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9
點擊次數(shù):
孔氏殯期禮儀(中) 摘 要:按喪禮儀,殯與葬為兩個不同的概念。隨著歷史的沿變,殯早已不是淺埋的代名詞,它賦予了新的文化內(nèi)涵,除分為小殮、大殮外,還出現(xiàn)了停靈期間不同名稱的祭拜。小斂程序后入棺,安放在孔府內(nèi)宅“前上房”稱之為大殮。如果死者是府內(nèi)其他家庭成員,則停放在府內(nèi)“白虎廳”(現(xiàn)已不存)。△萬古長春坊一切安排妥當,亡者死后的第七天,要發(fā)布首七告文,并舉行首七祭祀儀式。以后每七天都要進行這一儀式,舉行七次,至四十九天止。這是衍圣公府沿襲不變的喪葬禮儀程序,世代遵守。“七七”始見于北魏胡太后父國珍卒之詔,《魏書·胡國珍傳》:“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shè)千僧齋。”而唐代則盛行七七齋,姚崇遺令以誡子孫:“若未能全依正道,須順俗情,從初七至終七,任設(shè)七僧齋。若隨齋須布施,宜以吾緣身衣物充,不得輒用余財。為無益之枉事,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虛談。”(《舊唐書·姚崇傳》)宋司馬光《書儀·齋僧》曰:“世俗信浮屠誑誘,于始死及七七日、百日、期年、再期、除喪,飯僧設(shè)道場,或作水陸大會。”其淵源,一說是佛教在我國流行后產(chǎn)生的一種風俗。按照佛教的輪回觀,人生有六道流轉(zhuǎn),在人死此生彼之間,有“中陰身”,如童子形,尋求生緣。以七日為一期,若七日終,不得生緣,則續(xù)七日,至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稱為“超度”。在此期間舉行超度、祭奠,便形成了習俗,流傳至今。一說為清錢泳《履國叢話·考索·七七》所記:“喪家七七之期,見于《北史》、《魏書》、《北齊書》及韓琦《君臣相遇傳》,又顧亭林《日知錄》、徐復(fù)祚《村老委談》、郎瑛《七修類藁》皆載之。要皆佛氏之說,無足深考。惟《臨淮新語》謂始死七日,冀其一陽來復(fù)也。祭于來復(fù)之期,即古者招魂之義,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靈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fù),即不復(fù)矣,生者亦無可如何矣。此說最通。”他比較認同于“古者招魂之義”,并...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7
點擊次數(shù):
導(dǎo)讀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xiàn)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任姓源出任姓主要有黃帝、以官為氏、兄弟民族任姓三種源出。一、源出黃帝《史記》載:黃帝,少典之子。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的后代,屬于帝王賜姓、以國名為氏。《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左傳正義》記載,任氏是五千余年前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姓氏。《姓纂》:“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氏,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二、源出官位源于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長,就是后世的大司徒,后加“亻”偏旁俗稱任。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任,即壬,大司徒之職,以鄉(xiāng)三物,敎萬民而賓興之。”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土地和國民,負責國內(nèi)田地耕作和征發(fā)勞役。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到了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稱司徒。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quán),依《周禮》置六官,大司徒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在大司徒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的官職古稱為姓氏者,稱任氏。三、源出兄弟民族任姓源于其他兄弟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哈尼族、瑤族、回族、土族、羌族、水族等民族中,均有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任氏,世代相傳。任姓名人本期百家姓為大家介紹的任姓名人是南朝文學(xué)家任昉。△“任昉釣魚”雕塑任昉(460年—508年),字彥升,小字阿堆,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南朝文學(xué)家、方志學(xué)家、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任昉幼年時刻苦好學(xué),才華橫溢,知名鄉(xiāng)里。十六歲時,被劉宋丹陽尹劉秉聘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5
點擊次數(shù):
