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1 - 10
點擊次數:
鄉飲酒禮:序長幼,明謙和作者:郭云鵬   許曉帆  王思源  來源:彭門創作室 鄉飲即鄉里人的宴飲,有一定的禮俗,是古代嘉禮的一種。鄉飲酒禮起源于上古氏族社會之集體活動,正式定制是在周代。其最初是鄉人的一種聚會方式,后將尊賢養老的思想融合進去,也就更加具有教人以禮的作用了。在鄉飲酒禮中,主賓之間的一系列禮儀都是為了表示恭敬、尊重、謙讓,這是古時君子相交的原則。如此,爭執就會消失,怠慢就不會存在。不爭執、不怠慢就會避免打鬧爭吵。不打鬧爭吵,就不會有暴亂的禍端。此即君子避免人為禍亂的原則,故圣人依據這種原則制定了鄉飲酒禮。《禮記》載“鄉飲酒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要對飲酒用酒的行為進行一系列的規范,這個飲酒用酒的禮儀規范便是“飲酒禮”。在儒家看來,飲酒是禮儀的重要象征之一,他們把飲酒這一活動作為人們學習禮儀、運用禮儀、進而達到“成人”的一種重要途徑,甚至成為淳樸民風、和睦四鄰的一種手段。飲酒分四個步驟,即:拜、釃(shī)、啐、卒爵。此外鄉飲酒可分為四類:一是三年大比時,鄉大夫向朝廷舉薦賢能之士而舉行的會飲;二是鄉大夫宴請國中賢者;三是鄉大夫在春、秋射禮之前舉行的飲酒禮;四是黨正于季冬舉行的蠟祭飲酒。由此看來,鄉飲酒既是春風沐雨般的禮儀教導,也是基層行政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與西方以物質利益為重相區別,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代表,重在培養有道德、有修養的理想人格,側重點在形成禮儀秩序,協調人際關系。鄉飲酒禮中也有頗多規則,比如說:主客之間共同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與長輩之間飲酒,晚輩要“待飲”,即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后趨步入席,長輩欲要讓晚輩同飲,晚輩舉杯待飲,待到長輩酒杯中的酒飲完,方可一飲而盡;向長者敬酒,就要說些“祝您身體健康”之類祝福的話;“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焉”,意思是說如果與本鄉人一起飲酒,結束后一定要讓拄拐杖...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1 - 02
點擊次數:
義薄云天,古人如何結拜為兄弟作者:劉巖 孟祥明 劉歡     來源:彭門創作室 結義,又稱結拜、拜把兄弟,也稱拜把子。源于三國時代的“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為生死與共兄弟的故事。久而久之,遂演變成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禮儀習俗,貫穿著儒家“義”的思想。《三國演義》在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張角一軍,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劉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漢魯恭王之后也。當時聞得賊兵將至,召校尉鄒靖計議。靖曰:‘賊兵眾,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軍應敵。’劉焉然其說,隨即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昔劉勝之子劉貞,漢武時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遺這一枝在涿縣。玄德祖劉雄,父劉弘。弘曾舉孝廉,亦嘗作吏,早喪。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貧,販屨織席為業。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余,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于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年十五歲,母使游學,嘗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及劉焉發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后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玄德曰:‘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19
