《括地志》云:“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山,亦名歷山……歷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縣有歷山、舜井。……二所又有姚虛,云生舜處也,及媯州歷山、舜井皆云舜所耕處,未詳也。”

雷澤,《集解》引鄭玄曰:“雷夏,兗州澤,今屬濟陰。”《正義》引《括地志》云:“雷夏澤在濮州雷澤縣郭外西北。《山海經》云雷澤有雷神,龍首人頭,鼓其腹則雷也。”

河濱,《集解》引皇甫謐曰:“濟陰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義》曰:“于曹州濱河作瓦器也。《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東縣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斯或一焉。’”

壽丘,《集解》引皇甫謐曰:“在魯東門之北。”《索隱》曰:“壽丘,地名,黃帝生處。”宋代因曲阜壽丘為黃帝出生地而被朝廷欽改縣名為仙源縣。

負夏,《集解》引鄭玄曰:“負夏,衛地。”《索隱》云:“就時猶逐時,若言乘時射利也。《尚書大傳》曰‘販于頓丘,就時負夏’。孟子曰‘遷于負夏’是也。”

上述資料表明,舜的發跡重點在曲阜、鉅野、鄄城、定陶等魯西南一帶,或者說,在汶泗流域與黃河濟水交匯的兗豫大平原。

然而,一旦考查舜帝在泗水上游的遺跡,則只能表明魯西南、豫東為舜的遷徙之地,至于濟南、越州、媯州,則應是有虞氏之后裔遷徙或分封的結果。考據如次:

第一,《孟子·離婁下》曰:“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人也。”這一記載應比《史記》正義、索隱、集解等早得多,也信實得多。至少可以證明,戰國時期人們知道舜為東夷之人,并明確指出舜生于東夷的諸馮,曾遷到負夏,最后卒于鳴條。從而又引出“諸馮”和“鳴條”二地。

諸馮,有人認為是臨沂的諸城。其實不然,諸馮在泗水東今平邑域內,現仍稱諸馮村。

負夏,亦稱負瑕,負瑕周時為魯邑,漢改為瑕丘縣屬山陽郡,武帝元光年間封魯恭王子政為瑕丘侯,故為侯國,晉時入南平陽屬高平國,南北朝時宋元嘉中始為兗州治所,即今兗州。

鳴條,古載有二,其一在山西運城安邑鎮,其二在河南長垣西南。河南長垣與山東菏澤僅隔濟水,一水相望,又古代通屬東郡曹濮之地,故應信之。

這樣,諸馮、負夏、鳴條三地清楚了,也就不難看出舜帝的活動區域,生于泰沂山系西麓的泗水上游,沿泗河而下,經過兗州,到達菏澤,最后卒于河南長垣。不能不說是孟子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條明晰的線索。

第二,據司馬遷《史記》所列帝舜之世系為:黃帝——昌意——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重華(帝舜),知顓頊、窮蟬、敬康、句望等為帝舜之祖。《呂氏春秋》“帝顓頊生自若水,實處窮桑(曲阜),乃登為帝”。《泗志鉤沉》記“顓頊封其庶子窮蟬於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顓臾”。姑幕在泗水縣治東南五十里的姑幕山下,有姑幕城。又記“姑幕傳子敬康,至孫勾望浸衰,帝乃封白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徙封勾望于。白馬是顓頊之孫而駱明之子。郚亦稱沮吾。《寰宇志》曰坨城為古崇國,在泗上,今(泗水)治東北四十里有崇邑,西有城子頂者即坨城故址。坨城即白馬之子鯀所封之崇伯之國,《泗志鉤沉》又說堯封崇伯兼有少典、姑幕及沮吾之地。由此可知,舜之祖顓頊、窮蟬、勾望等均在泗水,那么,舜源于泗水上游也就無可置疑了。

