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曲阜陵城路陽  郭云鵬 陵城位于曲阜市西南部,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也無顯著遺跡,僅陵城之名沿用至今。1979年,陵城村民孔慶金在“為女橋”下挖出一通石碑,上刻“大唐南陵”。由此可知在唐時,此地已經名為南陵,史傳為堯王之南陵所在。宋《魯國之圖》對此處亦有圖示,名陵城,且已具規模。堯作為古五帝之一,和陵城有著不解之緣。《史記正義》載:“堯都平陽,葬成陽。”《竹書紀年》曰:“惠成王十九年,齊田聆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此即為魯東之平陽。另有《元和郡縣志》記:“堯祠……在兗州瑕丘南,洙水之右。”《滋陽縣志》載堯祠“在縣城東七里,今屬曲阜縣”。《滋陽鄉土志》又謂堯祠“在(陵城)郭家村,漢熹平四年建,宋治平元年重修”。清修《兗州府志·祠廟志》云:“堯祠在(兗州)城東七里,不詳所創。唐翰林李白有堯祠詩,宋學士李昉有堯祠碑記。”此四款均稱堯祠在曲阜兗州之間,位置幾近于陵城之址。又見《泗水縣志》、《泗水地名志》均載泗水有堯山,又名無影山,“世傳為堯王之墳墓”。陵城作為名人故里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秦漢時期名南陵,唐代詩人李白曾寄居于此,為其莊園。《闕里志·古跡》載:“李白故居在曲阜城西二十五里,其門前臨沂水,又西泗、沂交匯處,擁沙如山,呼為沙丘。”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歸空斷腸。”“沙丘”一帶恰是李白一家居魯間居住地,即今陵城附近。當地學者王云珠考證,李白《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即居魯郊游南陵時所作。據考,至今當地居民“南”“蘭”發音互轉。又傳,時有一小村名玉蘭村,與南陵相鄰,后連為一體,各取一字改名蘭陵。舊即有明代《蘭陵故址》碑,立于陵城村東天齊廟內。此外,陵城還有一位歷史名人,那便是明魯荒王。相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魯荒王朱檀在鄒縣尚寨設行宮,常...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曲阜孔廟十三碑亭路陽  郭云鵬 孔廟十三碑亭位于孔廟大成門前、奎文閣后,即孔廟的第六進院落。在這條東西狹長的院落內,矗立著十三座古色古香的碑亭。這些亭子式樣基本相同,均為漢白玉基座,方形磚木結構,平面三間見方,明間開敞,稍間砌墻,兩層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由于建造年代有一定距離,各亭風格也稍有差異,例如金、元碑亭形式略微古樸,清代碑亭則規格較高,稍顯豪華。十三碑亭是金、元、清三代帝王為保存唐、宋以來祭孔、修廟的五十余座石碑專門建造的,碑文多為歷代帝王撰書,習稱“御碑亭”。每座亭內陳列著體積、形態不同的石碑,不同的碑面鐫刻著漢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滿文等文字,真、草、隸、篆書體俱全。碑刻有封建皇帝追謚、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祈求孔子神靈保佑其封建統治的文書,還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十三碑亭也因此成為我國政治史、思想史及文字發展史中刻在石頭上的文獻。整個碑亭布局南八北五,東西排列,櫛次鱗比。道南的八座亭中,以靠近奎文閣的中間兩座構建最早。這兩座金代碑亭約建于金明昌二年至六年(1191年-1195年)的大修工程中,是孔廟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位于東側的兩座碑亭分別建于元朝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和元朝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其余九座碑亭為清代所建。道北5座碑亭為御制碑亭,西起第二、第三亭分別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和二十六年(1687年),始建時為綠琉璃瓦,雍正二年(1724年)雷火時被延燒后又重建,改為黃瓦。西起第一亭、第四亭為雍正大修工程時所建,第五亭為乾隆十三年(1748年)新建。其余4座則為遣官致祭碑亭。 金代碑亭,斗拱豪放、布置疏朗、結構精妙,保持宋式營造特點。十三碑亭中較早的兩通碑刻就位于南排開東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一通是立于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的“大唐贈泰師魯先圣孔宣尼碑”,一通...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孔府檔案》案例劉巖 彭慶濤 林廟守衛百戶,自康熙帝欽設成立以后,百戶衙門內每每發生命案總能以自身的強勢大事化小,這在官官相護的封建時代人們似乎早已適應。純潔的心靈在封建道德倫理的說教下,只有剩下孤獨的善良,人們大都迷失了自我。