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孔廟詩禮堂                      孟繼新  劉國成 在孔廟建筑群中,有一座叫詩禮堂的廳堂,這座建筑是在孔子故宅的基礎上建起來的。金代孔氏后裔重修過一次,明代弘治年間又進行了重修。廳堂現存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南面敞開,不設門窗。上覆綠瓦,前檐下用一斗二升交麻葉云斗栱,整體富麗,飛檐挑角,雕梁畫棟。當人們走進這座古老的廳堂時,看見正中間高懸著“詩禮堂”三字的金字匾額。堂內兩邊還懸掛著一幅對聯“紹緒仰斯文識大識小,趨庭傳至教學詩學禮”,這是清代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來曲阜祭祀孔子時所題寫。乾隆皇帝在位60年間,非常重視祭孔活動每年都要親自前往京師孔廟祭拜,還曾9次前往曲阜孔廟祭奠先師孔子,如此重視祭孔在歷代帝王中都屬罕見。在堂內,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理石刻《孔子事跡圖》。這套大理石刻是在1989年為紀念孔子誕辰2540年,由中國孔子基金會和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制作的,該套石刻由石刻家石可先生繪制,高小巖先生書丹,匡亞明先生題字,總計用石1560塊,畫面31幅,鐫刻汲取了漢代石刻技法的特點,畫面突出,線條流暢,雕刻細致。講述了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的傳奇一生。詩禮堂東側有廂房9門,名叫“禮器庫”,是儲放祭祀器物的地方。堂前有個開闊的院落,是祭祀孔子之前贊禮生演習禮儀的地方。院中有一株唐代種植的槐樹,還有兩株宋代種植的銀杏樹,雖歷經千載,仍枝繁葉茂。更有趣的是,這兩株宋代種植的銀杏樹分雌雄兩樹,雌樹至今仍然春華秋實,碩...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東漢石獸劉巖  孔志剛 我國歷史進入到北魏時的公元六世紀初期,齊魯的山水似乎沒有受到人間世俗的打擾,青山綠水一切是那么的寧靜自然,保持著原有的生態。一天,一位風塵仆仆的漢子沿泗水西進走入曲阜,他敏銳地觀察、詳盡地考查著這里的山山水水,并把它們記錄下來。由此,為曲阜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歷史寫實,成為不可多得的人文財富。他便是我國著名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其著作《水經注·泗水》中,我們似乎鮮活地看到曲阜當時的寫真影像。特別是泗水之陽的孔林考證:葬在孔林的孔氏墳墓可辨者五十余冢,“人各昭穆,不可復識,有銘碑三所,獸碣具存。”由此我們得知,當時孔林內某個墓冢前有石獸存在。這歷史的一閃給我們帶來諸多的好奇與猜疑!我們知道,古時大凡身份顯赫者墓前皆立有石獸,成排列隊,好不威風。那么,墓前立石獸起源于何時呢?此石獸何貌?又是為誰所立呢?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這樣寫道:“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馬之屬,人臣墓則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之屬,皆所以表飾墳垅如生前之儀耳。”這是唐人的表象總結。其實,現代考古證明,早在商代王墓和各級貴族的墓葬中就流行以狗作殉,這一舉動應是墓葬石獸產生的真正肇因。《說文解字》:“狗,叩也,叩氣吠以守。”表明在古人的觀念中,狗一經被人們馴服利用,便具備了守護價值,于是,就有了葬狗習俗,目的是以守陰戶。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擴張與墓地“鎮墓獸”的出現并開始流行,為墓葬守護進一步得到明確化。伴隨著守墓功能的基因,漢時“事死如生”的厚葬觀念與墓祭功能的最大性結合,為墓冢石獸的產生提供了基礎。我國現存最早的墓前石獸便出現在西漢時期,那就是西漢武帝茂陵的陪葬墓——霍去病墓冢前的一組石獸。東漢末期的建安十年(205年),魏武帝曹操以天下石獸雕琢無益,勞民傷財,下令不得厚葬,即使墓前立碑也在嚴禁之中。至此,在他的勢力范圍內,陵墓神道樹...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圣府窯戶——大莊琉璃瓦彭慶濤  劉歡  曲阜大部分古建筑上面覆蓋有黃或綠色的琉璃瓦制品,在陽光照耀下,富麗堂皇,閃閃發光,格外令人贊嘆。我國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在建筑上使用琉璃瓦件作為裝飾物,從元代開始在皇宮建筑上大規模使用琉璃瓦。在中國古代,琉璃瓦的使用在種類及顏色上有著嚴格的定制,其中黃色琉璃瓦用于最高等級的建筑物上,一般為皇室專用。