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曾參之“參”的讀音 (孫永選)

日期: 2018-07-09
瀏覽次數: 214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曾參之“參”的讀音

孫永選

?

孔子弟子曾參,又稱曾子。曾參之“參”,一般人都讀shēn。不過,筆者也發現有人重提古代學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觀點,認為“參” 是“驂”的借字,當讀cān,(見《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理由是,“根據名字相應的規律,此參字只有讀‘驂’才說得通。”筆者以為不然。

首先,歷代相沿,曾參的“參”一直讀shēn。筆者久居孔子故里曲阜,訪知當地人上至飽學碩儒,下至田夫野叟,兩千余年沿稱至今,都稱曾子為曾參(shēn),無有讀曾參(cān)者。曾子故里山東魯西南一帶地區的百姓也都讀shēn。如果曾子名參(cān),怎么會兩千多年其故里百姓一直誤讀呢!筆者訪問了中國孔子研究院、孔府檔案館、曲阜師范大學國學院和孔子研究所的多位教授專家,他們也都一致讀shēn,未有主張讀cān者。

其次,中國歷史上,明末之前,也未見有讀cān者,不讀cān倒有確證。

《說文·林部》給“森”注音說,“讀若曾參之參。”“參”與“森”同音,可見漢代儒學大師許慎是不讀cān的。漢儒重師承,講家法,師徒相授,代代相傳,弟子不敢隨意妄改。漢人注的音,多保存古音面貌。所以,漢儒音讀是可信從的。據漢儒音讀來看,也當以讀shēn為是。讀cān之說,于古未見。

另外,我們還可以參考詩歌韻腳字找到很多證據。例如:

唐代員半千《隴右途中遭非語》: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冠冕無丑士,賄賂成知己。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出游非懷璧,何憂乎忌人。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詩中的韻腳字,“參、心”為韻(后面“己、理”為韻,“身、人、塵”為韻,屬于古體詩的換韻現象)。

唐代李昂《睢陽送韋參軍還汾上》:

世業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華兩孫楚,兄弟二曾參。竹抱盧門暗,山銜晉國深。預知汾水上,一雁有遺音。

詩中的韻腳字,“金、林、參、深、音”為韻。

唐代徐夤《贈楊著》詩:

藻麗熒煌冠士林,白華榮養有曾參。十年去里荊門改,八歲能詩相座吟。

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釣魚臺上頻相訪,共說長安淚滿襟。

詩中的韻腳字,“林、參、吟、深、襟”為韻。

宋代王安石《次韻平甫喜唐公自契丹歸》:

留犁撓酒得戎心,并袷通歡歲月深。奉使由來須陸賈,離親何必強曾參。

燕人候望空甌脫,胡馬追隨出蹛林。萬里春風歸正好,亦逢佳客想揮金。

詩中的韻腳字,“心、深、參、林、金”為韻。

王安石的另外一首《初去臨安》:

東浮溪水渡長林,上坂回頭一拊心。已覺省煩非仲叔,安能養志似曾參。

憂傷遇事紛紛出,疾病乘虛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贖,恐填溝壑更沾襟。

詩中的韻腳字,“林、心、參、侵、襟”為韻。

宋代吳潛《謝世詩二首》(其一):

股肱十載竭丹心,諫草雖多禍亦深。補袞每思期仲甫,殺人未必是曾參。

氈裘浩蕩紅塵滿,風雨凄涼紫殿陰。遙望諸陵荒草隔,不堪老淚灑衣襟。

詩中的韻腳字,“心、深、參、陰、襟”為韻。

宋代李彌遜《次韻碩夫池亭賞蓮》:

此間此景樂最深,世路好惡君酌斟。下車何必笑馮婦,投杼未免疑曾參。

詩中的韻腳字,“深、斟、參”為韻。

宋代連文鳳《三省齋為洪中行賦》:

機巧日相尋,誰能自警深。惟君學夫子,此意即曾參。鐘破平生夢,燈明半夜心。遙知讀書處,松桂已成林。

詩中的韻腳字,“尋、深、參、心、林”為韻。

連文鳳的另外一首古體詩《慈烏》:

步出東南林,啞啞聞哀音。哀音不堪聞,而有反哺心。子母誰無情,爾情抑何深。昔人稱爾孝,鳥中之曾參。人于物最靈,奈何不如禽。

詩中的韻腳字,“林、音、心、深、參、禽”為韻。

宋代趙師秀《送真直院出使江東》:

一節鑄黃金,翩然別禁林。幾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有識愁雖結,無慚喜自深。江邊瞻使者,誰不敬曾參。

詩中的韻腳字,“金、林、心、深、參”為韻。

宋代魏興祖《挽薛艮齋》(其一):

奧學傳伊洛,平生盡此心。多聞推子貢,一唯妙曾參。知識皆文武,才猷冠古今。斯人苦斯疾,吾黨恨尤深。

詩中的韻腳字,“心、參、今、深”為韻。

明代王應斗《咄咄吟》(其二):

顛毛頻擁雪霜侵,累日牢騷付短唫。未肯酖人款叔子,終懷慈母識曾參。

身當磨蝎宮中老,路向羊腸歷后深。卻喜蒲團心弗動,盡教山鬼自浮沉。

詩中的韻腳字,“侵、唫、參、深、沉”為韻。

明代張一旸《詠植孝子》:

養志徽猷耀古今,千秋誰復繼曾參。歸巢已聽慈烏哺,跪食今看孝子心。

王宅冰鱗堪入饌,孟家冬筍又成林。曾然菽水非三釜,若比莊公抵萬金。

詩中的韻腳字,“今、參、心、林、金”為韻。

以上詩中,與曾參的“參”押韻的字都是“侵”韻字,古人詩歌此類例子甚多。可見從唐代到明代,曾參的“參”是不讀cān的。

清代車萬育編的《聲律啟蒙》在下卷“十二侵”里有“松郁郁,竹森森,閔損對曾參”的韻句,曾參之“參”也在“侵”韻。

再次,從讀cān說提出的時代和背景分析,此說在歷史上提出較晚,產生于標榜古音通假的明末清初,當時訓詁正處于轉變時期,解讀古書常常打破舊說,標新立異。明清之際,方以智提出:“曾參,字子輿,參當音參乘之驂。”(《通雅·姓名》)后來繼此說者有王引之、盧文弨等人。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說:“曾參,字子輿。參,讀為驂。……名驂字子輿者,駕馬所以引車也。”不過當時很少有人信從。盧文弨《經典釋文考證》就說:“案曾子字子輿,當讀為七南反,與驂同,而今人咸不然。”可見此說只是少數幾個人的主張,一般人并不這么讀。清初學者于古書解釋認為難通之處,便求之通假,這是當時治學的風氣。王引之是清代著名學者,治學還是很嚴謹的,其借助通假,的確解決了古書中的許多問題,為人稱道。但其說也偶有失誤處,并非百分之百都正確。本字可通,卻濫用通假,改字為訓,就犯了訓詁之忌,并不一定可靠。

又次,從用字分析,難圓其說。方以智、王引之、盧文弨等人認為,“參”與“輿”(車)沒有關系,如果解釋為假借字“驂”,就有了馬和車的關系,所以主張讀cān。但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明明有一個“驂”字不用,卻偏偏要用一個假借字,這不是很奇怪嗎?

又次,從名與字的關系來看,古人的名和字,一般都是字從名義,未見有名從字義的。讀cān說先從字出發,把“輿”解釋為車,再與名相聯系,改“參”為“驂”以使名曲從字之義,顛倒了名與字之間的主從關系。而且古人名字中罕見有用“驂、駟”等字為名的。

又次,從“參”的古義來看,與“驂”無關。“參”古字寫作“曑”,《說文·晶部》:“曑,商星也。”(段玉裁認為“商”為“晉”之誤)本義是星宿名,不讀cān。“驂”只能算是其假借義。舍本義而用假借義,并不是很圓滿的解說,似不可取。而且段玉裁注《說文》,只說 “參”作“驂”字的聲符,不言假借。