故而,在《孔府檔案》內百戶衙門許多離奇事件里,價值取向定會有失偏頗,命案故事也愈發地撲朔迷離。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二十六日,在百戶衙門又發生了一起蹊蹺的自殺案件。雖然過程看似簡單明了,但事發原委復雜曲折,處理過程讓人費解疑惑。為了力求還原案件的真實,我們暫且把有關人物及其關系做一扼要介紹。此案共涉及主要人員有:自殺者佃戶魏相德,其子魏炳祥;林廟百戶胡正勤,與魏父子同鄉;四品執事官孔廣棟(尊稱:貽燕堂九爺),孔廣棟的管家王豫。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走進曲阜那迷茫昏暗的公元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天剛蒙蒙亮,曲阜城內大多數的人們乘著涼意還在睡夢中。一居住于東門里名吳繼釗的人,身背糞簍沿街四處尋視著,他并非為了市容清潔,而是生活所迫為之。彼時雖然被后人稱之為“盛世”,但凡凡眾生還是為了生計而努力操勞,不辭辛苦早晚奔波。此時城門還未打開,路上行人無幾,顯得格外冷清。早晨絲絲涼意讓吳繼釗有些興奮,沿鼓樓街(舊時為東西向)緩緩向百戶衙門方向走去。突然,他發現百戶衙門大堂前有人形物體懸于一槐樹下,難道是護衛丁員練功沙袋不成?好奇心驅使他上前一看究竟。那是什么沙袋,分明就是一具面目可憎的死尸,吳繼釗害怕極了,連忙奔往西關向曲阜縣衙稟報。史料記:“(接到報案后)敝縣當即帶領吏、仵親赴尸所”。以此看來,時曲阜知縣李維本處理此案是認真正規的。仵(wǔ),在此為現代意義的法醫,或搬運尸體工。《清會典·刑部》:“凡斗毆傷重不能重履之人,不得扛抬赴驗,該管官即帶領仵作親往驗看。”經一番調查,死者為魏相德,鄒縣北湖莊人,衍圣公府的四品執事...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大成殿孔子塑像服飾路陽  郭云鵬 《左傳·定公十年》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向來以“衣冠上國”之稱著名于世。作為至圣先師的孔夫子對服飾更是尤為注重,他曾說到:“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從這話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視服飾習俗。漢服是右衽,北方少數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孔子從發式和衣冠的不同來區分文明和野蠻,可見衣冠在孔子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服飾不僅僅是一種衣物,而且有著更為高遠的文化和象征意義。孔子一生仕途坎坷,在魯國做了幾個月的司寇就被迫下野出走,棲惶于各國之間,以仁政德治游說諸侯,以冀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可惜終因“道大難容”,不為當世所用。史家司馬遷雖將其列入世家,位等諸侯,卻仍稱他為布衣,大概就是他生前只能以“逢掖之衣,章甫之冠”為常服的緣故。這種裝束雖然不同于平民百姓,且被后儒譽為“圣賢法服”,但畢竟算不上當時的正式官服。即以司寇而論,也只能是冕無旒、衣無文、裳刺黻而已。司馬遷予以布衣之稱,基本上符合孔子的實際身份。后世孔子地位不斷升遷,其廟像服飾也幾經變換,這直接顯示出歷代統治者對孔子不同程度的尊崇。以服譽人也就成為封建帝王獨特的尊孔方式。漢代以后,儒學獨尊,孔子才得以稱圣稱師,爵之以公,歆享廟祀。先時的木主在后來易之以偶像,但其服飾尚無顯著變化。無論繪畫或雕塑,大概仍和生前的打扮差不多,漢代成都文翁石室的孔子像即為“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的形態。后有魏文帝曹丕詔稱:“昔者仲尼資大圣之才,懷帝王之器,當衰周之末而無受命之運,乃退考三代之禮,修素王之事。”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詔“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出王者袞冕之服以衣之”,這才開了為孔子易服的先例。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賜文宣王廟桓圭一,從上公之制,冕九旒服九章”,孔子身份大變,位極人臣。但仍只是秩列上公的王爵,所以其服飾并未超出為臣的待遇。...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曲阜孔廟修建沿革彭慶濤 王廣恒  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哀公為表對孔子的尊崇之意,將孔子所居之堂,作“壽堂”,“后代因廟藏夫子平生衣冠琴車書于壽堂中”(《史記?孔子世家?索隱》)。《孔氏祖庭廣記》第二卷載:“魯哀公十七年立廟于舊宅,守陵廟百戶”。漢高祖劉邦于公元前195年冬十一月,來闕里孔廟。“以太牢祀孔子”,同時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這是帝王祭祀孔子之始。 