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13
點擊次數:
崇儒畫卷:三圣圖田豪強 陳可 孟繼新 《三圣圖》是以孔子、顏回、曾參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兩千多年來,歷代帝王出于維護封建大一統的需要,尊崇孔子、崇尚儒學,對孔子及弟子屢加謚封褒揚。孔子被封為至圣,顏回被封為復圣,曾參被封為宗圣。在圖中,作者把孔子繪于畫幅之中央,且比右邊的顏回、左邊的曾參,更高大、更突出,主次人物清晰明了。同樣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是一個充滿睿智神情的形象,他緘默、謙遜、廣闊、深沉。而在顏回的身上,集中體現出了他那聰慧、好學、尊師、安貧樂道、順從自然的性格。在曾參身上,則較好地突出了他謹慎、沉靜、忠誠的品德。《三圣圖》的襯景,是一株蒼茂古樸的松樹。樹干從畫之右側伸進畫面,蒼茂的松樹枝葉,如華蓋般布滿畫之頂部。孔子對松柏的性格特別贊賞,并借此以言志:“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以松柏之后凋比喻人生。人要在艱難困苦的時候,才能考驗出自己的氣節來。然而,立志不是說空話,關鍵在于守志,要像松柏一樣欺雪凌霜,傲然挺立,以不屈不撓的生命力,經受住嚴寒的考驗。這就是《三圣圖》中以松樹作襯景的真正意義。《三圣圖》中主要人物是孔子。孔子在中國歷史上受到了普遍尊崇,歷代統治者根據孔子行為事跡,參照《謚法》等,給予孔子許多封號、謚號。統治者還常常出于自己的觀念,對孔子的封號、謚號經常變動,但孔子真正的封謚號是從西漢開始的,先后被封過“褒成宣尼公”“文圣尼父”“先圣尼父”“先圣”“宣父”“太師”“隆道公”“文宣王”,直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趙恒加稱孔子為“玄圣文宣王”后,開始稱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又改稱“至圣文宣王”。元武帝大德十一年(1307年),武帝海山加號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世宗朱厚熜尊孔子為“至圣先師”。清順治二年(1645年),世宗福臨加號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順治十四年(1657年),又復稱“...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10
點擊次數:
孔府舊存的善本古籍王凡 王思源 孟繼新 書籍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產物,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是促進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進步的手段。古代的書籍記錄了前人的智慧,及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記錄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讓我們在時隔多年的今天與古人對話。華夏的思想、文化是通過書籍作為主要媒介而傳播的。書籍的主要作用是交流人的思想,傳播知識,傳遞信息。只有通過書籍的記錄,人類的文明才會綿延不絕,若只是單純的口頭傳授,中華民族也不會有近五千年的歷史,社會發展的長河也將會斷流。善本具體指的是書籍的舊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舊拓碑帖等。最早出現善本概念是宋代,是指版刻書籍的精品。善就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內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裝幀好,時代久、流傳少,具有學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的書籍。孔府舊宅里的善本古籍,有許多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一、《仕學規范》。縱26.5厘米,橫17.6厘米。中縫白口,較窄,單魚尾,較細小,烏絲欄,單欄框,橫排12行,行25字,字徑1.2厘米,字跡清晰,為標準的宋體正楷。由于時間久遠,書頁均有龜裂,序言篇殘缺不全。清時從書心每頁加線托裱,重新裝訂,并外加函套,共六冊,計178頁。序言中有“淳熙丙申”紀年,淳熙丙申即宋代淳熙二年1176年,每卷首頁均鈐有明代“銀雪堂印”“雪庵道人”等紅色印章。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在書籍發展的歷史上,兩宋時代也被公認為黃金時代。從歷史上看,雕版印書業到宋代十分昌盛,不只官府乃至宮廷刻書,私家、坊間也刻書成風。形成了后人所說的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統。當時的雕版印刻技藝已相當成熟,刻書講究校勘、字體、版式、裝潢、刀法、墨色,乃至于插圖形式,成為歷...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07