綜上所述,讀cān說違背歷史和現代大眾讀音實際情況,不合情理;從“輿”的車義出發求解“參”字,使名從字義,本末倒置;本字可通卻標榜通假,改字為訓,實不可取。筆者認為,曾參之“參”用的就是其本義星宿名稱,應讀shēn。與名相應,其字“子輿”用的并不是“車”義,而是“地”義。“輿”古代有大地的意思。古人有天覆萬物、地載萬物之觀念,“輿”本義為車,車可載物,故“輿”可指地。這在古書中不乏例證。《周易·說卦》:“坤為地,……為大輿。”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輿,圓天為蓋。”古人以為天圓地方,故又稱大地為“方輿”。清初學者顧祖禹著有一部地理書《讀史方輿紀要》,史書中有《方輿志》(或稱《輿地志》),其中的“輿”即是地理義。星宿與大地相對,這是古人的分野觀念。曾參以星宿為名,取地理為字,名與字的意義聯系是十分恰切的,并非只有讀“驂”才說得通。古人以星宿取名的例子常見,如孔子另一弟子卜商(字子夏)、西晉文學家張亢(字季陽)、漢末黃巾軍領袖張角等便是如此,“商”、“亢”、“角”都是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名。所以,曾參之“參”應該讀shēn而不能讀cān,更不煩改字為訓。《漢語大詞典》第五卷第780頁“曾參殺人”條特別給“參”注音shēn,是十分正確的。不懂得“輿”有“地”義,執“車”義而強為之解,就只能乞助于通假了。