從哀公立廟,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三百余年間,是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社會形態經過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與奴隸制相適應的思想理論更替為與封建制相適應的儒學思想理論,在這一重大轉變的過程中,歷經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初的霸王道雜之等一系列的思想運動,儒家思想則在孔子基本思想的基礎上經過曾子、子思、孟子及漢初儒生的進一步改造和發展,在政治上適應了封建大一統社會的思想需要,特別是董仲舒將儒家思想與神學的有機結合,創立了以儒家思想為基本內容的神學目的論,第一次在理論上論證了封建中央集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這一思想迎合了漢武帝的統治需要,故而得以被推上了獨尊的地位,孔子做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也就理所當然地被推上了圣人的地位。隨著孔子的地位升高,祭祀孔子的廟宇也就越來越受到統治者們的重視。據乾隆版《曲阜縣志》記載,從漢初到清乾隆,孔廟重修擴建七十多次。 曲阜孔廟到唐初已經頗具規模,“正廟五間,祀文宣王,南向坐,顏子面西,配閔子以下十哲及曾子,東西列坐,皆為塑像。兩廡二十余間,祀七十二賢,圖繪于壁上。廟后為寢廟,祀亓官夫人。前為廟門三間,甚壯麗”(《闕里志》?孔尚任著)。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帝謁孔子廟,詔增修祠宇,繪先圣先賢先儒像,釋奠用永安之樂”,“三年(公元962年)詔祭孔子廟,用一品禮,立十六戟于廟門”(乾隆版《曲...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宋真宗欽定黃帝故里彭慶濤 尚樹志 一、宋真宗欽定黃帝故里宋真宗妥協于燕遼以后,總想以華夏民族的文化優勢震懾北方,故有儒釋道三家并重之舉,封泰山、尊孔子、容釋家,潛心向道,數度“天書”之能事,夢見神人而尊黃帝為趙氏始祖。《宋書·志·禮七·吉禮七》載:帝(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語輔臣曰:“朕夢先降神人傳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令再見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復夢神人傳天尊言:‘吾坐西,斜設六位以候。’是日,即于延恩殿設道場。五鼓一籌,先聞異香,頃之,黃光滿殿,蔽燈燭,睹靈仙儀衛天尊至,朕再拜殿下。俄黃霧起,須臾霧散,由西陛升,見侍從在東陛。天尊就坐,有六人揖天尊而后坐。朕欲拜六人,天尊止令揖,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人也,是趙之始祖,再降,乃軒轅皇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母感電夢天人,生于壽丘。后唐時,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總治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即離坐,乘云而去。”王旦等皆再拜稱賀。即召宰相王旦等至延恩殿,歷觀臨降之所,并布告天下。命參知政事丁謂、翰林學士李宗諤、龍圖閣待制陳彭年與禮官修崇奉儀注,并主持召集文官查訪確認黃帝降生之壽丘所在之地。閏十月,制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號曰“圣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圣祖母號曰“元天大圣后”,遣官就南郊設昊天及四位告之。于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召集群臣審定,下詔京城與曲阜壽丘各修建景靈宮,京城景靈宮奉祀黃帝及趙氏先皇諸“神仙”,曲阜景靈宮祭祀始祖黃帝及圣母。因確認曲阜壽丘是黃帝出生地,因此真宗頒詔將曲阜更名仙源縣,屬襲慶府(后改兗州府)。《宋書 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戊寅,建景靈宮太極觀于壽丘。”《宋書 地理志》襲慶府下:“魯郡,泰寧軍節度;本兗州。大中祥符元年,升為大都督。政和八年,升為府。……仙源(縣),中上。魏曲阜...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魯國群圣到漢代儒學升華尚樹志  彭慶濤  魯國是圣賢輩出之地,我國先秦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先哲圣賢,多發祥于此。 周代禮樂文化的興盛,使魯國成為當時重要的文化中心,而魯文化影響最大,也最為直接的成果,則是滋養和孕育誕生了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等一批思想文化巨人。