點擊次數:
曲阜傳統工藝楷雕如意郭耀 呂靜茹 孟繼新 舊時孔府的各廳堂樓室內,多擺放“如意”。這些如意雖然大小不同,圖案各異,但所用材料多是采用楷木雕刻而成。楷雕如意,是曲阜著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孔府擺放如意,其目的就是寓意孔家大吉大利,萬事如意。在過去,人們所說的曲阜“三寶”,即楷杖、如意和蓍草。三寶當中,有兩寶是楷木雕成的。楷木即楷樹,是孔林特有的名木。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呈鱗狀,形體粗大,軀干多姿,如龍似虬,蒼勁有力。木質堅實而柔韌,有直性而無橫性,紋理細密,色呈黃色,久藏不腐。刻成手杖,古樸可愛,不會暴折;雕成如意,玲瓏剔透,如絲不斷。楷樹在孔林的種植也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孔子的弟子子貢,當年在孔林曾親手種植過楷樹,《闕里志》記云:“廬墓場之北有古楷一株,高五丈余,圍一丈三尺,常有白雀棲其上,亦云子貢手植。”傳說子貢栽下的這棵樹,后來長成了巨株。清康熙年間遭雷火焚死,人們將那棵樹的枯干形象,刻在石碑上,碑名“子貢手植楷”,又建亭存碑,亭名“楷亭”,亭與碑今都完好。清代著名劇作家、孔子后裔孔尚任曾向康熙皇帝介紹說:“楷木可以為杖,又可為棋,其萌可為蔬,又可為茶,其癭可為瓢”,“其子榨油,可為膏燭”。可見楷樹渾身是寶,用途多多。“如意”,本名為“搔枝”,原是以楷木枝杈稍作加工而成,后來,逐漸進行了藝術加工,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雕刻藝術品。楷雕如意,因取材于至圣林中,其制品便罩上了一層神圣光環。又因雕刻精良,細如游絲,形象生動,遂成了人們爭相收藏的吉祥物品,擺置于廳堂之上,供人欣賞。據說,最初“如意”是一種簡單的搔癢工具,有骨制的、玉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等等,柄長約一尺,一端做成手掌的形狀,拿在手里,可以在自己背上搔癢,讓人感到舒適如意,故而得名。由于如意實用,名稱又好聽,后人便把它加工成一種精美的實用工藝品,既能搔癢,又供觀賞。如意的流變過程已無據可考。但在明、清兩代,...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05
點擊次數:
朝廷頒賜的“中和韶樂器”郭耀 張香萍 孟繼新 中和韶樂被譽為“中華正聲”,傳承于周代時的雅樂,是儒家禮樂文化體系的集大成之作。直接將致中和定名為樂名的,大約是在唐貞元年間。據《唐會要》載:時有太常樂人劉玠作《繼天誕圣樂》,由昭義節度使王虔休進于地,“以葉中和之樂”,并記“今中和樂起于此”。唐德宗李適據此樂作了中和,并作《中和樂詩》給百官看。到明初制定雅樂時,始由儒臣冷謙等稱當時的宮廷雅樂為“中和韶樂”。清代則繼續沿用。韶,相傳為虞舜樂曲名,歌頌虞舜能夠繼承堯的盛德致太平。《論語·八佾》有云:“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提倡禮治,認為制禮必先作樂,復禮必先正樂。樂,是儒家社會政治與教化的基本內容。“樂”與“禮”常并列而相輔相成。《論語·子路》中:“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乃以禮樂為政治民的重要內容。孔廟使用的中和韶樂的樂器,是清代朝廷頒賜的。這些樂器的材質遵循先秦以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制造樂器的質料分類,稱為“八音”,共十六種。各種樂器在重要的祭祀中,因為等級的不同,其使用的數量也有所不同,但是種類都是一樣的。清朝時的中和韶樂基本沿襲明制。不同的地方是,比明代的多了镈鐘和特磬。其余的樂器在個別樂器的形制和名稱上有所差異。“中和韶樂”是廟堂祭祀音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頒賜孔廟“中和韶樂”樂器一副,乾隆年間又增加了一些樂器,一共有:镈鐘2枚,編鐘16枚,特磬2枚,編磬16枚,琴6把,瑟4把,簫6支,笛6支,篪4支,排簫2個,笙6架,塤2個,柷、敔各1個,搏拊2個,鼓(楹鼓、足鼓、鼗鼓各1個)共3個。其中,編鐘為銅質敲古樂器,一套16枚,外形基本相同。鼓狀,中空,頂交龍紐。通高31厘米,紐高6厘米,上徑17.2厘米。鐘身飾八卦紋,有8個外突...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02
點擊次數:
清代孔府內宅女主人的畫像郭兆東 魏欣恬 孟繼新 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元配張夫人,有兩幅畫像。其一,孔毓圻元配張夫人衣冠像。絹本,縱173厘米,橫97厘米。畫中,張夫人端坐于圈椅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圓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畫幅上方橫題篆書一行“皇清誥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元配張太夫人遺像”。左下豎題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樂敬題并篆”。其二,孔毓圻元配張夫人小像。絹本,縱173厘米,橫102.5厘米。這是一幅很有生活氣息的畫像。畫中,張夫人身穿青紗長對帔,繡四爪蟒紋圖案,白襯衣,挽衣抱腿坐于大炕上。頭梳旗髻,橢圓臉稍胖,面稍左斜,柳眉小口,右手執小銅鍋煙袋,左手執白手絹,臂肘支于圓桌上。炕上滿鋪五彩織錦炕衣,上設長方烏木炕桌,四周雕云牙,上嵌螺鈿花邊,桌上放插花瓶、青花蓋杯、佛手盤,并有古書一卷半展開狀。這幅畫像原存于南府,南府是孔毓圻次子孔傳鋕及后裔的府第。1925年由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請回孔府保存,畫幅左下有孔德成請回此像時隸書題記。張夫人,河北淶水人,總督直隸山東河南軍務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鉉錫長女。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終年二十六歲。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繼配葉夫人,有兩幅畫像。其一,孔毓圻繼配葉夫人衣冠像。此幅為葉夫人年輕時的畫像,絹本,縱166厘米,橫97厘米。畫中,葉夫人端坐于高椅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瓜子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畫幅上方,橫題篆書一行“皇清誥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繼配葉太夫人遺像”。左下豎題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樂敬題并篆”。其二,孔毓圻繼配葉夫人衣冠像。此幅為葉夫人年齡稍長時的畫像,絹本,縱185厘米,橫101厘米。畫中,葉夫人端坐于圈椅之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長圓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這幅畫像原存于南府,1925...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8
點擊次數:
清代衍圣公畫像舉隅魏欣恬 李金鵬 孟繼新 有清一代,衍圣公眾多,限于篇幅,現取清初和清末二例言之。孔胤植是清代的第一位衍圣公。實際上,孔胤植這位衍圣公歷經了兩個朝代,他在明代末年襲封為衍圣公,清代初年逝世。孔府內保存了他的三幅畫像。孔胤植云身像。紙本,縱65.5厘米,橫42.5厘米。畫中,孔胤植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藍袍,胸前的補紋是仙鶴圖案,這是文官一品服色。畫幅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諱胤植”。顯然這幅畫像是繪制于明代。孔胤植小像。絹本,縱101.5厘米,橫52.5厘米。畫中,孔胤植站立,頭戴七梁冠,身穿藍色交領大袖長袍。畫幅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諱胤植小像”。這幅畫像也是繪制于明代。孔胤植行樂圖。絹本,縱150厘米,橫54厘米。此圖是繪于山巒之中,孔胤植頭戴飄飄巾,身穿寬袖袍衫,身后有童子一人侍奉。他的右邊有兩株參天古松,布滿畫幅的上部;他的左邊有瀑布流水;下有巒石、雜樹、溪流。整幅畫面呈現了一種空谷幽靜的恬淡氣息。孔胤植,字懋甲,號對寰。后世為避清帝胤禛的“胤”字,改稱孔衍植,孔子六十五代孫,襲封衍圣公。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天啟元年(1621年)襲封衍圣公,清順治四年(1647年)十二月十五日卒,終年五十六歲。到了清代,以滿洲貴族為主體的統治集團,為擴大和鞏固清朝的統治,則要利用孔子偶像,標榜“尊儒崇道”,優待“圣裔”的手段,以緩和漢族地主和士大夫對他的敵視態度。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清軍定山東。初一日,孔胤植就上了一道《初進表文》,明確表示向清朝統治者靠攏。十月初二日,攝政王多爾袞就根據山東巡撫方大猷的奏請和吏部的題復,頒發令旨,仍封孔胤植為衍圣公,以明朝舊例優待孔氏后裔,并特別指出:“先圣孔子為萬世道統之宗。本朝開國之初,一代綱常培植于此,禮應敕官崇祀,復衍圣公并四氏學博等之封,可卜國脈靈長,人文蔚起。”(《...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6
點擊次數:
