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05
點擊次數:
朝廷頒賜的“中和韶樂器”郭耀 張香萍 孟繼新 中和韶樂被譽為“中華正聲”,傳承于周代時的雅樂,是儒家禮樂文化體系的集大成之作。直接將致中和定名為樂名的,大約是在唐貞元年間。據《唐會要》載:時有太常樂人劉玠作《繼天誕圣樂》,由昭義節度使王虔休進于地,“以葉中和之樂”,并記“今中和樂起于此”。唐德宗李適據此樂作了中和,并作《中和樂詩》給百官看。到明初制定雅樂時,始由儒臣冷謙等稱當時的宮廷雅樂為“中和韶樂”。清代則繼續沿用。韶,相傳為虞舜樂曲名,歌頌虞舜能夠繼承堯的盛德致太平。《論語·八佾》有云:“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孔子提倡禮治,認為制禮必先作樂,復禮必先正樂。樂,是儒家社會政治與教化的基本內容。“樂”與“禮”常并列而相輔相成。《論語·子路》中:“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乃以禮樂為政治民的重要內容。孔廟使用的中和韶樂的樂器,是清代朝廷頒賜的。這些樂器的材質遵循先秦以來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制造樂器的質料分類,稱為“八音”,共十六種。各種樂器在重要的祭祀中,因為等級的不同,其使用的數量也有所不同,但是種類都是一樣的。清朝時的中和韶樂基本沿襲明制。不同的地方是,比明代的多了镈鐘和特磬。其余的樂器在個別樂器的形制和名稱上有所差異。“中和韶樂”是廟堂祭祀音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頒賜孔廟“中和韶樂”樂器一副,乾隆年間又增加了一些樂器,一共有:镈鐘2枚,編鐘16枚,特磬2枚,編磬16枚,琴6把,瑟4把,簫6支,笛6支,篪4支,排簫2個,笙6架,塤2個,柷、敔各1個,搏拊2個,鼓(楹鼓、足鼓、鼗鼓各1個)共3個。其中,編鐘為銅質敲古樂器,一套16枚,外形基本相同。鼓狀,中空,頂交龍紐。通高31厘米,紐高6厘米,上徑17.2厘米。鐘身飾八卦紋,有8個外突...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8 - 02
點擊次數:
清代孔府內宅女主人的畫像郭兆東 魏欣恬 孟繼新 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元配張夫人,有兩幅畫像。其一,孔毓圻元配張夫人衣冠像。絹本,縱173厘米,橫97厘米。畫中,張夫人端坐于圈椅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圓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畫幅上方橫題篆書一行“皇清誥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元配張太夫人遺像”。左下豎題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樂敬題并篆”。其二,孔毓圻元配張夫人小像。絹本,縱173厘米,橫102.5厘米。這是一幅很有生活氣息的畫像。畫中,張夫人身穿青紗長對帔,繡四爪蟒紋圖案,白襯衣,挽衣抱腿坐于大炕上。頭梳旗髻,橢圓臉稍胖,面稍左斜,柳眉小口,右手執小銅鍋煙袋,左手執白手絹,臂肘支于圓桌上。炕上滿鋪五彩織錦炕衣,上設長方烏木炕桌,四周雕云牙,上嵌螺鈿花邊,桌上放插花瓶、青花蓋杯、佛手盤,并有古書一卷半展開狀。這幅畫像原存于南府,南府是孔毓圻次子孔傳鋕及后裔的府第。1925年由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請回孔府保存,畫幅左下有孔德成請回此像時隸書題記。張夫人,河北淶水人,總督直隸山東河南軍務兵部尚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張鉉錫長女。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終年二十六歲。