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5
點擊次數:
走進歷史上的書家 | 董其昌導讀中國書法藝術,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有著深厚文化底蘊與民族烙印,有豐富、完整的理論體系,在今天仍具有特殊的價值。在這門藝術的形成、發展過程中,都涌現出了一大批燦若星辰的書法名家。國學少長集將于每周二定時介紹這些歷史上的書法名家,帶大家走進他們的藝術世界。 書 家 簡 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鞫洳洳卯嬌剿?,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董其昌主張學古變古,但在書法神韻問題上的迷信觀念,卻比古人尤有過之”。其存世作品有《巖居圖》《明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晝錦堂圖》《白居易琵琶行》《草書詩冊》《煙江疊嶂圖跋》等。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戲鴻堂帖》(刻帖)等。 書 法 特 點 董其昌的書法,吸收古人書法的精華,但不在筆跡上刻意模仿,兼有“顏骨趙姿”之美。董其昌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于趙孟頫、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并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布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