明代衍圣公夫人畫像郭云鵬 張博斐 孟繼新 用“夫貴妻榮”來形容衍圣公的夫人們是再恰當不過了。在明代衍圣公屢受殊恩,其夫人也享有同等待遇。有的時候在敕封衍圣公時,也敕封衍圣公的夫人。衍圣公府是高居文官之首的顯赫門第。中國歷史上的男女婚姻之事,最重視和最重要的就是“門當戶對”,因此,與衍圣公府聯姻的大都是豪族世家,高門顯宦。與衍圣公畫像一樣,孔府里也保存了衍圣公夫人的畫像。孔弘緒二室江夫人小像。絹本,縱183厘米,橫90厘米。畫中,江夫人正面端坐于庭院中,身穿藍色豎領裙,手持折扇。身后有竹簾屏風。屏風右是一株挺拔的松樹,樹高入云。屏風后是一道石雕圍欄,欄后繪一梅花鹿及花樹兩株。屏風前還置一長條幾案,案右擺放壽桃,案左擺放書籍,瓶插翎羽等物。江夫人的身右還放有一圈腳高幾,上擺放盆景。腳下是五彩鵝卵石鋪地。畫幅的最前邊,石雕圍欄內外,有花草數盆。江夫人,明天順元年(1457年)九月十二日生,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十二日卒,終年七十三歲。江夫人是濟寧衛指揮江耘之孫女,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緒二室,生子孔聞韶為衍圣公,贈夫人。孔尚賢元配嚴夫人小像。絹本,縱187厘米,橫101厘米。嚴夫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一日生,萬歷三十年(1602年)十一有二十六日卒,享年五十六歲。江西分宜人,華蓋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嚴嵩之孫女,工部侍郎嚴世蕃長女。畫中,嚴夫人身穿淡藍色長裙,坐于紅漆榻上,榻的兩側和背后有透雕圍屏。右邊是一圓窗,窗外庭院中植有花木。前左放置一盆茂盛的蘭草。當仔細觀察這幅畫像時,卻發現了許多使人詫異之處,如嚴夫人裙邊的蟒紋圖案,卻用墨色涂蓋上了。這顯然是后人涂抹的,因為墨色粗糙且無渲染規則;甚至邊沿的墨色已染出線條之外,明顯地與整幅畫面不協調。再看嚴夫人坐的榻上,也放置了一件藍色蟒服,同樣也用墨色把上面的蟒紋涂蓋上了。人們不禁要問,孔氏子孫一向提倡崇功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4
點擊次數:
明代衍圣公畫像郭兆東 張香萍 張博斐 中國歷來就有祭祀祖先、崇功報德的傳統,孔氏家族更是如此。作為孔氏嫡長府第的孔府,在這方面尤為重視。祭祀列祖列宗,懷念瞻拜先祖,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明代衍圣公畫像,作為孔府收藏的衍圣公和夫人畫像的一個主要部分,就是這方面的重要表現。雖然稱“明代衍圣公畫像”,但因明代前期的畫像沒有保存下來,所以確切地說應當是“明代后期的衍圣公畫像”。這些畫像可分為衣冠像、云身像、小像及行樂圖。衣冠像是孔府家人在祭祀時懸掛的肖像,這類畫像數量比較多,人物衣冠楚楚,蟒袍玉帶,色彩濃重,繪制精細,人物大都正襟端坐,表情莊重嚴肅。云身像,即是半身畫像。小像及行樂圖,是生活畫像,多著常服或便服,造型靈活隨便,有坐有立,環境也不局限于高堂之上。窗前屋下,山林庭院,均可入畫。下面,就讓我們按照衍圣公的排序,觀摩一下這些畫像。“孔弘緒衣冠像”。絹本,縱193厘米,橫104厘米。畫中,孔弘緒頭戴烏紗帽,身著團領大紅蟒衣玉帶,端坐于大紅高椅之上。畫像上邊,橫題篆書一行“明六十一代襲封衍圣公南溪公遺像”。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江左后學胡二樂敬題并篆”,并鈐有二方印章。胡二樂,字象愉,清代歙(今安徽)人,秀才,雍正八年(1730年)被薦來曲阜參加纂修《闕里盛典》。孔弘緒,字以敬,號南溪。孔子六十一代孫,襲封衍圣公。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景泰六年(1455年)年僅八歲的孔弘緒繼祖父孔彥縉襲封為衍圣公,成化六年(1470年)因宮室逾制免除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卒,終年五十七歲。弘治十六年(1503年),孔弘緒弟孔弘泰去世,孔弘緒的長子孔聞韶襲封衍圣公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孔弘緒病逝,享年五十七歲。孝宗聞訊,遣布政使司官員諭祭,賜葬于孔子墓西北。后來,由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為其撰寫了墓志銘。“孔...
403頁次27/51首頁<...  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色天天综合色天天看|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大香|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色综合久久最新中文字幕| 色天天天综合色天天碰|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 自拍三级综合影视|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色婷婷五月综合丁香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综合社区 |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网| 久久丁香五月天综合网|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综合91在线精品|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激情五月综合综合久久69|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