六十七代衍圣公孔毓圻繼配葉夫人,有兩幅畫像。其一,孔毓圻繼配葉夫人衣冠像。此幅為葉夫人年輕時的畫像,絹本,縱166厘米,橫97厘米。畫中,葉夫人端坐于高椅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瓜子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畫幅上方,橫題篆書一行“皇清誥封一品夫人六十七代衍圣公繼配葉太夫人遺像”。左下豎題小楷一行“江左下士胡二樂敬題并篆”。其二,孔毓圻繼配葉夫人衣冠像。此幅為葉夫人年齡稍長時的畫像,絹本,縱185厘米,橫101厘米。畫中,葉夫人端坐于圈椅之上,頭戴鳳冠,身穿紅地蟒紋服裝,長圓臉,柳眉小口,雙手拱于袖內。這幅畫像原存于南府,1925...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8
點擊次數:
清代衍圣公畫像舉隅魏欣恬 李金鵬 孟繼新 有清一代,衍圣公眾多,限于篇幅,現取清初和清末二例言之。孔胤植是清代的第一位衍圣公。實際上,孔胤植這位衍圣公歷經了兩個朝代,他在明代末年襲封為衍圣公,清代初年逝世。孔府內保存了他的三幅畫像。孔胤植云身像。紙本,縱65.5厘米,橫42.5厘米。畫中,孔胤植頭戴烏紗帽,身穿盤領藍袍,胸前的補紋是仙鶴圖案,這是文官一品服色。畫幅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諱胤植”。顯然這幅畫像是繪制于明代。孔胤植小像。絹本,縱101.5厘米,橫52.5厘米。畫中,孔胤植站立,頭戴七梁冠,身穿藍色交領大袖長袍。畫幅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六十五代祖諱胤植小像”。這幅畫像也是繪制于明代。孔胤植行樂圖。絹本,縱150厘米,橫54厘米。此圖是繪于山巒之中,孔胤植頭戴飄飄巾,身穿寬袖袍衫,身后有童子一人侍奉。他的右邊有兩株參天古松,布滿畫幅的上部;他的左邊有瀑布流水;下有巒石、雜樹、溪流。整幅畫面呈現了一種空谷幽靜的恬淡氣息。孔胤植,字懋甲,號對寰。后世為避清帝胤禛的“胤”字,改稱孔衍植,孔子六十五代孫,襲封衍圣公。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十四日生,天啟元年(1621年)襲封衍圣公,清順治四年(1647年)十二月十五日卒,終年五十六歲。到了清代,以滿洲貴族為主體的統治集團,為擴大和鞏固清朝的統治,則要利用孔子偶像,標榜“尊儒崇道”,優待“圣裔”的手段,以緩和漢族地主和士大夫對他的敵視態度。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清軍定山東。初一日,孔胤植就上了一道《初進表文》,明確表示向清朝統治者靠攏。十月初二日,攝政王多爾袞就根據山東巡撫方大猷的奏請和吏部的題復,頒發令旨,仍封孔胤植為衍圣公,以明朝舊例優待孔氏后裔,并特別指出:“先圣孔子為萬世道統之宗。本朝開國之初,一代綱常培植于此,禮應敕官崇祀,復衍圣公并四氏學博等之封,可卜國脈靈長,人文蔚起。”(《...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6
點擊次數:
明代衍圣公夫人畫像郭云鵬 張博斐 孟繼新 用“夫貴妻榮”來形容衍圣公的夫人們是再恰當不過了。在明代衍圣公屢受殊恩,其夫人也享有同等待遇。有的時候在敕封衍圣公時,也敕封衍圣公的夫人。衍圣公府是高居文官之首的顯赫門第。中國歷史上的男女婚姻之事,最重視和最重要的就是“門當戶對”,因此,與衍圣公府聯姻的大都是豪族世家,高門顯宦。與衍圣公畫像一樣,孔府里也保存了衍圣公夫人的畫像。孔弘緒二室江夫人小像。絹本,縱183厘米,橫90厘米。畫中,江夫人正面端坐于庭院中,身穿藍色豎領裙,手持折扇。身后有竹簾屏風。屏風右是一株挺拔的松樹,樹高入云。屏風后是一道石雕圍欄,欄后繪一梅花鹿及花樹兩株。屏風前還置一長條幾案,案右擺放壽桃,案左擺放書籍,瓶插翎羽等物。江夫人的身右還放有一圈腳高幾,上擺放盆景。腳下是五彩鵝卵石鋪地。畫幅的最前邊,石雕圍欄內外,有花草數盆。