READING / 相關閱讀
2018 - 07 - 09
點擊次數: 214
關于曾參之“參”的讀音孫永選 孔子弟子曾參,又稱曾子。曾參之“參”,一般人都讀shēn。不過,筆者也發現有人重提古代學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觀點,認為“參” 是“驂”的借字,當讀cān,(見《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2期),理由是,“根據名字相應的規律,此參字只有讀‘驂’才說得通。”筆者以為不然。首先,歷代相沿,曾參的“參”一直讀shēn。筆者久居孔子故里曲阜,訪知當地人上至飽學碩儒,下...
2018 - 07 - 05
點擊次數: 170
“禮之用”與彬彬有禮劉巖 若論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禮”以其歷史久遠、內涵豐富、講究等級及層次分明,貫穿于我們民族發展史中,博大精深。禮的本質,是制約人們的行為規范,在社會各時期,為維護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秩序穩定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縱觀“禮”在人類史河中的社會踐行,無不與執政者的執政理念息息相關。對“禮”在社會踐行這一現象的觀察研究,于今天社會所倡導的“彬彬有禮”之風尚,將大有裨益...
每月賽事
推薦閱讀 / News More
1
2018 - 12 - 27
近期,彭門創作室、中國孔子網招募一線名師在圣城曲阜以泰山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中段教科書為范本開展示范教學,近日更是走進了孔子誕生地——尼山圣境錄制示范教學視頻。尼山是孔子誕生地,孔廟、書院、大學堂、孔子像營造出濃郁的儒家氛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范教學視頻在此進行錄制,既是追溯濫觴、正本清源的行動,也為示范教學融入了儒家祖庭獨特的文化格調。此外,依據課程內容,策劃組和攝制組在曲阜選擇了不同的文化景點進行錄制,圣城氣派、傳統經典、名師講解匯成了一股強烈的國學教育熱流。據悉,此次示范教學視頻錄制由彭門創作室和中國孔子網領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材編委全程監制,彭門講師團吳兆靈、顏保華、朱寧燕、姬曉燦、王新瑩、束天昊等十余位名師擔任主講教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范教學視頻的拍攝旨在解決一線教師面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這門新課程不知如何開展教學的難題,同時也是響應國家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號召,真正推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的實踐探索。據了解,七、八兩個年級的示范教學視頻已經進入后期制作,九年級預計明年春季完成錄制,屆時將正式推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范教學視頻,以饗廣大使用泰山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科書的一線師生和傳統文化愛好者。
2
2020 - 08 - 23
彭門創作室召開《中華傳統禮樂叢書》中期調度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8月22日至23日,彭門創作室在市機關招待所召開《中華傳統禮樂叢書》課題中期調度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會議由彭門創作室導師彭慶濤先生主持,各分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前期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創作安排。孔子研究院院長、彭門創作室導師楊朝明先生作為叢書顧問對前期編寫工作表示肯定,并提出相關指導性意見。曲阜師范大學孫永選教授、高尚舉教授,孔子博物館文博專家孟繼新先生、劉巖先生,及各分冊主要創作人員、課題聯合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中華傳統禮樂叢書》共計8卷,分別從國家祭典、人生禮俗、服飾通考、音樂通考、民間祭祀、行業祭祀、節慶禮俗和家族禮制等層面對中國古代禮樂文化進行了細致剖析、形態復原和系統闡釋。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程中,彭門創作室積極發掘傳統禮樂文化,對于提升國人歷史認知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3
2022 - 07 - 12
2022年7月4號,彭門創作室為推進《阿膠歷史文化通典》課題,前往聊城東阿收集素材,部分《阿膠歷史文化通典》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此次考察之行。本次考察之行由彭門導師彭慶濤先生帶領彭門弟子,共分為三組,一組由朱雅斤帶隊,二組由郭云鵬帶隊,三組由尚樹志帶隊,各組分工明確,組織紀律良好,收集到大量有效素材,為后期的創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7月4日,《阿膠歷史文化通典》課題組成員上午八點集體從曲阜出發。下午前往了毛驢博物館、阿膠城、阿膠博物館、全透明生產車間,收錄了大量關于毛驢和阿膠工藝發展的圖片資料和錄音材料。考察之行初步細化了課題組成員對于阿膠生產過程的認知,對于古跡的參觀也提升了課題組成員對于東阿的歷史感悟和思考,對于阿膠的生產與發展歷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7月5日上午,課題組全體成員前往參觀曹植墓,梵唄寺,對于東阿的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有了更深刻的體悟。下午則前往聊城東昌府區參觀光岳樓,提高了課題組成員對于整體地區文化的認識。7月6日,課題組成員前往陽谷的古阿井阿膠廠,探訪了古阿井遺跡,岳家莊,海會寺,了解了陽谷地區的豐富文化底蘊。課題組成員對陶廠長,陳站長和當地的煉膠老工匠進行了采訪,收集了大量錄音材料和圖片材料,對阿膠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7月7日,各小組依舊分組行動,一組前往了泰安市東平縣舊縣鄉,走訪群眾,考察古東阿治所,考察了霸王墓,獅耳山,洪頂山摩崖石刻,二組前往了...
4
2019 - 03 - 16
3月16日上午,中國孔子網傳統文化研學基地揭牌儀式在曲阜市機關招待所舉行。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秘書長劉廷善先生、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先生、孔子博物館館長孔德平先生、中國孔子網總編王承山先生蒞臨指導,尼山圣境、三孔旅游等單位的領導以及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出席了儀式。儀式上,中國孔子網副主編楊光向來賓介紹了基地的整體規劃和前期籌備情況。劉廷善、楊朝明、孔德平、王承山、彭慶濤等專家先后致辭,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孔子網在曲阜設立傳統文化研學基地,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將來一定會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傳播的重要陣地。劉廷善先生說,新時代是一個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歷史的時代,在曲阜彭門創作室成立中國孔子網傳統文化研學基地,有利于發揮曲阜圣人之鄉的優勢,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楊朝明先生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細致闡釋了在彭門創作室成立研學基地的重大意義,并代表孔子研究院表示了對基地建設的支持。孔德平先生對研學基地的成立表示祝賀,對彭慶濤先生豐富的人生閱歷、豐厚的學識、高尚的品德表示欽佩,并贊許以彭慶濤先生領銜的彭門創作室,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王承山主編介紹了中國孔子網的發展過程,同時對曲阜當地領導和各界同仁為中國孔子網的發展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王君毅先生高度評價了彭慶濤先生的學術成就,并認為彭門創作室一定能將研學基地建設好,同時表示了尼山圣境對基地建設的支持。...