第三,泗水上游一帶有歷山、舜廟、舜井、諸馮、桃墟(姚墟)、雷澤、娥皇女英臺等。《泗志鉤沉》載:“歷山在治東七十里,雷澤湖南脈自關山中麓南下入湖,湖心有石攢立,入秋后,湖水從石竇瀉落,其聲如雷,數日,湖水涸大半。湖心之石,殆即地理家所謂崩洪過渡者也。過湖正南起,為歷山,其關山東路一支。環湖東濱南與歷東之山相接。故湖水雖大不能西溢。山中有歷山村,附近有諸馮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臺。”明嘉靖十年《重修舜帝廟記碑》載:“泗邑東南七十里有歷山,乃故圣君大舜耕稼之地也。”元代《舜帝廟碑》載:“出泗水縣治,溯朝陽而行,八十里之遙,有山曰歷山,世傳為舜帝所耕之地,其旁九男之渚,二女之臺,遺跡者甚多,山之東有祠,有石刻,金大安元年重修也。”又有明碑記:“泗邑東去封內七十里,有歷山,山之左有民舍千余家,自古為集。村依山名焉,為先帝大舜耕、陶、漁之處也。”根據上述所記地名,筆者逐一進行了實地考察,其結果與舜帝所涉地名無不一一相附,并且至今仍然沿用,若非舜生之地,豈能如此完備、系統而巧合哉!

第四,有關舜“作什器于壽丘”,史書多有記載,壽丘在曲阜,即黃帝所生之地。至于“陶河濱”,可見《韓非子》“東夷之陶若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可知“河濱”亦在東夷。又泗水有桃邑,古稱陶墟、或桃墟。《左傳·襄公十七年》載:“齊國伐我北鄙圍桃。”杜預注:“魯國卞縣有桃虛。”《水經注》曰:“泗水出卞縣故城東南,桃虛西北。”桃、姚二字相通,故知桃虛亦為姚虛。又桃、陶音同,故桃邑亦為舜“陶河濱”之處。又泗水有柘溝,柘溝制陶業歷史悠久,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素有“陶鄉”之稱,文物部門考證,此處早在五千年前已形成聚村,有大汶口文化遺址為證。當謂舜帝始“陶”之所。

第五,再以皋陶、伯益父子為證。

《史記·夏本紀》記載:

?

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

《泗志鉤沉》記載:

?

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賜姓曰偃。堯禪舜,命之作士;舜禪禹,禹即帝位以咎陶最賢,薦之于天,將有禪之意,未及禪,會皋陶卒。

?

?曲阜人皋陶是舜的助手,奉命與禹同治水土,如果不先禹而卒的話,便將繼禹而興。皋陶偃姓,偃、贏音轉,應為少昊同姓,說明皋陶出于少昊族。其子伯益也是夏初的一個突出人物,《夏本紀》說得非常清楚:

?

(皋陶卒)而后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于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

?

伯益與皋陶不同,業已代禹而立,執掌天下,爾后讓位于啟。皋陶、伯益為曲阜人,其佐舜之域當為近地。《泗志鉤沉》云:“帝封鯀叔父白犬之子卞明于其地,以奉顓頊之祀,歷夏及商。湯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封皋陶子伯翳之裔費昌為奄國,兼有今縣西及曲阜、鄒、費之境。而卞明、顓臾、鄫、邾錯處其間,為附庸。皋陶本偃人,賜姓偃,伯益封費,賜姓贏。奄與偃字通,而國為贏姓。”

由此可知,皋陶、伯益與舜,同起于泗水之濱。

第六,泗水元、明時期,多有碑刻記之,如元代孟從仕《重修舜宮記》、《金大安元年重修碑》等。多有真知灼見,不乏其考。現附錄一二,以證其事。

明代賀逢吉《帝舜歷山辨》:

?