江夫人,明天順元年(1457年)九月十二日生,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十二日卒,終年七十三歲。江夫人是濟寧衛指揮江耘之孫女,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緒二室,生子孔聞韶為衍圣公,贈夫人。孔尚賢元配嚴夫人小像。絹本,縱187厘米,橫101厘米。嚴夫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一日生,萬歷三十年(1602年)十一有二十六日卒,享年五十六歲。江西分宜人,華蓋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嚴嵩之孫女,工部侍郎嚴世蕃長女。畫中,嚴夫人身穿淡藍色長裙,坐于紅漆榻上,榻的兩側和背后有透雕圍屏。右邊是一圓窗,窗外庭院中植有花木。前左放置一盆茂盛的蘭草。當仔細觀察這幅畫像時,卻發現了許多使人詫異之處,如嚴夫人裙邊的蟒紋圖案,卻用墨色涂蓋上了。這顯然是后人涂抹的,因為墨色粗糙且無渲染規則;甚至邊沿的墨色已染出線條之外,明顯地與整幅畫面不協調。再看嚴夫人坐的榻上,也放置了一件藍色蟒服,同樣也用墨色把上面的蟒紋涂蓋上了。人們不禁要問,孔氏子孫一向提倡崇功報...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4
點擊次數:
明代衍圣公畫像郭兆東 張香萍 張博斐 中國歷來就有祭祀祖先、崇功報德的傳統,孔氏家族更是如此。作為孔氏嫡長府第的孔府,在這方面尤為重視。祭祀列祖列宗,懷念瞻拜先祖,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明代衍圣公畫像,作為孔府收藏的衍圣公和夫人畫像的一個主要部分,就是這方面的重要表現。雖然稱“明代衍圣公畫像”,但因明代前期的畫像沒有保存下來,所以確切地說應當是“明代后期的衍圣公畫像”。這些畫像可分為衣冠像、云身像、小像及行樂圖。衣冠像是孔府家人在祭祀時懸掛的肖像,這類畫像數量比較多,人物衣冠楚楚,蟒袍玉帶,色彩濃重,繪制精細,人物大都正襟端坐,表情莊重嚴肅。云身像,即是半身畫像。小像及行樂圖,是生活畫像,多著常服或便服,造型靈活隨便,有坐有立,環境也不局限于高堂之上。窗前屋下,山林庭院,均可入畫。下面,就讓我們按照衍圣公的排序,觀摩一下這些畫像。“孔弘緒衣冠像”。絹本,縱193厘米,橫104厘米。畫中,孔弘緒頭戴烏紗帽,身著團領大紅蟒衣玉帶,端坐于大紅高椅之上。畫像上邊,橫題篆書一行“明六十一代襲封衍圣公南溪公遺像”。左上方,豎題小楷一行“江左后學胡二樂敬題并篆”,并鈐有二方印章。胡二樂,字象愉,清代歙(今安徽)人,秀才,雍正八年(1730年)被薦來曲阜參加纂修《闕里盛典》。孔弘緒,字以敬,號南溪。孔子六十一代孫,襲封衍圣公。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二月二十一日生,景泰六年(1455年)年僅八歲的孔弘緒繼祖父孔彥縉襲封為衍圣公,成化六年(1470年)因宮室逾制免除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卒,終年五十七歲。弘治十六年(1503年),孔弘緒弟孔弘泰去世,孔弘緒的長子孔聞韶襲封衍圣公爵位。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初一,孔弘緒病逝,享年五十七歲。孝宗聞訊,遣布政使司官員諭祭,賜葬于孔子墓西北。后來,由謹身殿大學士李東陽為其撰寫了墓志銘。“孔...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2
點擊次數:
琺瑯五供許曉帆 王思源 孟繼新 雍正御賜五供,乃御賜的琺瑯供器,也稱琺瑯五供,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世宗胤禛賜給孔廟的器物,在祭祀孔子時使用。這組器物,做工精良,年代確切,十分難得,實為琺瑯中當之無愧的精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琺瑯。“琺瑯”原為一種物質名詞,通常稱所謂琺瑯者,并不是指這種物質,而是涂琺瑯之銅器。即凡銅器表面涂以琺瑯燒成者,均稱之謂琺瑯。俗稱琺藍,亦稱洋瓷。琺瑯是不透明的玻璃物體。以鉛丹、硼砂、玻璃粉等熔制而成,涂于金屬表面,外國的燙瓷,均以此法。明代的景泰藍即是琺瑯,惟制法略有不同。琺瑯之稱,始于清康熙年間。因康熙之時,西洋輸入鐘表等器物,常嵌有洋瓷畫片,非常精美。在當時并不知其原質與景泰藍相同,故仿制時取料西洋,或直接取于法蘭西。法蘭西當時譯為琺瑯。故凡御敕及一般稱謂均為“琺瑯”或“法瑯”。琺瑯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時極為名貴的宮廷御器。完全為宮廷所壟斷,平民不得一窺,況且產量不大,所以傳世較少,極為珍貴。即便是在當時,也僅供皇帝、妃嬪們玩賞和作為宗教、祭祀之用。雍正皇帝胤禛賜予的琺瑯五供,至今仍保存在孔府的文物庫房內。五件供器中,有兩件是燭臺,兩件是花瓶,鼎一件。鼎通高71厘米,口徑36厘米,內深41厘米,足高18厘米,腹45厘米。圓形鼓腹圜底,雙耳,三圓蹄形足。銅胎,黃地琺瑯彩繪,牡丹纏枝花卉。四面中間各有一“壽”字,底款豎寫藍色楷書“雍正年制”,雙方框。圓花瓶通高73厘米,口徑23.7厘米,足高6.8厘米,內深60.2厘米,腹徑22.4厘米。鼓腹,外撇圈足,鑄較長雙龍形二垂耳,銅胎。通體琺瑯彩繪黃地,上為纏枝牡丹,底邊沿紅色楷書橫款“雍正年制”,藍色雙龍形邊框。圓燭臺分為二層圓盤形,上有銅燭簽。通高73厘米,足高6.5厘米,中盤徑34.5厘米。銅胎,通體琺瑯彩繪黃地,纏枝牡丹。底邊紅色楷書橫款“雍正年制”,藍色...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20
點擊次數:
雷氏七弦琴朱寧燕 王凡 孟繼新 孔子后裔的府第,一直被認為是“詩書禮樂”之家,從始祖孔子開始,便與琴結下了不解之緣。孔子的后人們除學詩、學禮外,撫琴應是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程,況且每年大大小小的祭孔活動中,都少不了琴的演奏。因此,孔府里不乏制作精良、美觀、琴音透徹的好琴,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堪稱此中精品的“雷氏七弦琴”。這張古琴,系明代制作,題款為“金徵玉骨雷氏七弦琴”,簡稱“雷氏七弦琴”或“七弦琴”。琴長127厘米,寬19厘米,琴的整體是扁長形,通體髹漆,拱形的面板張七弦,琴面外側嵌十三個螺蚌做的徽,表示每條弦的五個高八度。但是由于長年風化和演奏振動,或許是木質、漆底的不同,琴表面已有些許斷紋,彈撥處漆表面也有些磨損。琴的各個部位都有稱謂,如:龍池、鳳沼、承露、弦眼、琴軫、鳳眼、護軫、琴尾、雁足、琴徽等。琴面用桐木,屬陽;琴底用梓木,屬陰,取陰陽相配之義。面圓象天,底方象地。寬六寸,象征六合。長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徽十三,應律呂,象征十二月;余一象征每年的閏月。弦有三種節聲:自尾至中徽為濁聲;中徽至第四徽為中聲;上至第一徽為清聲,始于黃鐘而終于應鐘。文上叫池,池即水,取平之義。琴前寬后窄,象征尊卑。龍池八寸,象征八風。鳳沼四寸,象征四氣。腰腹四寸,象征四季。琴軫,以其急于發令,很快以成禮。軫側有鳧掌二所,有護軫之動而合制。琴底有雁足,用棗木,表其赤心。這張琴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但現在依然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這主要是其木質音箱,由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音響深沉、渾厚、結實,具有古樸、蒼茫的神韻。春秋末期,孔子曾向當時著名的樂師師襄子學琴。《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居衛期間,向樂師師襄子學琴,師襄子教一曲,孔子反復操奏,“十日不進”,師襄子言此曲已可,“可以益矣”。孔子不可,言“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過些時,師襄子言“已...