走進歷史上的書家 | 翁方綱導(dǎo)讀 中國書法藝術(shù),是漢字的書寫藝術(shù)。它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民族烙印,有豐富、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價值。在這門藝術(shù)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都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燦若星辰的書法名家。國學(xué)少長集將于每周二定時介紹這些歷史上的書法名家,帶大家走進他們的藝術(shù)世界。 書 法 家 簡 介翁方綱(1733~1818) 清代書法家、文學(xué)家、金石學(xué)家。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屬北京)人,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歷督廣東、江西、山東三省學(xué)政,官至內(nèi)閣學(xué)士。精通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xué),書法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翁方綱翁方綱著有《復(fù)初齋文集》35卷,集外文4卷,《復(fù)初齋詩集》42卷、《兩漢金石記》、《粵東金石略》、《漢石經(jīng)殘字考》、《焦山鼎銘考》、《廟堂碑唐本存字》、《石洲詩話》等。  書 法 風 格 翁方綱學(xué)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jīng)、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shù)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tǒng)帖學(xué)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guī)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范。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游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沖。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jié)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翁方綱楹聯(lián) 名 人 軼 事 翁方綱的書法主要學(xué)習唐楷,初學(xué)顏真卿,后專學(xué)虞世南和歐陽詢,尤其用功于歐陽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書主要學(xué)習米芾、董其昌及顏真卿。翁氏學(xué)書強調(diào)筆筆有來歷,包世臣《藝舟雙楫》記載了一個他與劉墉互相譏評的故事:“乾隆間,都下言書...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5
點擊次數(shù):
今日小寒 |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2021.1.5農(nóng)歷:冬月二十二庚子年 戊子月 癸丑日 節(jié) 氣 簡 介 小寒(Lesser Cold)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23個節(jié)氣,冬季的第五個節(jié)氣,干支歷子月的結(jié)束與丑月的起始,時間為每年1月5日-7日之間。小寒時節(jié)是氣溫最低的季節(jié),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提醒人們要做好防寒防凍等農(nóng)事活動,民間有“食菜飯”“糯米飯”等習俗。小寒,十二月節(jié)。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氣 溫 特 點 小寒時北京的平均氣溫一般在一5℃上下,極端最低溫度在—15℃以下;東北北部地區(qū),這時的平均氣溫在—3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可低達—50℃以下,午后最高氣溫平均也不過—20℃。黑龍江、內(nèi)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區(qū)及藏北高原,平均氣溫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區(qū)平均氣溫在—10℃上下。到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則在0℃左右,此線以南已經(jīng)沒有季節(jié)性的凍土,冬作物也沒有明顯的越冬期。這時的江南地區(qū)平均氣溫一般在5℃上下,雖然田野里仍是充滿生機,但亦時有冷空氣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 寒 三 候 小寒之日雁北鄉(xiāng),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雊。雁北鄉(xiāng)(xiàng)。鄉(xiāng),向?qū)еx。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今則鄉(xiāng)北飛之,至立春后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鵲始巢。喜鵲也,鵲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陽已得來年之節(jié)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雉始雊(goù)。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冰封萬里雪皚皚,徑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幾樹,忽如一夜李花開。——《小寒》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編輯:楊丙震審編:龔昌華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4
點擊次數(shù):
