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2 - 04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清代作者:劉巖  鞏磊  劉心滔   來源:彭門創作室 (十二)清代清之初大體沿用明代喪制,經順治、康熙兩朝修正、補充,日臻完善。同時,調整了品官喪禮制度,嚴格了等級?!肚迨犯?#183;兇禮》載:“順治三年,定制民公、侯、伯、子兼任內大臣、都統、大學士、尚書、鎮守將軍卒,候旨立碑,致祭一次。襲公、侯、伯、子在任不逾三年,止給祭品,無祭文,不立碑。二、三品官卒,給祭品,滿任三年給祭文?!庇衅饭俚臍浂Y定制為:三品以上官員具有遺表,既終乃哭,立喪主、主婦。辦理喪事的執事人負責打造棺材、發訃告、設尸床、帷堂、陳沐具。所有品官的棺色為朱紅??诤?,三品以上用小珠玉,四至七品用金木屑。襲衣,常服一稱,其朝衣冠帶按各自官品辦理。小斂的前一天,陳斂床于堂東,加斂衣,三品以上五稱,三複、二禪(沉思靜慮);四、五品三稱,二複、一禪;六品以下二稱,一複、一禪;皆以繒,覆衾一。大斂前一天,置尸入棺,變棺為柩。設靈床于柩東,柩前設靈座,陳奠幾,喪主及諸子坐落于旁邊,族人按親疏關系各服其服。朝、夕奠肴饌,中午為餅餌。遇到初一、十五日,其奠都要格外重視,肴饌更加豐盛。初祭,陳設饌筵,羊九只,焚燒楮幣。公筵十五席,羊七只,楮幣四萬;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幣三萬六千;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幣三萬二千。一品官筵十席,羊五只,楮幣二萬八千;二品筵八席,羊四只,楮幣二萬四千;三品筵六席,羊三只,楮幣二萬;四品筵五席,羊三只,楮幣一萬六千。五品筵四席,羊二只,楮幣一萬二千;六、七品筵三席,羊二只,楮幣一萬。墓冢的大小按品官定制:“一品塋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遞殺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繚以垣。公、侯、伯周四十丈,守塋四戶;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戶;五品以上周三十丈,一戶;六品以下周十二丈,止二人守之?!蓖瑫r又細化了士與庶人喪禮:“士用硃棺,櫬(ch&...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2 - 04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明代作者:劉巖  石文學  牛秋鵬   來源:彭門創作室 (十一)明代明代喪葬禮儀,主要是依據《儀禮·士喪禮》,另外參考了唐《開元禮》與宋《朱子家禮》而形成了一套繁瑣隆重、等級分明的喪葬禮儀。明朝建立之初便對品官及庶民的埋葬制度、居喪之禮與喪服之制,作了詳嚴的規定。在埋葬制度方面,不但對品官墓地的大小、墳高及墓碑的形制有具體的規定,而且對喪具和隨葬物品也有嚴格限制。墳塋之制:洪武三年(1370年)制定。一品,塋地周圍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二品,八十步,高一丈四尺。三品,七十步,高一丈二尺。以上石儀三對。四品,塋地周圍四十步;七品以下二十步,高六尺。五年(1372年)修訂為:功臣歿后封王,塋地周圍一百步,墳高二丈,四圍墻高一丈,石人四,文武兩對,石虎、石羊、石馬、石望柱四對。一品至六品塋地沒有改動,七品加十步。一品墳高一丈八尺,二品至七品遞減二尺。一品墳墻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遞減一尺,五品四尺。一、二品石儀:石人文武一對,石獸虎、羊、馬、望柱四對。三、四品只設石獸四對。五品只設羊、馬、望柱三對。六品以下不設石儀。碑碣之制:亦為洪武三年制定,五年修訂。五品以上用碑,龜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方趺圓首。五年詳定其制為:功臣歿后封王,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廣三尺六寸,龜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麟鳳蓋,三品天祿辟邪蓋。