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孔廟詩禮堂 孟繼新 劉國成 在孔廟建筑群中,有一座叫詩禮堂的廳堂,這座建筑是在孔子故宅的基礎上建起來的。金代孔氏后裔重修過一次,明代弘治年間又進行了重修。廳堂現存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南面敞開,不設門窗。上覆綠瓦,前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葉云斗栱,整體富麗,飛檐挑角,雕梁畫棟。當人們走進這座古老的廳堂時,看見正中間高懸著“詩禮堂”三字的金字匾額。堂內兩邊還懸掛著一幅對聯“紹緒仰斯文識大識小,趨庭傳至教學詩學禮”,這是清代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來曲阜祭祀孔子時所題寫。乾隆皇帝在位60年間,非常重視祭孔活動每年都要親自前往京師孔廟祭拜,還曾9次前往曲阜孔廟祭奠先師孔子,如此重視祭孔在歷代帝王中都屬罕見。在堂內,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理石刻《孔子事跡圖》。這套大理石刻是在1989年為紀念孔子誕辰2540年,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和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制作的,該套石刻由石刻家石可先生繪制,高小巖先生書丹,匡亞明先生題字,總計用石1560塊,畫面31幅,鐫刻汲取了漢代石刻技法的特點,畫面突出,線條流暢,雕刻細致。講述了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的傳奇一生。詩禮堂東側有廂房9門,名叫“禮器庫”,是儲放祭祀器物的地方。堂前有個開闊的院落,是祭祀孔子之前贊禮生演習禮儀的地方。院中有一株唐代種植的槐樹,還有兩株宋代種植的銀杏樹,雖歷經千載,仍枝繁葉茂。更有趣的是,這兩株宋代種植的銀杏樹分雌雄兩樹,雌樹至今仍然春華秋實,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