世系傳承(二)十九代孔曜,字君曜。漢安帝延光三年(124年),嗣褒亭侯,年六十四卒。子三:孔完、孔贊、孔文。孔旭,字延壽。魯相史。子二:孔進、孔遵。孔麟廉,子一:孔承。孔廉,字定伯,魯戶曹掾。子一:孔綱。孔誧,字促助,魯相史。無傳。孔宙,字季將,治嚴氏春秋,舉孝廉,除郎中、都昌長,遷元城令、太山都尉。桓帝延熹六年卒(163年),年六十一卒。葬祖墓東北,墓碑今在“漢魏碑刻陳列館”。子五:孔晨、孔謙、孔褒、孔融、孔昱。△孔宙碑孔翊,字元世,舉孝廉,為御史,拜尚書。無傳。孔彪,字元上。宗系碑名“震”。舉孝廉,除郎中、尚書侍郎。轉(zhuǎn)治書侍御史,出為博陵太守,遷下邳相、河?xùn)|太守。建寧四年(171年)卒。博陵故吏門生為立墓碑,今亦存“漢魏碑刻陳列館”中。子一:孔義。孔術(shù),字子祐,魯相史。子三:孔浮、孔淮、孔洸。孔扶,字仲淵,征拜博士。后漢順帝陽嘉二年(133年)由太常拜司空,為弘農(nóng)太守,無傳。孔僖,字仲和。章帝時拜蘭臺令史,元和二年(85年)三月,帝東巡,幸闕里祀孔子,會孔氏年二十以上者六十三人,賜酒及錢帛,僖陳謝答對,遂拜僖為郎中,從還京師,令校書東觀,授臨晉令。九月卒。葬于臨晉。子二:孔長彥、孔季彥。二十代孔完,襲封褒亭侯。無傳。曹魏時以弟孔贊之子孔羨紹封。孔贊,字元賓,守廟百石卒史。子一:孔羨。孔文,官大鴻臚。孔進,字幼達。子一:孔暢。孔遵,字公孫。子二:孔穎、孔芝。孔承,字伯序,魯督郵掾。無傳。孔綱,為魯掾。無傳。孔晨,字伯時,河南尹。無傳。孔謙,字德讓,魯相史。無傳。孔褒,字文禮,舉孝廉,辟豫州從事。因張儉訟事,褒、融、母一門爭死,世代稱頌。今墓碑存“漢魏碑刻陳列館”。子一:孔蕃。孔融,字文舉,為侍御史。初為北海相,領(lǐng)青州敕史。立學(xué)校顯儒術(shù),薦舉賢良。獻帝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陷青州,獻帝征孔融為將,遷少府,拜大中大夫。因陳諫,曹操惡其異己,誣以不法殺之,年五十六。妻子并遇...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1 - 01 - 02
點擊次數(shù):
清代孔氏喪儀(上)摘 要:按喪禮儀,殯與葬為兩個不同的概念。隨著歷史的沿變,殯早已不是淺埋的代名詞,它賦予了新的文化內(nèi)涵,除分為小殮、大殮外,還出現(xiàn)了停靈期間不同名稱的祭拜。小斂程序后入棺,安放在孔府內(nèi)宅“前上房”稱之為大殮。如果死者是府內(nèi)其他家庭成員,則停放在府內(nèi)“白虎廳”(現(xiàn)已不存)。△萬古長春坊小斂  小斂前一夕全家無眠,確立喪主,一般為嗣子。喪主、主婦守尸床左右以表盡孝,謂之“伴宿”,亦稱“坐夜”。第二天一早“朝哭”后,舉行小斂。逝者已去,穿上壽衣,開始處理遺體,其具體細節(jié)是:以巾洗面整容后,放置口含,執(zhí)事者設(shè)含具,用一竹筷楔齒以便口含。喪主起身浴手,親自以勺取飯實于口,然后置入玉珠。完畢,哭踴(跳起頓足)。為了表示對死者的尊重,不宜直接用手觸尸,同時也為大殮的順利進行,備四條白絹或布制成的絞繩,六條用以抬舉尸體的布帶及一衾。衾用方六尺左右的緞或綢,緞需三幅,綢需五幅,里裹裝棉絮。將斂,設(shè)斂床于夷斂尸床西。然后執(zhí)事者執(zhí)帶、絞、衾以次入。喪主與執(zhí)事者用三帶舉尸遷于斂床。此時喪主哭踴。執(zhí)事者把另外三帶施于夷床,次施絞繩,橫下縱上。衾對角直南北,斜置于絞繩上,以掩覆尸體手足。完畢,再舉尸奠其上。此時主人哭踴。執(zhí)事者去帶、掩衾,系絞以包裹尸體。先縱系后橫系,并作死結(jié)。完畢,主人哭踴無數(shù)。執(zhí)事者以衾覆尸,退。執(zhí)事者撤出斂床,仍移案于尸床前,下帷。然后,把尸體覆蓋夷斂置于前上房靠北之床上,頭南向。再后,用木棒以白紙捆扎,剪成流蘇,放置在大門外,以標示府喪(男喪置左,女喪置右)。凡門皆懸白帳;用白布設(shè)帷堂于前上房。如正值暑天,則有專人負責由冰庫運冰至尸床,以防尸體腐爛。設(shè)燎盆于前上房門外,以備燒紙錢;設(shè)拜棚于院內(nèi),棚中設(shè)香案,南向。其前為奠位,又前為拜位。前上房內(nèi),尸床前設(shè)幃,陳設(shè)椅子、供案,即為初喪靈位。案上焚香燃燭,以輩分的大小依次排列前跪啼哭,年幼的晚輩環(huán)繞各自長...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0 - 12 - 31
點擊次數(shù):
導(dǎo)讀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xiàn)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俞姓源出俞姓主要有姬姓、羋姓、兄弟民族俞姓三種源出。一、源出姬姓傳統(tǒng)的說法俞姓源于姬姓,出自黃帝屬臣跗之后,屬于以物事稱謂為氏。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記》等記載,黃帝時有名醫(yī)跗,其醫(yī)術(shù)高超,精于腧經(jīng)之治,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經(jīng)脈理論的奠基人。腧,為“脈之所注”,就是人們俗稱的“穴道”、脈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稱名醫(yī)跗為腧跗。在古代,“腧”與“俞”二字相通,后簡筆寫作俞跗。相傳在俞跗的后裔子孫中,為光大先人的經(jīng)典醫(yī)術(shù),多稱為俞跗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二、源出羋姓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吏俞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jù)史籍《路史》記載:“春秋時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傳至今。”其實,俞人,并不是羋姓直接衍派的血緣氏族,而是官職稱謂,就是執(zhí)掌建造船只的官員。俞,在遠古時期就是指挖空樹干做船(獨木舟),“以為河徑”,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徑。后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泛指船。