他們繼承、弘揚和發展西周以來的禮樂文明,最終形成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開創了以禮樂文化為基礎的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國數千年傳統文明的基礎,構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骨架,對中華傳統文化形成和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魯地為孔孟之鄉,孔孟儒家龐大陣營在魯地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是時代呼喚的結果,是歷史文化積淀與勃發的交鋒。孔子在世時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被后世奉為“圣人”而進入圣域者,多出自魯地。孔子為“至圣”,顔子為”復圣”,曾子為“宗圣”,子思為“述圣”,孟子為“亞圣”。子思受業于曾子,孟子受業于子思之門人。除了孔孟及龐大的儒家學派之外,還出現了一大批燦若群星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如高揚“兼愛”、“非攻”旗幟的墨子,以“和圣”著稱的柳下惠,以“巧圣”聞名的魯班,褒受孔子贊揚的史家左丘明等,群峰聳立,展現了孔孟之鄉領先全國的文化水準與風貌。 魯國群圣,無疑是開風氣之先的一批人物,他們在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深遠影響,正是中國進入歷史大轉折時期,中國文明發展進入到需要對此前文化積累進行第一次大清理、大總結和需要思想家出現的必然結果。 魯國群圣,其思想內容和人生的行跡,已融入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長河,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資源和要素。以儒家為例,它包含一系列范疇和命題,如道、德、仁、義、禮、智、孝、悌、忠、恕、寬、信、敏、惠、天、命、中庸等等。這些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功能的范疇,彼此交義...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7 - 15
點擊次數:
西周魯國的分封與建國尚樹志 彭慶濤        1、魯國分封    商王朝時,周族僅是殷商統治下的一個邦國,末期,為殷西伯。周文王姬昌作首領時,他統治周部落勢力逐漸強盛。文王死,次子姬發即位,是為武王。公元前1044年1月8日,周武王率兵會盟軍于牧野。9日率戎車三百,虎賁三千,甲士四萬五千與殷商七十萬軍隊大戰于牧野。武王之弟姬旦(周公)也參加了此次戰役,且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牧野一戰,作為東方大國的殷王朝土崩瓦解,殷紂王身死而國亡,周王朝始立。這種角色轉換之間的變化,使周人感到應該好好總結殷商滅亡的歷史教訓。因此,為了周王朝的長治久安而藩屏周室,遂按宗族血緣關系及異姓功臣、先賢與商湯的后裔,進行了大規模的封邦建國。史稱“封建制”,也稱“分封制”,即古漢語“封建”的原始含義。 “封建制”在周朝時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劃分為諸侯的社會制度,在“封建制”下,國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別由獲得封地的諸侯所有,他們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繳納一定的進貢即可盡義務。諸侯的土地理論上在其死後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襲。然而,這種分封絕非是隨意進行的,而是有政治、戰略等方面的考慮:一方面,要看他們與周王室的親近程度,必須對受封者的可信性仔細衡量;另一方面,在一些戰略要沖,必須集中力量,讓值得信賴的受封者去駐守其地,這樣方才真正起到拱衛周室的作用。 起初,武王滅商之后,由周公倡導實施封建制度,大封皇族及功臣,如封太公望于齊、召公奭于燕等。另封商紂之子武庚于殷都朝歌,派叔鮮、叔度、叔處以監視武庚的行動,史稱“三監”。武王歿,子誦即位,是為周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輔政。“三監”看不慣周公旦輔政,而管叔鮮更怨恨周公旦...
399頁次37/50首頁<...  32333435363738394041...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制服丝袜人妻综合第一页 |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丁香五月天综合缴情网|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伊人一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一日本道伊人久久综合影| 久久综合鬼色88久久精品综合自在自线噜噜|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AV| 色综合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