四品至七品為方趺。喪具之制:棺槨,品官棺用油杉朱漆,槨用土杉。墻翣,公、侯六幅,三品以上四幅,四、五品二幅。襲衣,三品以上三套,四品、五品二套,六品以下一套。斂衣,品官朝服一襲,常服十襲,衾十番。飯含,五品以上飯稷含珠,九品以上飯粱含小珠。銘旌、絳帛,寬一幅,四品以上長九尺,六品以上八尺,九品以上七尺。方相,四品以上刻畫四目,七品以上刻畫兩目,八品以下不用。墓志石二片,其一為蓋,書某...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宋元作者:劉巖  馬澤  位長安   來源:彭門創作室 (九)兩宋時期北宋建立之初,為了整飭禮儀,敦厚風俗,曾多次頒發新的殯葬儀注,嚴立禁約,形成了影響最大的《政和禮》一書。它基本上沿襲了唐代的喪葬標準,但略有增減。據《宋史·禮志》記載,宋代的喪葬禮儀為: 諸一品、二品喪,敕備本品鹵簿送葬者,以少牢贈祭于都城外,加璧,束帛深青二、纁二。諸重:一品柱鬲六,五品已上四,六品以下二。諸銘旌:三品以上長九尺,五品以上八尺,六品以上七尺,皆書某官封姓之柩。諸輀車:三品以上油幰(xiǎn車上的帷幔)、牛絲絡綱施襈,兩廂畫龍,幰竿諸末垂六旒蘇;七品以上油幰、施襈,兩廂畫云氣,垂四旒蘇;九品以上無旒蘇;庶人鱉甲車,無幰、襈、畫飾。諸引、披、鐸、翣、挽歌:三品以上四引、四披、六鐸、六翣、挽歌六行三十六人;四品二引、二披、四鐸、四翣、挽歌者四行十六人;五品、六品挽歌八人;七品、八品挽歌六人;六品、九品謂非升朝者挽歌四人。其持引、披者,皆布幘、布深衣;挽歌,白練幘、白練褠衣,皆執鐸、綍,并鞋襪。諸四品已上用方相,七品已上用魌頭(驅疫鬼時扮神的人所戴的面具)。諸纛:五品以上,其竿長九尺;以下五尺以上。諸葬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其棺槨皆不得雕鏤彩畫、施方牖檻,棺內不得藏金寶珠玉。 又按《會要》:“勛戚大臣薨卒,多命詔葬,遣中使監護,官給其費,以表一時之恩?!瓑炈惺?、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人二人。入墳有當壙、當野、祖思、祖明、地軸、十二時神、志石、券石、鐵券各一?!睘榱耸箚试岫Y儀更符合儒家倫理道德規范,宋代朝廷還專門頒發了針對民間居喪期間嚴禁舉樂飲酒的有關悖禮行為的禁令。太宗太平興國九年(984年)詔曰:“訪聞喪葬之家有舉樂及令章者。蓋聞鄰里之內,喪不相舂,苴麻之旁,食未嘗飽。此圣王教化之道...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唐代作者:劉巖  宋泳  宋佳樂   來源:彭門創作室 (八)唐代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興盛的朝代,體現在殯葬儀式上,不僅等級制度森嚴,而且崇尚“周禮”所倡導的厚葬模式。根據《大唐開元禮》的記載,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以至庶民,從死亡到殯葬、奠基完畢,共有六十六道喪葬程序。如果改葬,尚另有十七道程序,繁文縟節,不一而足。其殯葬禮儀更加系統化、程序化。此外,唐朝的喪葬禮儀還規定了社會地位較低者的殯葬等級規格,“諸葬不得以石為棺槨及石室,棺槨皆不得雕鏤彩畫、施戶牖欄檻,棺內又不得有金寶珠玉?!贝髿v七年(772年),下詔“喪葬之家送葬祭盤,只得在喪家塋所置祭,不得于街道張設?!遍L慶三年(823年),又令百姓“喪葬祭奠不得以金銀、錦繡為飾及陳設音樂。隨葬品稍涉僭越,將被勒令毀除?!?同時《唐律·戶婚》還規定“諸居祖父母、父母喪生子,徒一年?!币簿褪钦f,在祖父母及父母喪期不可同房,如果同房并生子會被視為不孝的犯罪行為?!短坡?#183;職制》又規定:“喪期未終,釋服從吉,若忘哀作樂,徒三年;雜戲徒一年,即遇樂而聽及參加吉席者,各杖一百?!笨梢娪刑埔淮鷮识Y的重視。關于有品級的人員出殯下葬時的過程,《新唐書·禮志》是這樣記錄的:葬前一天傍晚,除葦障,設待賓客場所于大門外之右,南向,做好出殯前準備。啟殯之日,喪家皆去冠,以纻(zhù)麻巾帕頭,就位哭。祝者穿著衰服,執功布(迎神之布)自東階上,走到殯位南,面向北(這時全場不能有哭聲),三聲“噫嘻”后喊道:“謹以吉辰啟殯!”既告,內外大哭。祝者取記錄死者生平的銘文安置于重(zhòng)器之上。掌事者前來撤除殯位障物,設席于靈柩東,升柩于席。又在柩東設席,祝者執功布拂柩,重新用衾覆蓋尸體,四周設帷,向東開戶。