點擊次數:
進退有節,舉止有度——關于坐、立、行的禮節作者:彭慶濤 孟祥明 劉歡     來源:彭門創作室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無論國家政治、人生歷程、日常生活,處處存在著禮俗的節制,這些禮俗不僅是維護著社會秩序,更是內化于心,融入在人們的一舉一動中。在這樣濃厚的禮儀氛圍中,人們各種身姿體態亦有著相應的禮節存在,所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便是對此的形象解釋。一、關于坐的禮節古人的“坐姿”是很講究的,門類也不少。同一個坐姿,也有不同的“坐法”。有關坐姿的要求,古人稱之為“坐容”,系“容經”的組成部分。西漢賈誼在《新書》中專門寫了《容經》一章:“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就是身體挺直了坐下,小腿不要伸得一長一短,腳掌不要著地。兩眼平視的,稱為“經坐”;頭微低,目光注視對面尊者的膝蓋,叫“恭坐”;低頭,視覺應在自身周邊不可太遠,稱為“肅坐”;垂頭目光看地,手肘下垂,為“卑坐”。賈誼所說的“經坐”,其實就是常規的“安坐”,即“席地而坐”。其實,賈誼的《容經》是專為諸侯王而寫的“禮儀教材”。可見,“怎么坐”在當時確實很重要。坐的姿態,首先是一種禮,然后才是一種儀。漢代以前,在正式場合人們大多是席地而坐,其坐姿是雙膝跪地,小腿平置,臀部自然地貼于腳后跟處。而在嚴肅時,身體要挺直,眼睛平視,此坐姿叫“平坐”,或叫“正坐”“安坐”。下級對上級,頭應微低,此坐姿稱之為“危坐”。在唐宋以前,由于沒有桌椅,或者說桌椅沒有普及,人們就在地上鋪一張大席,就叫做“筵”,再在筵上鋪一張略小的席子,叫做“席”,那么人其實就是坐在席上的。古人在登席之前要脫掉鞋子,然后雙腿跪坐在席上,這樣的坐姿是正式場合中最恭敬規矩的姿勢。除了“危坐”,還有一種坐姿就是“跽坐”。“跽坐”是直立上身,這樣的坐姿比起“...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04
點擊次數:
“不亦樂乎”——我國古代迎賓禮儀 上作者:孟繼新 郭云鵬 謝軒  來源:彭門創作室 禮賓,即人與人生活中交往所應有的一種禮儀,古時把它歸納到“嘉禮”的范疇。中國古代,禮數無處不在,長輩和晚輩之間行什么禮,平輩之間行什么禮,文人之間行什么禮,武將之間行什么禮等,都是有嚴格的規定。以一個普通官員為例,早晨起床后要與妻子行禮,見到下人要答禮,遇到同事要行禮,見到上級要行禮,見到下級要答禮。回家見到父母要行禮,見到子女要答禮。由于禮一開始就是應社會穩定結構的需求而產生的,它的存在有助于協調和化解生活現實之間的矛盾。禮,釋放的是溫馨、和諧,傳導的是慈愛和善良,它就像潤滑劑一樣釋解著人與人之間的芥蒂,使之達到人類社會的和諧與完美的理想狀態。所以,在中國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當今社會,從來非常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禮儀。早在西周時期,就出現了規范人們交往禮制。《周禮·秋官·司儀》載:“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這是周王朝會諸侯國的行為禮儀——“揖”。據《周禮》記載,作揖禮分有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依據自身的社會地位而行。歷史上對此六種揖禮的解讀,公認:土揖,拱手稍向下前伸;時揖,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拱手稍上舉前伸;特揖,一個一個地作揖;旅揖,按等級分別作揖;旁三揖,對眾人一次作三揖。后期又有長揖,即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躬身行禮。在此影響下,揖禮成為先秦時期社會各階層普遍的相見之儀。此外,還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禮儀定制。更有《儀禮》所載的“士相見禮”,詳細規定了士階層社會活動的行為準則。在以后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雖然接人待物的禮儀不斷變化,但尊重對方的宗旨始終沒變。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和人們彼...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03