隨著東西方交流的加強,琉璃瓦作為中國傳統的建筑物件,它的使用一直備受世人關注。早在15世紀中葉,歐洲就有這樣的傳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大汗國,那里非常富有,連屋頂上鋪的都是金燦燦的黃金。其實他們所說的屋頂上的黃金便是金光燦燦的琉璃瓦。曲阜孔廟使用琉璃瓦始于金明昌年間,當時僅用少量綠琉璃瓦鑲邊。明弘治年間重建孔廟,大量使用琉璃瓦,大成殿、大成門、寢殿、杏壇、奎文閣、碑亭等主要門、殿都用綠琉璃瓦。清雍正年間改大成殿、大成門為黃琉璃瓦,兩廡及寢殿用綠瓦鑲黃邊,清碑亭用黃琉璃瓦,其余仍舊。清光緒三十二年,承慈禧懿旨,詔升孔廟為大祀,將奎文閣、碑亭、觀德與毓粹二門、道冠古今與德牟天地二坊改為黃琉璃瓦。曲阜所產琉璃瓦制品具有顏色鮮艷、質地堅硬、防火耐酸等特點,被稱之為“琉璃神品”。那么,這種“琉璃神品”是何處燒制,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要說這事,得先說這樣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在安徽省的皖蘇交界處的山間,有一座建于漢代的古廟宇,名曰皇藏峪。之所以叫皇藏峪,是因為當年劉邦興兵時期,有一次被項羽所追殺,當劉邦逃至此地時,鉆進一山洞內,躲過了項羽的追兵。后來劉邦得勝做了皇帝,便賜當年他避難的山洞為皇藏峪,意為皇帝藏過的山洞。并下旨在此大興土木,建起了廟宇。這座漢代的古建筑,曾在唐代進行翻修,至“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鑒于它的歷史文物價值,1975年當地重新將廟宇恢復。但蓋廟頂所用的琉璃瓦等陶品,僅過了兩年多,瓦面就爆裂了。原建筑上的琉璃瓦...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曲阜古泮池劉巖  曹帥 在曲阜,西周時期的建筑遺跡大多沉寂于地下,而作為魯故城地標式建筑遺存,古泮池便是其中之一。“泮池”是當地俗稱,它的正名曰“泮宮”,雅名叫“泮水”,因遺存時間過于久遠,人們便在前面加了一個“古”字作定語。一潭碧水何以魂牽夢繞般撩撥著中國文人的思緒、凝結著曲阜人的情絲呢?原來,此地是2600多年前魯國的“大學”教育基地,“禮樂文化”在這里傳播,“周魯文化”在這里形成,“儒家文化”在這里濫觴。周王朝建立后,制訂了禮樂制度用來管理天下。所謂“禮樂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猶如一部《憲法》,或者說是堪比當今的《干部工作條例》。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各諸侯國各級官員,包括宗室天子本人都必須嚴格遵守上面的規定。其中就有關于教育條例。例如《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魯國在西周早期是各諸侯國的老大,在遵守紀律方面做的最好,所以教育制度的貫徹落實上是不甘落后的。魯國立國初期,定有教育基地“泮宮”,但是否在此地已經無法考證。魯僖公喜歡搞基礎建設工作,相傳此泮池為僖公時期留存。能夠進入泮宮學習的,當然是貴族子弟,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子孫們。雖然當時的爵位是繼承制,誰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將來好建功守業。看一看《春秋·左傳》就會知道,那時的公卿大夫把名譽看得很重。特別是在戰場上,他們都是最勇猛的戰士,而且必須是,如果你不是別人就瞧不起你。史載,西周天子為教育京都貴族子弟所設的“辟雍”,分為五個學區:中為辟雍,舉行盛典之所;南為成均,學樂之所;北為上庠,學《書》之所;東為東序,學干戈、羽籥之所(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西為瞽宗,演禮之所。漢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于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環為名。而小一號的諸侯國學宮名“泮宮”,何意?只有辟雍的一...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商周十供曹帥  孟繼新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皇帝弘歷第六次來到曲阜,舉行盛大的祭祀孔子典禮。弘歷這次駕臨曲阜,非同往常,不但場面宏大,而且還奉其母老皇太后一同前來,更為巧合的是,正值皇太后八旬壽年。因此圣典尤隆。弘歷這次駕臨曲阜,還有一件值得提及的事,就是賜予孔府十件商周時期鑄造的青銅禮器。這十件青銅器,被稱作“商周十供”,至今珍藏在孔府內。十供包括:木工鼎、父乙卣、亞弓觚、方鼎、饕餮甗、犧尊、伯彝、寶簋、蟠夔敦、夔鳳豆。木工鼎。商代。高25厘米,口徑24.5厘米。