按舜耕歷山記載不一。《山東通志》博綜審核,一以為在濮州;一以為在冀州河東;一以為在齊地。而卒以濮州為正,并無一語及泗。惟祠內載有舜皇廟云。夫三者之說,或取諸應劭,或取諸鄭一,或取諸皇甫謐。而竟未聞以孟子之說為正者。孟子不云乎,“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東夷之人也”。又云:“自耕稼陶魚,以至為帝,無非取諸人者。”朱子解曰:“耕于歷山,陶于河濱,漁于雷澤”。今考本縣歷山之東,有費縣諸馮村,是舜所生處也;兗州古瑕邱,即負夏地,是所遷處也,歷山沃饒是所耕處也;泗河之濱有上澗柘溝,稱為名陶,是所陶處地也;歷山東北,為巨湖,每遇盛夏,彌漫無涯,霜降水涸,聲震原野,是所漁之處也。以是地而質諸孟子之言,若合符節矣。于今歷山有帝舜廟及娥皇女英二臺。雖亦詳所始,而宋金元三朝有重修碑記,稱帝里云。詩曰:“維岳降神,生甫及甲”。我泗山川,故稱奇異,有帝舜遺跡在在可稽,獨奈何不辯?且孟子即曰:“舜,東夷之人也。”又曰:“舜之居深山之中”。冀州河東,姑置無論,既濮州、濟南,孰有在吾泗之東者?濮州、濟南之山,孰有深于吾泗者草茅?管窺必以舜為泗人無疑。敢冒論之,以俟考古君子或于鄙言有取焉。

?

明代尤應魯《歷山考》:

余按山東通志及府志,歷山凡三見。而泗不與焉。一在冀州,一在濟南,一在濮州。據二志所參定,皆謂歷山在濮州。蓋本于《援神契》:“舜生姚虛。”應邵“姚虛與雷澤相近”之言也。姚墟在濮,與歷山、雷澤、河濱、負夏相望。故謂舜之耕歷在濮。而談濟南、冀州者皆退矣。第于吾泗亦未之深考焉。夫舜生于諸馮,而今曰舜生姚墟,蓋謂諸馮之姚墟也。語見本府帝跡志,其說是矣。今濮州亦有諸馮乎?余考費縣有諸馮村,離泗十里。而《水經》云“魯國卞縣東南有姚墟,世謂之陶虛,井曰舜井。墟東有漏澤方十五里,淥水泓渟凡三。大澤西際有阜,俗謂之媯亭山”64。由此觀之,則泗固亦有姚虛矣。孟氏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余觀濮州多澤國,深山二字,恐濮與泗自當有辯。雷澤在歷山之北,雖非禹貢之雷夏既澤,而湖面方十五里,秋冬水涸,響聲若雷,名固不虛。再讀唐人過河濱賦云:“步出城西門,徘徊見河濱。當其側陋時,河水清且潾。至化無若窳,宇宙將陶甄。”則泗河之濱良舜所陶處也。水經又云:“負夏即瑕邱,為今兗州府城。”則負夏固濮、泗共之矣。故舜廟、舜井、媯亭山、娥皇女英臺,皆在泗,歷山遺跡尚在。自宋而金而元俱有遺碑,稱帝里云。余登歷山渴帝舜廟,詢之老成人,咸謂此廟十里之內,蝗蝻不入境,冰雹不降災,儻所謂圣跡是耶非耶?再考府志所述《水經》“魯國卞縣東南有桃虛”,與《天中志》所載,水經姚墟,姚桃不同,以愚意度之,桃與陶音相類,陶與姚,音相類。訛以傳訛,所從來舊矣。則以桃墟即為姚虛,亦未為牽合附會之說也。而況《天中志》又促征之。因并述之以備參考。

?

