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孔彥縉石儀 劉巖  牛秋鵬 在萬木森森的孔林內,高封的墳丘前,人們常常會看到神道兩側排列著公整對稱、造型威嚴的石獸、石人、石虎、石馬、石羊、石望柱等石儀,另外還有莊重神秘的石神門。您如果仔細在林中觀察就會發現,現存眾多石儀當中除孔子墓神道石儀為宋代樹立外,其他皆為明清時期刻立。而孔彥縉神道石儀,則是有衍圣公封號以來的第一位。按唐以后封建社會喪葬定制,孔氏后裔族群中有許多具備卒后樹立石儀者。哪為什么官爵品秩不低的衍圣公,只有到孔彥縉時期才會有石儀始立的現象發生呢?讓我們一起去觸摸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底色。其實,孔林立有石儀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發生,現存于漢魏碑刻陳列館,屬國寶級文物。此后除宋宣德五年在孔子墓樹立石儀外,至孔彥縉時期孔氏族人再也沒有樹立石儀的傳統了。何故?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大概禮讓謙恭的嫡裔們不想僭越祖宗吧。可歷史到了孔彥縉時期似乎注定發生某種變故。孔彥縉為五十八代孫孔公鑒之子,剛滿周歲時父親便故去,時明建文四年(1402年)。由于父親早亡,他是在母親胡氏的含辛茹苦、精心教育下逐漸長大成人。胡氏是三氏學教授胡復性之女,知書達禮,賢惠有節,教子有方。故而孔彥縉從小就少年老成:“不妄言笑,未嘗慢戲佚游。人有忤言,言不與校,或言相媚悅,亦不為異。屹然端重,如成人焉。”永樂八年(1410年),孔彥縉年十歲(虛歲),朱棣皇帝詔進京襲爵,順理成章地襲封衍圣公,官秩二品。朱棣初見年幼的孔彥縉言談舉止,從容詳雅,落落大方,轉身對侍臣說:“真神明之裔也!”此次召見朱棣對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彥縉襲封衍圣公后,開始主持孔子祭祀活動,管理孔府事務。他自知年輕,無論大小事都向長者征求意見,然后才行定奪。隨著年齡的增長,孔彥縉“才識益高,聞見益廣,度量益寬”,表現出良好的領袖風范。身為衍圣公,嚴守輕財重義這一道德底線,凡有親黨吉兇之事而沒有經濟能力時,他都會全力...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孔府藏《慈禧松鶴圖》馬澤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日,局勢動蕩,中日大戰一觸即發。但作為清帝國都城的北京卻張燈結彩,家家戶戶掃地凈窗,煙花爆竹四處鳴響,兵勇們也是盔明甲亮,值班站崗,一番節日景象。位于城中央的紫禁城,更是熱鬧非凡,天還沒亮,外地進京的戲班子就開始敲鑼打鼓,換上慶典服飾的宮女太監們忙忙碌碌,早早到來的文武百官們則三五成群,互致問候。這還沒到新年,京城怎這番喜慶景象呢?    原來,今日是當朝太后葉赫那拉?慈禧的六十壽辰。這太后好生了得,自從十六歲入宮,三次垂簾聽政,牢握權柄,一切軍國大政皆出于其旨,連當今的光緒皇帝也是這個女人立下的。    在這浩浩蕩蕩的祝壽隊伍里,有一伙人非常特殊,他們被安排住在寧壽宮,而且還受到慈禧的朝夕接見。這伙人不是別人,正是從曲阜特意趕來參加慶典活動的孔子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及母親彭氏、妻孫氏。慈禧太后與孔家的感情深厚已是眾所周知之事,早在八月十八日衍圣公一行便到了京城,孔令貽馬上受到了皇帝載湉的接見。而慈禧太后聽說孔氏后人提前到京后,忙降懿旨,命孔令貽的母親彭太夫人、夫人孫氏,奉旨前往進見。 她們的大轎行至福華門前落下,彭氏婆媳二人走出大轎,見早有數名太監宮女躬迎在此。《孔府檔案·慈禧太后召見老太太、太太在宮中奏對節略》詳細記錄了這次進京祝壽的相關事宜: 慈禧太后對彭氏婆媳的到來感到非常高興,如同見到了故人親朋一般。她拉著彭太夫人的手,親切地噓寒問暖,兩人熱情地聊起了家常話兒,媳孫氏則在一旁盡心服侍。太后問:“你們進來了?”彭氏婆媳二人連忙回答:“是。”太后問:“路上好走不好走,是坐船還是坐車?”彭氏說:“好走,是坐船來的。”太后問:“你們那里平穩不平穩?”對曰:“平穩。”太后曰:“...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曲阜鳳凰山房政偉  孟繼新     鳳凰山是曲阜北境與寧陽縣的界山,海拔548.1米,相傳山上曾落過鳳凰,故稱“鳳凰山”。鳳凰山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而且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一、 社首、亭亭之禪臺《史記·封禪書》記載,秦繆公即位九年,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幹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根據有關資料大體可證實:1、云云山即曲阜東北石門山,而亭亭山在曲阜之北石門山至鳳凰山一帶。