俞人,開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變?yōu)槎焦艽唤ㄔ斓墓俾毞Q謂,直接隸屬于尹司。由于楚國地處江淮平原,渡河運輸、作戰(zhàn)十分頻要,因此“俞”是楚國令尹轄下的重要職能部門,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職位。至戰(zhàn)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懷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懷王熊槐改稱其為更明確的“舟節(jié)”,與“車節(jié)”一起歸由工尹啟之府統(tǒng)一管轄。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節(jié)”是“專”的意思,舟節(jié)就是專職掌管水路營造、運輸?shù)墓傥唬嚬?jié)就是專職掌管陸路營造、運輸?shù)墓傥弧:笫罎h、唐朝時期的“節(jié)度使”之官稱,就是從此而來。在俞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或職業(yè)為姓氏者,稱俞人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俞氏,世代相傳至今。三、源出兄弟民族俞姓源于其他兄弟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作者:
發(fā)布時間: 2020 - 12 - 29
點擊次數(shù):
走進歷史上的書家 | 劉墉導(dǎo)讀 中國書法藝術(shù),是漢字的書寫藝術(shù)。它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民族烙印,有豐富、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價值。在這門藝術(shù)的形成、發(fā)展過程中,都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燦若星辰的書法名家。國學(xué)少長集將于每周二定時介紹這些歷史上的書法名家,帶大家走進他們的藝術(shù)世界。清代中期,指的是乾隆、嘉慶年間。在這個階段,書法的發(fā)展,表現(xiàn)為帖學(xué)、碑學(xué)的并駕齊驅(qū)。乾隆皇帝喜書法,尤其推崇趙孟頫。受此影響,清代的帖學(xué)書法在乾隆年間發(fā)展到了高潮,出現(xiàn)了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永瑆、鐵保等一批帖學(xué)名家。此后,帖學(xué)就走向衰微。另一方面,這一時期,樸學(xué)興盛,金石出土也很多,碑學(xué)書法開始興盛。理論上的表現(xiàn)就是阮元的文章《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他的這些著作標志著碑學(xué)理論的確立。清代乾嘉年間出現(xiàn)了劉墉、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為代表的“帖學(xué)四大家”,以及梁巘、錢灃、永瑆、鐵保、姚鼐等大批的帖學(xué)名家。 書 法 家 簡 介劉墉,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諸城,大學(xué)士劉統(tǒng)勛長子,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劉墉于乾隆十六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nèi)閣學(xué)士、體仁閣大學(xué)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于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xué)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嘉慶九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劉墉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xué)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余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  書 法 風 格 劉墉通經(jīng)博史,又以善書與翁方綱齊名。 劉墉書法,隨乾隆年間的書壇風氣,初學(xué)趙孟顯, 后學(xué)董其昌,繼而泛學(xué)諸家,博采眾長。小楷書師法鐘繇、顏真卿:行草則泛學(xué)《淳化閣帖》中諸家書,以及隋智水、宋蘇就等。可是在他的作品中,很難看出他從形跡上摹仿古人...
403頁次14/51首頁<...  9101112131415161718...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yè)云服務(wù)
關(guān)注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丁香六月纪婷婷激情综合|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综合|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小说区综合区首页|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色之综合天天综合色天天棕色|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狠狠色婷婷七月色综合| 婷婷久久香蕉五月综合|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亚洲综合图片小说区热久久|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色欲人妻综合AAAAA网|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