圓口,鼓腹,直腿,直耳,三圓柱形鼎足,雙耳在口沿上。腹內有銘文七字“作父戊鼎木工冊”,三足及鼓腹上皆帶獸面紋。通體溫潤光澤,遍生碧綠翠斑。上配紫檀木雕圓蓋,蓋上飾鏤雕白玉鈕,下配紫檀木座,篆刻“乾隆御賞”四字。父乙卣。酒器,商代。高33厘米,寬25厘米。器呈橢圓形水囊狀。鼓腹圜底,外撇圈足, 蓋為倒扣碗狀,束頸較寬,內凹。蒜頭蓋鈕,下為子口,蓋為母口,腹寬處兩端為雙環耳,系粗繩紋提梁,正背面中為獸形鼻,素面。器內壁和蓋內壁對銘“冊父乙”三字。清代配紫檀木座,刻款“乾隆御賞”。器物銅色泛紅,為傳世久遠所致。通體溫潤光澤。亞弓觚。商代。高32厘米,口徑21厘米,圓筒形,收腰,敞口。四面有凸起獸面紋一周,內有銘文“亞尊”二字,因此亦稱為“亞尊”。遍體朱紫,溫潤光澤。配以紫檀木座,篆書“乾隆御賞”。方鼎。周代。高25厘米,寬27厘米,器為方形,鼓腹,方口,口沿上置雙方耳,下為四蹄形足,前后面鼓腹上各有方環紋一對,遍體紅綠斑彩,溫潤光澤,并配以紫檀木蓋和木座,篆書“乾隆御賞”。饕餮甗。周代。高39厘米,口徑27厘米,器物由甑、鬲組成。甑鍋形敞口,拱形二附耳,甑底十字形開孔,下部契形子口,上部飾帶狀云雷紋,其他素面。鬲上部母口,袋狀三足,腹飾凸起饕餮紋,無銘文。清代配玉鈕木蓋,檀木座,篆刻“...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孔廟先師手植檜孟繼新  曹帥  劉國成 曲阜是全國古樹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在這眾多的古樹中,尤以“先師手植檜”最為著名。這棵檜樹位于孔廟大成門內石陛東側石欄內,粗可合抱,樹冠亭亭如帷蓋,青蘢蒼翠,樹身似銅,高達20多米,樹頭向南傾斜,相傳為孔子當年所植。樹旁至今立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所立《先師手植檜》石碑一幢。從一些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孔子當年確實種植過三棵檜樹。    關于孔子本人栽種的檜樹,最早記載見于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兗州曲阜文宣王廟內并殿西、南,各有柏葉松身之樹,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實際上最初孔子所栽的,到晉代就已經枯死了,后來又發新枝,幾番榮枯,如今看到的這棵已經不是原來那棵了,但依然是在原有基礎上生根發芽。那么在這幾千年中,這棵古樹又有怎樣不平凡的經歷呢?歷代的孔子后裔們,都把這棵樹當做神靈般保護起來,誰也不準動一枝一葉,有人說這棵檜樹枯榮死生,可以占驗家運國運。這棵樹要是枯死,那么國家就會蒙受災難,相反如果它枝繁葉茂就預示著風調雨順,國家昌盛,難道這棵樹真的有這么大的魔力?   據說在孔子手植檜枯死的永嘉三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田里的莊稼枯死,老百姓流離失所,之后國家陷入了動亂,連年的戰爭,人口銳減,百姓顛沛流離,生活困苦。等到唐乾封二年(667年),當時朝廷驕奢淫逸,廣建蓬萊、上陽、合壁等宮,崇尚佛教,并且連年征戰,致使國庫漸空,孔廟的孔子手植檜再一次枯死,之后國家也是歷經動亂,直到宋康定元年(1040年)的太平時期檜樹才又萌發新芽。手植檜經歷兩次劫后重生之后,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隨著時間的流逝,危險也再一次臨近這棵已經歷經千年的古樹。金貞祐二年(1214年),手植檜又再次毀于戰火。根據《孔氏祖庭廣記》的記載,...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大成殿內孟子像彭慶濤  劉歡 孟子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稱為“亞圣”。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唐朝中期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直接繼承了孔子“道統”,孟子的地位才逐漸上升。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被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話說北宋元豐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五月壬戌,伴著未央的夜色,百官朝圣,一如往常,但其中一人手持奏章,神情肅然,行色匆匆。     他便是晉州州學教授陸長愈,此次臨朝有要事將要上奏皇帝。肅穆的大殿之上行過君臣之禮,皇帝宋神宗與群臣商議國事,陸長愈奏請宋神宗,說道:“春季和秋季在學校設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師的時候,孟子應當與顏子等人一起享有!”