《史記正義》云:“梁父山在兗州泗水縣北八十里。”《史記集解》曰:“云云山在梁父東。”地理關系,與石門山的位置大體相當,古人謂“八十里”者,為路程而非直線距離。按《括地志》云:“云云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古代博城縣,在今泰安東南約20公里汶河北岸,秦置博陽縣,屬濟北郡,故治在今泰安市岱岳區邱家店鎮舊縣村。自春秋戰國起建城,發展到唐代,博城遂替代奉高,成為泰山南麓的一大都會,其西南三十里與石門山恰好吻合。2、社首山、梁父山應均在曲阜鳳凰山一帶。《史記集解》:“山名,在博縣。”晉灼曰:“在鉅平南十三里。”博縣,即博城縣;鉅平遺址在寧陽縣東北30里磁窯鎮附近。漢高祖時置鉅平縣,屬泰山郡。后漢為侯國,晉仍為縣,北齊省。“鉅平南十三里”,與鳳凰山恰好吻合。3、現存中國最早的地圖是宋代的《魯國之圖》,是宋代湖北陽新學子將魯國圖帶回陽新摹刻而成。在魯國之圖上標明有《史記·封禪書》所提到的云云山、社首山、梁父山、亭亭山,與...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曲阜舞雩壇劉巖  劉歡 先秦時期,中國人心中也存在一位“上帝”主宰世界,與西方上帝“傾聽民眾之聲”不同的是,此“上帝”只與他的兒子“王”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聽其匯報,古之稱為“郊禘”。“郊禘”的權力專屬,不是一般人想禘就能禘的。在曲阜就有一郊禘之所遺存,曰:舞雩壇。位于曲阜市區大小沂河之間,是一座高大的人工建筑郊臺,始于西周大分封時的魯國建立之初。它是魯國故城之附屬建筑,作為西周時期的祭壇遺存,保留至今是幸運的,亦是全國唯一的。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身為“國公”的魯國,為什么得到周王郊禘的權力呢?原來,魯國起初為周朝元勛周公旦的封國,因輔佐年幼的成王不能親自就封,由其子伯禽代替,伯禽便成為魯國的第一任國公。因周公父子對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在成王、康王時期給予了特殊關照和禮遇,贈以大輅(天子出行所坐的車子)、錦旗,允許魯公使用王的禮儀與祭祀內容,舉行至高無上的祭祀——郊禘。于是乎,碩大的郊臺出現在魯國的都城。魯國有許多周王使用的禮樂、儀禮。史料記載,王有不同的祭天禮儀有九種,魯國享有其中的兩種:“郊禘”與“雩”。這在當時其他諸侯封國是沒有的,它象征著超出他國特權,頗有今天“第一副職”的味道。郊禘,是表示對上天的崇敬;雩,則是一種祈求儀式。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認為南向為“陽”,與天同屬,故祭天的地方必須筑壇于都城的南郊,后世稱其壇為“圜丘”或“天壇”。周公“制作禮樂”,形成了當時獨具特色的禮樂文化。郊禘是當時社會政治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向昊天上帝匯報政績及社會民生的一件大事,自然有著嚴格的禮儀制度和操作程序。我們從《禮記·郊特牲》等史籍中得知:郊禘禮儀,始于周王朝建立之初,為了表示對上帝的崇敬和順從。選擇冬至這一天郊禘,有始祖配祀,這是因為冬至是一年晝長的始端。其儀式嚴謹而細密,隆重而虔誠。郊禘前,需龜卜問事。占卜者來...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孔子墓石儀孟繼新   牛秋鵬 孔林內許多墓冢前有長長的神道,高大的石儀成對地聳立在神道兩旁。點點墓冢,累累碑碣,再加上這排排石儀,孔林的肅穆、威嚴與壯觀也就呈現在了人們的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孔子墓神道兩旁的一組石儀,有成對的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八石。該組石儀為宋宣和五年(1123年)營建,是孔林內現存最早的石儀。它布局疏密得當,富有氣度,雕刻集圓雕、浮雕、線刻多種技法于一體,刀法洗練,簡潔嚴整。宋朝建立之初,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就曾下詔:“前代帝王陵寢、忠臣賢士丘垅,或櫵采不禁,風雨不芘。宜以郡國置戶以守,墮毀者修葺之。”在他的號召下,宋朝各代君臣對名人墓冢皆呵護有加,著名的孔圣人之墓自然也不例外。縱觀趙宋一朝,其尊孔奉道,可謂是發揮到了極致。真宗時,親臨闕里拜謁孔子墓,并遷治所于壽丘,建仙源縣城,與曲阜結下了不解之緣;金人入侵,宋王朝被迫南遷,也沒忘記把孔子四十八代孫衍圣公孔端友帶上“扈駕”隨往。