5
2020 - 09 - 27
獻禮尼山,恭祝孔誕——彭門課題成果亮相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9月27日上午,2020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第六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開幕。期間,彭門創作室最新課題成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式亮相,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系”是山東省委宣傳部組織實施的2019年山東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重點項目,由山東出版集團、山東畫報出版社策劃出版,彭門創作室承擔課題創作。該課題以國家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針政策為根本準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基本指導,旨在做好《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章句的疏解和現代性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系》采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與《十三經注疏》為底本,英文對照主要參考理雅各(James Legge)經典翻譯版本,對極具現實意義的章句進行現代性闡釋,結合現實生活,挖掘其時代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系》以其極富創新性的編排方式和鞭辟入里的經典闡釋引起學者們的廣泛討論和一致贊賞。楊朝明先生評價此書說:“《中國傳統文化書系》兼具歷史性與時代性、民族性與國際性、學術性與普及性、藝術性與實用性,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該書出版,將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際文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書系》由著名文博專家、彭門創作室導師彭慶濤先生擔任主編,孫永選...
6
2024 - 01 - 14
2024年1月13日,2023年度總結暨集體辦公會議在彭門創作室召開。彭門創作室導師彭慶濤老師,孫永選老師,高尚舉老師,創作室成員郭云鵬、張博、李瑞利、李懂浩、谷騁、劉璐、薛兆恒、孫加兵、宋志軒、金之昊、王偉臣等參與會議。會議首先播放了《圣城研禮 弘道游藝——傳統文化“雙創”進程中的彭門創作室》紀錄片,使全體成員加深了對彭門創作室的了解,加深了同學的集體榮譽感。接著進行各部門的年度總結。學術部年度總結由孫加兵匯報、郭云鵬完善。總結了過去一年取得的成果,并提出2024年學術規劃:1.蒙學系列叢書《三字經》完成正式出版,2.古籍《孔氏家儀(含問答)》《儀禮圖》《泮宮禮樂疏》整理,3.八卷本中華禮樂叢書出版,4.《阿膠志》出版等。新的一年學術課題繼續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寫作能力為目的。媒體部由金之昊總結:在新的一年里,媒體部要努力擴大彭門影響力,做好學生遴選和培養的工作,宣傳導師成果,探索新內容,推進宣傳課題取得重大進展。辦公室由張博總結年度收支,對2024年的收入和支出進行細化規劃。由李懂浩進行掌故知魯的寒假任務安排,明確寫作方法和基本路徑,分析寫作常見問題。由孫加兵進行《三字經》課題安排,分為三個階段,明確具體要求,明確課題中重大問題和解決方法。最后進行師生懇談,各位同學依次發言,回顧去年的收獲,展望新的一年的規劃。
7
2018 - 06 - 26
《中華傳統禮樂叢書》啟動儀式現場。  6月22日上午,《中華傳統禮樂叢書》啟動儀式暨課題學術研討會在曲阜機關招待所開幕。叢書課題組全體成員,王學仲的夫人曹鳳珍、畫家于志學、吳澤浩,書法家張仲亭等彭門創作室導師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中,《中華傳統禮樂叢書》主編、禮樂研究專家、彭門創作室冠名導師彭慶濤向大會介紹了課題整體規劃和前期籌備情況。各出品單位、協作單位領導分別作了發言,最后由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副主編王立玲宣布《中華傳統禮樂叢書》正式啟動。在接下來三天的研討會中,與會專家和課題組成員將充分討論叢書的編寫規劃,各分冊的創作綱目、體例和內容。  據悉,《中華傳統禮樂叢書》由彭慶濤和曲阜師范大學教授、彭門創作室導師孫永選聯合主編,集聚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孟繼新、劉巖等領銜主創,并特邀史學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擔任學術顧問。叢書由曲阜彭門創作室承擔,中國孔子基金會指導,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道可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孔子網融媒體聯合出品,蘇州漢聲樂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飾有限公司協作,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叢書已由山東畫報出版社申報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  叢書包括《中國古代國家祭祀》《中國古代人生禮俗》《中國古代規范服飾》《中國古代樂典樂學》《中國古代民間祭祀》《中國古代行業祭祀》《中國古代節慶禮俗》《中國...
8
2019 - 04 - 17
2019年3月30日下午,彭門資訊聯合中國孔子網共同拍攝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科書示范教學視頻錄制工作在顏府圓滿完成。由彭門創作室導師彭慶濤先生主編、泰山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初中)教科書在去年秋季正式啟動,邀請多位山東省教學名師、博士擔任主講教師。彭門創作室導師、曲阜師范大學孫永選教授蒞臨指導并審核。此次教科書示范視頻錄制工作在彭門創作室講師束天昊老師“下課”聲中圓滿落下帷幕,拍攝完成的示范教學視頻將通過中國孔子網網站、客戶端面向全國投入使用,以饗廣大使用泰山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科書的一線師生和傳統文化愛好者。錄制組在曲阜尼山圣境、衍圣公府、顏翰博府、文憲王廟等著名歷史文化景點地進行了現場教學拍攝,益于莘莘學子重溫圣賢經典,汲取圣賢學養。課程示范教學視頻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總領,既突出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又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符合山東省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大綱要求,為華夏民族的偉大復興夯實基礎,對重建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的歷史記憶、重塑國人的精神素質具有重要價值。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久综合五月丁香久久激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琪琪五月天综合婷婷|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伊人不卡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不卡 |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WWW|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