完畢,喪家全體從南邊進入...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秦漢魏晉作者:劉巖  曹帥  肖龍輝   來源:彭門創作室 (四)秦朝秦王朝歷史短暫,喪葬禮儀的基本框架大體上延續了周人以來的喪葬制度,推崇厚葬,較之以前更趨于隆重,但反對“長喪久哀”,等級更加嚴明。以秦始皇最為代表,他的陵墓將“事死如事生”的喪葬禮俗發揮到了極致。規模宏大,僅隨葬品兵馬俑一項,就創造了世界奇跡,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五)漢代總體上看,兩漢時期沿用先秦時代的喪葬禮儀,講究棺槨與禮器的制度,強調墓主人的等級、身份,法度森嚴,不得逾制。隨葬品以組合禮器為主,品類豐富繁多,但西漢中期以后,除顯赫皇親貴族外,普通的陶質明器取代了貴重的實用器物隨葬。東漢還承襲西漢傳統,講究墓室的裝飾,把許多神話傳說、典章制度、風土人情等人世百態置入其內,故而存世有大量精美的漢畫像石。除皇帝、皇后另有儀制外,其他士以上社會成員喪葬禮儀規定:侯王、列侯、始封貴人、公主薨,皆令贈印璽、銀縷玉柙,飯含以珠;大貴人、長公主銅縷玉柙。侯王、貴人、公主、將軍特進皆賜明器。侯王、公主、貴人皆樟棺。朝臣中俸祿二千石者,派使者吊祭;郡國俸祿二千石、六百石以至二百石的銅印黃綬,皆賜“常車驛?!辟浖?。自佐史(地方官署內書佐和曹史的統稱)以上,大斂皆以朝服。二千石以上有輜,帷裳畫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鳥、后玄武;公侯以上,加以倚鹿、伏熊。千石以下,黑色布遮掩,畫魚首龍尾而已。二百石黃綬以下至處士,皆以竹席為遮掩。其正妃、夫人、妻皆如之,而對廣大的庶民階層沒有相關的定制。在士大夫們的主導下,此時“五服”中齊衰又分出四等,即父卒為母,為繼母,母為長子,服期三年;父在為母,夫為妻,服期一年,亦稱“杖期”;男子為伯叔父母、為兄弟,已嫁女子為父母,孫、孫女為祖父母,服期一年,不執杖,亦稱“不杖期”;為曾祖父母,服期三月(齊衰時,男子戴喪冠,女子用喪髻...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春秋戰國作者:劉巖  張立民  殷永泉   來源:彭門創作室 (二)春秋時期流行于春秋時期的喪葬禮儀含有原始社會與封建社會對人類死亡的認識理念,它不但把自然地理、鬼神、親情、家庭、個人行為融入其中,還包括尊卑、倫理、長幼秩序等社會因素,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努力讓全社會普遍遵循的宗法禮制。但當時一些禮儀還未能普施,存在著不規范性。這在《禮記·檀弓》中不難看出,此時孔子也曾大聲疾呼“禮壞樂崩”。正是由于孔子的倡導與作為,孔子死后,喪葬禮儀的程序才逐步規范、固定下來。這一時期普遍實行的是西周提倡的喪葬禮制:“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日而葬。”(《禮記·王制》)同時強調了亡者的稱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禮記·曲禮》)可以說,等級觀念非常強。春秋時期,“斂衾(qīn)”(覆蓋尸體的衣物)、“復”(招死者之魂歸來)、“楔齒”(人死未僵,用一硬物置于齒間,以便于浴后飯含)、“綴足”(用燕幾將腳拘住,使其不變形,以便浴后穿鞋)、“帷堂”(尸未設飾而設帷于堂上)、“設飾”(沐浴、理發、修指甲、穿衣)、“飯”(亦稱“含”)等葬前喪儀,已成為喪葬禮儀中重要組成部分。無論貧富、貴賤,人們一般都嚴格遵守這一禮儀,它一直貫穿于我國喪葬文化歷史中?!皻洝逼陂g的哭位、朝夕奠、擺放明器之禮;出葬時的“執紼”禮及向死者宣讀贈死物品的“賻”禮;下棺入墓穴的“窆”禮;設酒食貢品的“奠祭”禮;迎尸主牌位返回的儀式;初虞、再虞、三虞安魂儀式;在服喪期間舉行周年奠祭,即行“小祥”祭;死后二十五個月時行“大祥”祭,二十七個月行“禫”祭(去掉喪服),三年守喪等禮儀,也一直影響著后世。此時喪服制度正在普遍實施。喪服,是喪禮中親屬們根...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商周 下作者:劉巖  宋泳  孟慶鋼   來源:彭門創作室 3.出殯將盛放死者的靈柩放到靈車之上,并護送到下葬墓區的過程,稱之為“出殯”。出殯時送葬之人“皆執紼”,執紼就是用繩子的一端拴住靈車,眾人一起手拉靈車。