第七,有關舜生泗上之說,歷史上多有考證,但因應劭、鄭玄、皇甫謐等名家者言,影響甚大,加之孔安國、司馬貞、張守節等唐代學者及宋裴骃等人附合其說,遂以正史流傳,后人趨之為宗。而藏山窩中的泗水縣地卻鮮為人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山東省圖書館藏有清末光緒年間泗水知縣王子襄先生《泗志鉤沉》一書,分《山川考》和《泗水疆域沿革考》兩部分,詳細論述了泗水境內的皇古遺蹤,頗有參考價值。此書未正式出版,據本書中眉部附言記“吾師王子襄先生嘗手書此銘,付邑人王文樓君選石鐫諸良常山之麓,迄今未果。予嘗借錄一通,惜不在手下耳”。略款為“源附識”。有此可知《泗志鉤沉》為手抄孤本之書。亦不為世人多知。

已故歷史考古學家王獻唐先生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曾親臨泗水、曲阜、鄒城一帶考查,并著有《炎皇氏族文化考》一書,該書從多學科的互相參照中,對有關記載上古三皇五帝等史跡的文獻資料作了詳盡的考辯,雖然有些觀點尚有商榷之處,但其資料之充分,論證之扎實,表現出獨特的見識和一代學者風范。書中所列八證以明伏羲、帝舜源于泗水,是為一大貢獻。

綜上七款,足以證明泗水是舜部落的發跡之地。至于曹濮之地,亦有舜帝的遺跡多處,而史書多以此地為舜帝之都,這與泗水為舜之故地并不矛盾,恰恰證明了舜帝或舜部落遷徙的歷史事實。

首先,自炎、黃、蚩尤逐鹿中原以后,魯中南、魯西南即汶泗流域的父系氏族部落,沿河、濟之水向中原方向遷徙。先是顓頊自曲阜遷徙濮州,散見于多種文獻記載;緊接著是帝堯遷徙陶丘;然后是舜帝遷往曹濮,可以斷言,舜帝部落在曹濮地域活動時間較長。在堯舜遷徙以后,將原地的山名、澤名、地名等亦帶到曹濮之地,逐有歷山、雷澤、姚虛、舜井等地址遺跡。以后,其后裔不斷外遷,并在各地發展,為追憶其故鄉,遂將當地之山稱歷山,當地之淵稱雷澤,等等,有山無澤之地,則選其近者稱雷澤,有澤無山之地,則選其近者為歷山。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地名都帶走,故而到漢代考證時,因孟子所言與其考證甚遠,故而不提。如將孟子語及漢人所追之地名括在一起,則不攻自破,唯泗水上游兼有之,集諸馮、姚虛、雷澤、河濱、壽丘、負夏、歷山、舜井、舜廟、娥黃女英臺等眾多遺跡之名為一地者,其他任何地區,均難與泗水流域相匹。唯孟子言舜“卒于鳴條”不在汶泗流域,加之曹濮舜帝之跡,豈不恰好證明了帝舜遷徙之事實么!其次,考古發掘資料的日益豐富,越來越多地證明了大汶口文化區域率先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并以相當快的速度向外幅射。到龍山文化時期,山東及河南東部、蘇北、淮北、冀南等地,形成了文化內涵與特征比較穩定而統一的海岱文化區域,這都充分證明了魯中南父系氏族向中原遷徙的客觀事實與社會效應。