點擊次數:
求藝之門——我國古代民間拜師禮作者:孟繼新  李金鵬  魯慧    來源:彭門創作室 這里所謂的“拜師”,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游學求知的拜師,而是專指為求得一門專業技能或者說技術的拜師。在我國古代社會,拜師非常流行,幾乎涵括了各個行業,固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之說。要想在某一行業出人頭地,學有所成,拜師學藝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除非某人成長于祖傳的行業。技藝傳承的初始,的確是以父輩代代相傳而延續的。在手工業出現之初,就是以家庭作坊而為,制骨、制陶、制玉、紡織乃至冶煉鑄造皆為父傳子、子傳孫的形式呈現。當然,各類專業技藝的工匠和手工業作坊都被官方所掌控,他們皆為統治者的需要服務。所以在商周時期,“同業相聚”“父子相承”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不過,也有游離于官方掌控之外的,如《韓非子﹒說林上》就記載了一個手工業家庭謀生的故事: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魯人對曰:“夫不用之國,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廣,奈何窮也?”史載,周初大分封時,把“殷民六族”,即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遣于魯國;又把“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終葵氏、饑氏遣于衛國。有專家解讀,其中索氏為制繩的工師家族,長勺氏與尾勺氏為制造酒器的工師家族(一說冶煉),陶氏為制陶的工師家族,施氏為制旗的工師家族,繁氏為制造馬纓的工師家族,錡氏為制造銼刀或釜子的工師家族,樊氏為編造籬笆的工師家族,終葵氏為制作利器椎的工師家族。《逸周書﹒程典》載:“工不族居,不足以給官”,這也就是說,工匠們如果不以家族的形式居住在一起,怎能滿足于官府的供給。這里,足以看出行業工藝的傳承,是以家族為單位的形式存在的。彼時,...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03
點擊次數:
孔氏家儀代表下的清代婚禮儀程作者:孟繼新  房政偉  李金鵬      來源:彭門創作室 有清一代,婚禮大體沿用明代禮俗,等級嚴明,繁雜細膩。《清史稿》志六十四就有“品官士庶婚禮”的規定,以規范民間婚禮行為。記曰:“凡品官論婚,先使媒妁通書,乃諏吉納采。自公、侯、伯訖九品官,儀物以官品為降殺。主婚者吉服,命子弟為使,從者赍儀物至女氏第,主婚者吉服迎。從者陳儀物于庭,奉書致命,主婚者受書,告廟醴賓,賓退,送之門,使者還復命。是日設宴具牲酒,公、侯以下,數各有差。婚前一日,女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陳衾帷、茵褥、器用具。屆日,婿家豫設合巹宴。婿吉服俟,備儀從。婿承父命親迎,以采輿如女氏第。女氏主婚者告廟,辭曰:“某第幾女某,將以今日歸某氏。”乃笄而命之。還醮女內室,父東母西。女盛服出,北面再拜,侍者斟酒醴女,父訓以宜家之道,母施衿結帨,申父命,女識之不唯。婿既至,入門再拜。奠雁,出。姆為女加景蓋首,出。婿揖降。女從姆導升輿,儀衛前導,送者隨輿后。婿先還。輿至門,婿導升西階,入室逾閾,媵布婿席東旁,御布婦席西旁,交拜訖,對筵坐。饌入,卒食,媵御取盞實酒,分酳婿、婦,三酌用巹,卒酳,婿出。媵御施衾枕,婿入,燭出。是日具宴與納采同。……庶民納采,首飾數以四為限,輿不飾采,馀與士同。婚三日,主人、主婦率新婦廟見,無廟,見祖、禰于寢,如常告儀。”清代漢族民間婚俗基本上有說媒定親、換帖納彩、回奉、送彩禮、嫁娶、鬧房、回門等禮儀程序構成。其中“姆為女加景蓋首”一語,說明女子出嫁要蒙上紅蓋頭已成為禮制。世間各地婚俗大同小異,就民間而言,清人孔繼汾所撰《孔氏家儀·昏禮》最具有代表性。雖然只是孔家婚禮儀程,但淵源考據之詳實,實屬難得,且也具備民間婚禮之共性。附:《孔氏家儀·昏禮》昏禮,先使媒氏通言。女氏...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03
點擊次數:
明代少數民族的婚姻習俗作者:高尚舉  房政偉  李金鵬     來源:彭門創作室 在明代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的婚禮習俗。如明人王濟《君子堂日詢手境》卷二就有壯族的婚俗記載:壯族嫁則有可笑。有女子之家,初不計財禮,惟檳榔數顆為聘。結婚時男家浼(懇托。作者注)媒氏至女家,立門外不敢輒入,伺主人出去,以期告。主人不諾,即辭去,不敢言。明日復往,伺如初。主人諾,則延媒氏入飲。及期,婿偕媒氏攜果盒往,將及女家,婿止近舍,媒氏及門。女躡新草履,負襆挾傘,傘上仍系雙草履,隨媒氏往婿所,解履授婿。婿穿履,引之而去。媒與父母送者,畢返不顧,有子方偕婿歸寧。土俗婚嫁有期,女家于近村請能歌男婦一二十人或三四十者,至期同男舁(yú 抬)轎至。眾集女門,女登轎,夾而歌之,互相應答,歡笑而行,聲聞數里。望及男家室廬,各皆散去,男家攜酒肉道飼之。此附郭(郊外。作者注)之俗,雖衣冠家不廢,惟城中軍衛所居多江浙人,故不染此俗。若僻遠村落,則新婦徒行,歌者如附郭,其俗尤有可觀。每歲元旦或次日,里中少年裂布為帕,挾往村落,覓處女、少婦,相期答歌。允者,男子以布帕投女,女解所衣汗衫授男子歸,謂之“拋帕”。至十三日,男子衣其衫而往,父母欣然迎款,男左女右,班坐一室,各與所期互相答歌,鄰親老稚,畢集觀之。人家多女者,各期一男,是日皆至歡歌,至十六日乃罷歸。歸時,女以前帕巧刺文繡還男子,男子亦以汗衫歸之女婦之父母,未有別往赴期者。一州之民皆然,雖千指之家亦有此,惟城中與附郭無此俗。中或有故事,皆曖昧。 明人鄺露所作《赤雅》也有獞(壯族)官婚嫁的描述:獞人聚而成村者為峒,推共長曰峒官。峒官之家,婚姻以豪侈相勝。婿來就親女家五里外,采得草花萼結為廬,號曰入寮,錦茵綺筵,鼓樂導男女而入,盛兵為備。小有言,則肅兵相鏖。成親后,婦之婢勝忤婿意,即手刃...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10 - 03
點擊次數:
官儀與民俗的結合——明代婚禮作者:高尚舉  房政偉  李金鵬      來源:彭門創作室 明代,由于歷史的慣性,基本上延續唐宋元婚禮之制。官方依然主張平民百姓依《朱子家禮》納彩、納幣、請期的儀禮做指導,以期來規范民間的婚俗。洪武元年便制定了社會各類人群的婚禮制度,凡庶人娶婦,男子年在十六歲,女子年在十四歲以上者,可以聽任婚娶,并禁止民間指腹、割衫襟為親。其婚禮有納采、納幣請期、迎親、拜舅姑、拜祖廟、婿拜岳父母六個環節。具體的“庶人納婦”是這樣規定的: 先遣媒氏通言。女氏許之。次命媒氏納采納幣。至期、婿盛服親迎。主婚者禮賓。明日、婦見祖禰畢。次見舅姑。婿往見婦之父母。 納采是日夙興,主婚者告于祠堂云:“某之子某、年已長成、未有伉儷、已議娶某郡某之女。今日納采、不勝感愴!”( 若宗子自婚、則自告) 媒氏奉書及禮物往女家,至大門外,主婚者出迎媒氏。媒氏入門而右,主婚者入門而左,升堂,東西相向立。執事陳禮物于堂上及庭中,媒氏進詣主婚者曰:“吾子有惠,貺室于某,某親某有先人之禮,使某請納采。”主婚者對曰:“某之子蠢愚,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辭。”從者以書進授媒氏,媒氏奉書以授主婚者,主婚者受書以授左右訖。延媒氏就次,執事者各徹禮物。主婚者遂奉書告于祠堂訖,出迎媒氏升堂。從者以復書進授主婚者,主婚者以授媒氏,媒氏受書以授執事訖,請退。主人請媒氏以酒饌,請從者于別室,皆酬以幣。使者復命婿家。婿家復告祠堂。納幣請期其日,婿氏主婚者備書及禮物于庭,媒氏省視訖,遂奉書及禮物至女家。主婚者出迎,媒氏入門而右,主婚者入門而左,升堂,東西相向立。從者陳禮物于堂及庭中,媒氏進詣主婚者前曰:“吾子既修好于某、某使某來成禮。”主婚者曰:“備禮有加,敢不重拜。”從者以函書授媒氏,媒氏以...
399頁次23/50首頁<...  18192021222324252627...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色偷偷91久久综合噜噜噜噜 |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国产色综合|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久久婷婷午色综合夜啪|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爱|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99综合电影在线视频好看|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97色|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