作者:
發布時間: 2019 - 07 - 17
點擊次數:
奉天誥命盒朱寧燕 呂靜茹 李筱 人們習慣把孔府稱為“天下第一家”,其最主要原因若是細細追究下去,應當是:孔府與歷代統治者始終保持了一種特殊關系,而這種關系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這種關系也使得孔府與朝廷之間的往來變得愈加頻繁和親密。孔府里有一件專門為迎接皇帝圣旨和保存圣旨而精雕細刻的“圣旨盒”,這件物品為孔府所特有,是孔府與朝廷保持親密關系和聯絡情感的最好的佐證。圣旨盒也稱“奉天誥命盒”,清代制作。盒高42厘米,長45厘米,寬21厘米。木雕鎏金,中為滿漢兩種文字“奉天誥命”,豎方藍匾,周圍鏤雕盤旋云龍,下襯起伏波濤。整個圣旨盒是由底座、內盒、外蓋三部分組成。底座采用須彌座式,中飾卷云紋,紋飾和諧而舒暢。最令人驚嘆的是,外蓋上的雕刻圖案,雕刻采用深浮雕技藝,整個蓋面雕滿云龍圖案。正面刻有五龍,正上方刻一正面龍,兩邊刻四側龍,四龍左右兩兩相對。正面龍下有一寶珠,寶珠下是層層云團,云團中托起一塊藍底金字的豎匾,匾題滿漢兩種文字“奉天誥命”,字分兩行,左為滿文,右為篆書。蓋底邊沿,滿飾洶涌澎湃的波濤。通觀整個雕刻畫面,會給人一種云龍聚集、水天一色的壯觀景象。那么圣旨盒上為什么雕飾著這么多的龍?在古代中國,龍被視為帝王的象征,帝王也被稱為真龍天子。《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龍,帝之象。”有關龍的圖案和稱謂,一般平民百姓是不能隨便亂用的,只有與帝王相關的事才可采用。帝王的床為龍床,舟為龍舟,旗為龍旗,服裝為龍袞。自然,帝王發出的令旨,也一定要打上龍的烙印。然而孔府與朝廷的親密關系由來已久。清初,山東巡撫方大猷曾向朝廷進言,得到了朝廷的批準,這是清初朝廷與孔府親密關系的開始。此后,凡前代所有對孔府的恩例,在清代統統都“具應相沿,期于優渥,以成盛典”。那么,朝廷對孔府的恩例都有哪些?在《孔府檔案·孔氏歷朝錫爵設官案簿》中有...
399頁次27/50首頁<...  22232425262728293031...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综合91在线精品|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天堂久久天堂AV色综合|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 久久婷婷色综合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天天欲色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综合精品女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98天天综合|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品| 色成年激情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站|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五月天综合色激情| 色综合无码AV网站|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