READING / 相關閱讀
2018 - 09 - 06
點擊次數: 673
為什么說黃帝誕生在曲阜壽丘? 彭慶濤黃帝是繼炎帝后的部落聯盟領袖。有關黃帝的傳說,散見于先秦諸子及其以后的多種典籍。有關黃帝的郡望,一說黃帝生于壽丘(今濟寧曲阜),一說為甘肅天水,一說為河南新鄭。從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互證考查的結果認為,黃帝生于壽丘是較為可信的。第一,考古資料引證考古資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是父系氏族社會的鼎盛時期,黃帝時期應屬這一時期,從黃帝對后世的影響看,黃帝當屬父系...
2018 - 09 - 06
點擊次數: 345
蚩尤兵敗堙沒在哪里?彭慶濤《尚書?呂刑》說“蚩尤惟始作亂”,太史公《五帝本紀》也稱“蚩尤最為暴”、“蚩尤作亂”云云,盡管如此,綜合若干史料,仍能從中品評到蚩尤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巨大影響。《史記集解》引應劭曰:“蚩尤,古天子。”《索隱》又據《本紀》“諸侯相侵伐,蚩尤最為暴”,說“蚩尤非為天子也……明非庶人,蓋諸侯也”。《路史?后紀四?蚩尤傳》說:“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蚩尤是炎帝族發展起來的一個分...
2018 - 03 - 30
點擊次數: 504
彭慶濤關于項羽葬于何處,正史中很少提及曲阜,然而,項羽頭顱葬于曲阜應該是最確切無誤的史實。《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縣志》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漢兵圍籍于垓下,籍自殺。楚地...
2018 - 09 - 12
點擊次數: 395
伏    羲  彭慶濤伏羲亦作伏犧,《為三墳》作伏戲;《左傳?僖公二十一年》釋文又作炮犧;《漢書》作包羲;《易?系傳》作庖犧;《帝王世紀》、《拾遺記》作庖羲;《世本》作慮戲;《管子》、《莊子》作慮儀;《詩含神霧》、《尸子》作宓犧。自先秦成書的《世本》、《呂氏春秋》等著將太昊伏羲連稱,后世慣稱太昊伏羲氏。《尚書?正義》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風姓,母曰華胥,以木德王,...
2020 - 11 - 25
點擊次數: 155
析戾太子之獄作者:孟祥才摘要: 戾太子之獄是對晚年的漢武帝身心影響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慘的悲劇表面.上看是由許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實際上源于對“獨占”、“排他”和“終身制”的皇權的爭奪,是權勢欲對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漢武帝對自己的活動進行深沉的反思,從而導出治國之策由“多欲”到“無為”的回歸,為“昭宣中興”奠定了基礎。正文: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較久的帝王之一...
2018 - 06 - 17
點擊次數: 335
中國傳統農民思維方式與當代農民思想解放彭慶濤 從某種角度上講,農民問題仍然是中國的首要問題。實現小康社會,必須以農民的生活水平為標志。這種生活水平是以經濟指標來計算的,而實現小康社會所要達到一定的經濟指標,還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縱觀中國農村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認為最大也是最難解決的,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問題。傳統農民思維方式是制約農民思想解放的最大障礙,而思想上不能解放是制約農民革命性...
每月賽事
推薦閱讀 / News More
1
2019 - 11 - 24
彭門導師吳澤浩先生書畫展在濟南舉辦11月23日電 11月23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發展交流中心、山東新聞書畫院主辦的孔子禮贊—吳澤浩書畫展暨藝術研討會在濟南舉辦。在活動現場,吳澤浩先生介紹了他的創作初衷,他說,創作孔子題材作品,是一種責任,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應該重溫和弘揚經典,通過傳統筆墨來展現孔子偉大的一生,講述中國故事。活動現場,有藝術家,也有被吸引來一飽眼福的觀眾,整個書畫展分為七個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為六尺至八尺整紙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魯國河畔春來早》、《南山有竹》、《夾谷會齊》、《石門山著易經卜辭》、《奔馳列國十四秋》、《杏壇霞光》、《一盞明燈著春秋》、《落日輝煌》、《尼山月圓》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濃墨重彩娓娓道來的孔子偉岸生命旅程、傳奇人生——《顏母泉畔》、《叔梁紇力托懸門》、《夫子洞傳說》、《叔梁紇與顏徽在》、《顏母哺育》、《尼山牧歸》、《孔子與亓官氏》、《喜生孔鯉》、《騎術高超》、《泰山望吳》、《暴雨祈天》、《觀物欹器》、《問道老聃》、《子見南子》、《聞韶于齊》、《孔子與左丘明》、《大司寇誅少正卯》、《墜三都》、《又夢周公》、《踏歌而行》、《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悲哀麒麟》、《結廬守墓》等24幅四尺整紙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藝篇。涵蓋《禮》、...
2
2020 - 02 - 25