話音懇切,擲地有聲。一時朝堂之上寂靜無聲,大家都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不知所措,因為自從唐代以來,從未對祭奠的先賢們改動,又因為涉及到禮儀,事關重大。稍有片刻,等群臣回過神來,漸漸有人開始議論,有人說道:“但凡有資格享受祭祀以及隨從孔子一起被祭祀的人,都是春秋時代孔子同時期的圣賢,而孟子與他們一起享有一樣的待遇是不恰當的,從歷代習慣上講也不是合乎規范的。”此時大家議論紛紛,各持己見,一時之間,朝堂之上莫衷一是,而神宗看在心中,卻沒有作出任何表示。正當此時,禮官打消喧鬧的氣氛,說道:“遙想當年,唐朝太宗年間讓漢朝時期的伏勝、高堂生以及晉朝的杜預、范寧和顏回接受一樣的祭祀禮遇。直到如今和孔子一起享受祭祀的人也不都是與孔子處在相同時代,所以孟子在孔廟應當和顏回有一樣的地位,而荀匡、揚雄、韓愈也是弘揚圣賢道義的有識之士,都是有益于古今學問的人,到如今這么長時間還沒有享配高廟,的確是件十分遺憾的事情。希望從今天起在春秋季節祭奠圣賢的時候,讓孟子享有高廟的祭禮,荀...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5
點擊次數:
“周公”漢畫像石劉巖  劉國成  在曲阜周公廟元圣殿內北墻,鑲嵌著一塊刻有“周公”二字的漢畫像石。這塊漢畫像石是近代出土后移置于此,鮮為人知。是石高110厘米,寬82厘米,畫面為一站立人物畫像,左側隸書“周公”。我們知道,但凡漢畫像石出現的人物,無論是虛幻的傳說還是實有其人,都是深受古人頂禮膜拜的偶像。大多以其獨特的人物造型加以區分,例如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等,而直接刻其稱謂者則十分稀少。周公,是我國早期歷史上一位偉岸的重量級人物,他“制禮作樂”規范了人們的社會行為,把人類社會文明的標尺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在原始的農耕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制度創舉。即便是在當今,人們的社會行為不是也得講規矩與秩序嗎?史載,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周成王,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東征叛國,平定“三監”,穩定了剛剛組建的周朝政權。隨后,大行封建,以屏周室,營建洛邑,讓位成王,成為有始有終的歷史功勛。歷史上的周公勤于政事。然而,對于這樣的歷史經典我們總是充滿好奇,我們不滿足僅僅從歷史文獻中了解,更希望能真實地還原這段歷史。歷史上的周文王有許多兒子(可考者17位),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胞弟,姓姬名旦。歷史上也稱他為“周公旦”,但通常稱他周公。他既不姓周,那又為何稱他為“周公”呢?這是許多人不甚了解的。周武王建立周王朝時,進行了第一次分封,立國功臣、先賢后裔皆有封。時姬旦封至魯地(今河南魯山一帶),應尊稱“魯公”來著,可繼任的成王姬誦年幼需要人輔佐,姬奭和姬旦兄弟二人便成為在朝的顧命大臣。于是,就有姬旦的兒子伯禽代替就任魯國國公,伯禽成為第一任“魯公”。姬旦留守京師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能是太專注“自己”的事業,這引起了他的弟弟管叔、蔡叔的嫉妒與不滿。理由:懷疑姬旦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歷史上反復上演,我們并不陌生的情節就此拉開了序幕。原來,武王分封時,商紂王的兒...
399頁次45/50首頁<...  40414243444546474849...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婷婷五夜综合色频|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AV|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一本大道无香蕉综合在线|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手机观看|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综合久久|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丁香六月婷婷综合激情动漫|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综合91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色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