在墓區壙所,國君下葬用“四綍(繩索),二碑”,大夫下葬用“二綍,二碑”,士下葬只用“二綍”,將柩放入墓壙內,然后掩埋。至此喪禮全部結束。這是由于隨著倫理觀念的進步與發展,以氏族公社成員為單位的墓地逐漸產生而形成的一套喪葬禮儀。此時與宗法制度相適應的墓葬制度也已相當完備與成熟,即死者按宗法關系,由國家統治者在指定的墓地同族而葬,這便是史籍中提到的“族墳墓”,并有相應“官員”專人管理。《周禮·春官》記載: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為丘封之度,與其樹數。大喪,既有日,請度甫竁(cuì),遂為之尸。及竁,以度為丘隧,共喪之窆器。及葬,言鸞車、象人。及窆,執斧以蒞,遂入藏兇器。正墓位,蹕墓域,守墓禁。凡祭墓,為尸。凡諸侯及諸臣葬于墓者,授之兆,為之蹕,均其禁。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數,使皆有私地域。凡爭墓地者,聽其獄訟。帥其屬而巡墓厲,居其中之室以守之。 這就是說,冢人的職責掌管國王所葬的墓地,辨清墓地的溝兆界域,并繪出墓區地形和丘垅的示意圖。最先葬在墓地的國君居中,依照宗廟的次序,始祖居中,左為昭,右為穆。王的子孫為王畿內諸侯的人,埋葬在先祖的左右及前面;卿大夫和士在后面,各自按照宗族關系排列。凡在戰爭中因怯懦不勇而戰死的,不得入葬在這個墳兆界域之內;凡為國建有大功勛的,不分爵秩尊卑,均葬在王墳的...
作者:
發布時間: 2020 - 01 - 18
點擊次數:
中國古代喪葬禮俗沿革 商周 上作者:劉巖  林建強  曹帥   來源:彭門創作室喪禮,即指有關喪事的一切禮儀,包含喪與葬的全部內容,同時還涵括延伸出來的墓祭禮儀。喪葬在我國遠可追溯到舊石器中期,先秦時期已成定制,在后世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獨立的殯葬文化。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被人們十分重視的一個儀程,其喪葬禮儀又是殯葬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素稱“禮儀之邦”,其喪葬文化不僅歷史久遠,而且歷來重視喪葬禮儀的制定和執行。我國古代的喪葬禮儀是在一系列繁縟的殮、殯、葬、祭中完成的,其過程演繹了生者對亡者情感交流與對話的行為活動儀式。它肅穆而莊重,表現出自身的哀傷和對亡者的無限懷念、追憶與尊重,具有全人類的情感共性。不可否認的是,氏族階級的出現,使喪儀制定之初就打上了等級的烙印。隨著歷史的傳承與沿變,喪葬禮儀在后世的實施過程中也有了質的變化。它實際上成為了按傳統的禮儀程序表達對死去親人的眷戀,宣泄自己的悲傷情緒,并借機來展示家族地位與實力,其中增添了許多表演的成分。喪葬禮儀中儒家的倫理色彩、等次觀念盡情地涵括其中,凸顯出東方漢民族特有的情懷。我國傳統的喪葬禮儀是以漢民族的土葬為代表的,它歷史悠久、嬗遞傳承,在每個時期既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又有其歷史繼承性。由于我國喪葬習俗是以儒家思想作基礎指導,所以其喪葬行為,明顯帶有濃郁的儒家色彩?!吨芏Y》《儀禮》《禮記》,俗稱“三禮”,是記述我國古代設官分職、禮儀制度和社會行為規范的三部系統化著作,其中一部分闡述了人類生死輪回的法則和鬼神文化,即所謂喪葬文化。它們的成書年代,史學界有一定的分歧,但書中含有著大量的商周文化因素卻是被公認的。其中的《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曲禮》《檀弓》等篇中,對當時的喪葬禮儀都作出了明確細致規定。我們來對《周禮》中有關葬制、葬禮的主要職能特點作一簡要說明,以便對...
403頁次20/51首頁<...  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 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99啪ak|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激情|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在线成人一区|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