彭門弟子馬文浩抗疫日記(六)編者按每當病院走廊里匆忙的腳步聲響起,那是無數淌著鮮血汗水的醫者與死亡的競賽。彭門弟子馬文浩在前線寫下的日記,見證了一曲90后與90歲的生命之歌。在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救援中,每一個奉獻者都是大寫的“人”醫務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部分筆記展示2020.2.22又是一晝夜。彭門弟子馬文浩于凌晨5:13下班回來進行自身的消毒工作。上班的途中,黃岡城市顯得格外一新,他說這是下雨的緣故。這也是對心靈少許的放松。重癥監護室里,馬文浩照看著多位重癥人員。一位89歲的老奶奶,身患多種基礎性疾病,是一位重癥人員。在敏銳的感覺下,馬文浩依稀覺得老人的心電圖不正常,當機立斷。將所有情況告訴主治醫師。懷疑老人有房顫現象。經過主治醫師的安排。馬文浩做了對癥處理。他機動靈活的做法受到了醫生的表揚。這里還有這另外幾位特殊的重癥患者。一位90歲的雙目失明的老人家,晚上想去上廁所。執意想自己去。她說:“我自己可以的,你們辛苦了,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面對老人的好意。馬文浩說:“奶奶如果不讓我幫忙的話,我給你拿便盆在床上使用便盆吧,怕你磕到碰到。”老人仍然執意自己去,她不想再讓國家破費,不想再花國家的錢給自己治病。晚上日常巡邏的時候,馬文浩發現50多歲的男性患者正打算起身拿水杯。馬文浩快速的將水杯拿起遞給了這位患者。患者說:“真希望這場疫情快點過去,我一定積極配合治療,按時睡覺,按時休息。你們背井...
3
2020 - 12 - 07
節氣簡介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在公歷12月6至8日交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廿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三候一候:鵑鷗不鳴。因為天氣寒冷,寒聲鳥也不再鳴叫了。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的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三候: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它們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大雪習俗腌臘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將鹽加花椒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后,涂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復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以迎接新年到來。吃紅薯粥紅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賴氨酸,可促進人體上皮細胞的成熟,提高人體抵抗力;冬季吃紅薯還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中老年人脾胃虛弱,可多喝點紅薯粥,因為它易于消化,保護胃腸,還能促進胃腸運動,使排便更加輕松,還...
4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慶濤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歲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孫孔垂長率闕里宗親代表,謹遵舊章,式陳明薦,敢以香燭粢盛貢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師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魯國作圣 澤被萬邦  德侔天地 仁愛無疆 道冠古今 禮樂重光 黎民得毓 俊賢標彰 千秋尊慕 萬代瞻仰中華和諧 復興在望 戰略升級 民生有康 制度矩陣 規模更張 奮楫揚帆 開啟新航  與時俱進 孔氏擔當 厚積薄發 再譜新章  昭穆攜力 伯仲互幫 團結進取 續牒共襄  肅冠叩首 舉爵進香 誓成大我 賡續輝煌  伏惟尚饗!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現場
5
2020 - 02 - 25
彭門弟子馬文浩抗疫日記(七)編者按用生命付出,與死亡賽跑,為國家揮灑青春,為人民堅守崗位,這是疫情一線工作人員的寫照。彭門弟子馬文浩在前線寫下的日記,見證了青年人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抗疫如抗敵,救援如救火。讓我們通過馬文浩的日記來了解一線抗疫情況。2020.2.24日常報備,一切平安,勿念。 昨天接到病區合并的通知,為了保證病人的安全,大別山醫療中心來自山東的全體援鄂醫務成員都高度重視,提前部署,做好了各種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而具體的實施工作就落在了我們重癥二組的肩上。因為今天不光我們所在的西區監護室自己病人的轉出、出院、和常規治療,還要迎接來自東區監護室的9名危重癥患者的轉入。這也是山東對口支援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全體危重癥專業人員的首次“大會師”。 早上六點四十出發,我們小組的全體人員提前一個小時20分出發,提前一個小時10分到達工作崗位。剛處理完我們本科室病人的常規治療和其他檢查工作不久,自8點30分起,第一位病人轉入,緊接著第二位病人轉入,第三位病人轉入……直到第九位病人轉入,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我們完成了重癥東區監護室全部病人的轉運,無一意外發生,安全的完成了這次危重癥病人轉運工作。默契、團結,忙而不亂,忙而不慌,忙中有序。這是我們小組在完成這次艱巨任務時所體現出來的職業素養。雖然我們這一組大部分都是90后,但是大家的精湛技術和有條...
6
2023 - 12 - 22
