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01
點擊次數:
孟繼新 江川 出孔府后門東行百余步,即到了顏廟。孔廟與顏廟的布局恰如當年師徒行吟,為師在前,器宇軒昂,居廟堂;為徒欠身在側,謙遜內斂,居陋巷。據《莊子·田子方》記載,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麈,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已。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麈,而回膛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這是孔子與顏回師生之間的真實寫照。孔廟顏廟相距不遠,但較之孔廟前的車水馬龍游人如織,顏廟則樸實清凈得多,周邊也多是尋常人家,一如廟主人一生的安貧樂道。顏廟又稱“復圣廟”,是祭祀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的祠廟。占地85畝,東西三路布局,廟基南寬北窄,前后五進庭院。現存元、明、清建筑25座,金至清碑刻53通。 選一個晴好的時候,云巒疏淡,風濤不遽。站在顏廟外,遠遠地便會看見那些虬枝伸展、蒼勁籠郁的古樹。它們將這座祠廟纏繞得一身煙翠。用心去聽,仿佛能聽見穹昴在古樹葉脈上拓印的歷史被清風吹讀,還會聽見那個名叫顏回的男子朗聲作答:“愿無伐善,無施勞”。 步入這個深邃幽靜的世界,自復圣坊到復圣門緩行,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庭院中的“陋巷井”。井壁為磚砌,井口用石砌成圓形,并覆蓋圓石,留有一小孔。青白色井蓋顯得古拙而厚重,石身上可見被歲月摧蝕的痕跡。井亭呈六邊形,平面邊長290厘米,亭高440厘米,單檐灰瓦,形似攢尖頂。井的背面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立的“陋巷井”石碑一通,清康熙年間又在碑的正面刻上了年款。 井中光影流轉,粼粼水光一晃跨越千年,那個衣衫襤褸卻安然自得的男子,俯身彎腰,手持瓢柄,輕輕攪皺了浸在井底的故事。 有教無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