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2
-
04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清代作者:劉巖 鞏磊 劉心滔 來源:彭門創作室 (十二)清代清之初大體沿用明代喪制,經順治、康熙兩朝修正、補充,日臻完善。同時,調整了品官喪禮制度,嚴格了等級。《清史稿·兇禮》載:“順治三年,定制民公、侯、伯、子兼任內大臣、都統、大學士、尚書、鎮守將軍卒,候旨立碑,致祭一次。襲公、侯、伯、子在任不逾三年,止給祭品,無祭文,不立碑。二、三品官卒,給祭品,滿任三年給祭文。”有品官的殯禮定制為:三品以上官員具有遺表,既終乃哭,立喪主、主婦。辦理喪事的執事人負責打造棺材、發訃告、設尸床、帷堂、陳沐具。所有品官的棺色為朱紅。口含,三品以上用小珠玉,四至七品用金木屑。襲衣,常服一稱,其朝衣冠帶按各自官品辦理。小斂的前一天,陳斂床于堂東,加斂衣,三品以上五稱,三複、二禪(沉思靜慮);四、五品三稱,二複、一禪;六品以下二稱,一複、一禪;皆以繒,覆衾一。大斂前一天,置尸入棺,變棺為柩。設靈床于柩東,柩前設靈座,陳奠幾,喪主及諸子坐落于旁邊,族人按親疏關系各服其服。朝、夕奠肴饌,中午為餅餌。遇到初一、十五日,其奠都要格外重視,肴饌更加豐盛。初祭,陳設饌筵,羊九只,焚燒楮幣。公筵十五席,羊七只,楮幣四萬;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幣三萬六千;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幣三萬二千。一品官筵十席,羊五只,楮幣二萬八千;二品筵八席,羊四只,楮幣二萬四千;三品筵六席,羊三只,楮幣二萬;四品筵五席,羊三只,楮幣一萬六千。五品筵四席,羊二只,楮幣一萬二千;六、七品筵三席,羊二只,楮幣一萬。墓冢的大小按品官定制:“一品塋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遞殺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繚以垣。公、侯、伯周四十丈,守塋四戶;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戶;五品以上周三十丈,一戶;六品以下周十二丈,止二人守之。”同時又細化了士與庶人喪禮:“士用硃棺,櫬(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