今日冬至 | 新陽后,便占新歲冬至簡介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斗指子,太陽黃經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太陽南行的極致,這天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后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冬至習俗喝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羊肉湯吃湯圓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蘿卜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吃水餃每年冬至這天,在我國北方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相傳醫圣張仲景...
7
2025 - 04 - 05
圣境響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動在曲阜尼山舉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動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詩歌會”“學童啟蒙開筆禮”“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動。  上午九時,在身著古代服飾的司禮官導引下,肅立在尼山孔廟智源溪橋前的領導和嘉賓們整理衣冠,開始沿高高的臺階拾級而上。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名譽會長、曲阜孔子儒學促進會會長、原曲阜市政協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長孫、至圣孔子基金會會長、中國孔廟保護協會名譽會長孔垂長先生擔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書記,市長崔加清先生恭讀祭文;曲阜師范大學、濟寧學院、齊魯理工學院、孔子博物館、濟寧干部政德教育學院、曲阜文化建設示范區推進辦公室、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等駐曲單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會各界代表依次敬獻花籃;所有參禮嘉賓集體向至圣先師行鞠躬禮,祭孔大典圓滿禮成。  上午十時,領導和嘉賓們來到尼山書院前,參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詩歌會,伴隨著悠悠雅樂,曲阜師生代表吟唱《詩經·小雅·鹿鳴》等廣為流傳的經典詩篇在書院上空回蕩,以尼山獨有的方式禮敬先師。多位朗誦藝術家滿懷激情朗誦詩詞,以尼山獨有的方式緬懷先師。    上午十時三十分,領導和嘉賓步行至夫子洞廣場,參加“鴻蒙圣開-乙巳年學童啟蒙開筆禮”儀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禮拜先師、朱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坤靈...
8
2020 - 03 - 02
彭門弟子馬文浩抗疫周記(一)說明由于黃岡疫情依舊嚴峻,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較大,因此原有的《抗疫日記》欄目改為《抗疫周記》;我們將選取山東省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彭門弟子馬文浩的在一周內的工作感觸與記錄,于每周周天推出。編者按生命的美好,在于他的永不服輸;人性的光輝,在于他的無私奉獻。山東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馬文浩和他的同事們,奮勇挺進“大別山”,在湖北大地上,譜寫著抗疫戰歌!2020.2.26日常報備,一切平安,勿念。兩個病區合并后,重癥患者數量也多了一些。在這其中,有一位患者病情嚴重,全身多處插管(呼吸機氣管插管、雙側胸腔引流管、導尿管、鼻腸管、中心靜脈置管等),而且病情不穩定。為了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給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我們不得不決定冒著巨大的風險給患者去做胸部CT。CT科室距離我們病區較遠,途中需要轉運多次電梯。在這個過程中,一旦出現脫管,或者出現其他病情變化,對于患者和我們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為此,我們護理團隊幾乎全員上陣,攜帶了大量便攜設備和藥品,做了充分的準備,終于有驚無險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結束后,隊員們大汗淋漓,渾身被汗水浸透,實在是有些勞累。但是每當我們看到患者們的面容,想起家人、領導、同事們的囑托與鼓勵,又讓我們重新充滿了斗志,再次整裝上陣。△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所幸,我們的團隊也得到了壯大,擴充到了十一人(含一名護士長),其中包括五名男生。我們...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玖玖爱zh综合伊人久久|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网|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综合五月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98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 色狠狠久久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