孔子在宋代統治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另外,北宋時期,王公大臣于墓冢神道處建制石儀已經是相當普遍流行了,一些名人的陵墓前也是石儀累累,這便為孔子墓前建造石儀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于是,就有人上書徽宗皇帝,提議為孔子墓營建石儀,得到了皇帝的恩準。宣和元年(1118年),徽宗皇帝下旨為孔子墓建造石儀,這是一個繁索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單是石儀雕刻的工藝問題,還牽連到當時石儀的定制問題,這就考驗了樹立石儀者的智慧。故而,從選材備料到雕刻樹立,歷時五年方才完工。原來,按照宋代石儀的建制,三品以上官員的墓所可立石人一對,石馬、石羊、石虎、望柱各一對,計十石;五品以上立石羊、虎、望柱各二,計六石;六品以下不得立。而宋代皇陵神道石儀有望柱、象及馴象人、瑞禽、獬豸、仗馬與控馬官、客使、武臣、文臣、門獅等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照此看來,孔子墓前的神道石儀不符合...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曲阜霸王墳彭慶濤  敖翔 在曲阜魯國故城東北角五泉莊的一片普通農田里,農夫們夜以繼日地俯身勞作著,無人會在意他們身后那座古老土堆里被塵封的故事。而這座土堆的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歷史?讓歲月的記憶回到兩千多年前。公元前202年,烏江亭,人們分不清哪里是血,哪里是殘陽。“若死,便只能死在自己的刀鋒。”西楚霸王站在烏江亭頭,過去一切直下百二秦關氣吞如虎的功業都消失在那道寒光中。而再威武的霸王一旦兵敗,也不過是一具用來邀功的尸骨,楚地盡降。魯國,旌旗似火,刀戟如林。“稟報漢王,久圍魯地不降!”“不降?這世間難道還有刀劍戰勝不了的事情?”“兵臨城下,魯人仍以禮樂習詠,弦歌鼓琴,拒不降漢,決心為魯公盡忠死節。”于是劉邦警悟,急忙命人取來一個匣子,眼中原本鋒利的目光此時卻顫抖起來。“將軍,看!”魯國守將只見漢軍中挑著一個長桿,上面掛著一個頭顱。“項王!”守將忽然匍匐在地,長跪不起。魯國降,守將亦安然拔出寶刀……這時,已是天下之主的劉邦以魯公的禮儀把項羽的頭顱葬在了魯國古城東北角,終于落下一滴眼淚,或許他突然記起昔日的情義。這便是那座土堆的故事。那個位于曲阜五泉莊的土堆,是一座漢墓,俗稱霸王墳,據說便是項羽頭顱所埋之處。墳堆旁邊還立有曲阜市政府所立的碑,上面寫著“五泉莊古墓”。原封土直徑約50─60米,現存封土直徑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縣志》記載:“在魯城東里許,俗稱為霸王冢。”《闕里文獻考》記載:“曲阜城東北有古冢,俗名霸王頭,相傳為項羽首處云。”《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后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古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縣志》記載:“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漢兵圍籍(羽)于垓下,籍...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14
點擊次數:
金聲玉振坊彭慶濤  孟祥明 孔廟,寄托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靈魂,千百年來,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和呵護,達官顯貴、文人墨客也都留下了大量的印跡。使得孔廟作為文化載體,成為了東方文明的象征和縮影。經過曲阜明故城正南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孔廟的第一道石坊——金聲玉振坊。金聲玉振坊是一座石質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該坊為三間四柱沖天式結構,高5.60米,長13.50米。八角八面柱,前后有石抱鼓夾抱,柱頭仰蓮座,柱頂有圓雕鱗甲獨角獸,這種神獸叫 “辟邪”,俗稱“朝天吼”。中間的額坊稍高,兩次間額坊對稱遞減,額坊上為淺雕云龍戲珠圖案。額坊均覆屋蓋懸山頂,整石刻成瓦壟形,有脊無吻。中間額坊上為四個筆力遒勁大字:金聲玉振。左側落款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天水胡纘宗。興建孔廟的第一道石坊,必然經過嚴肅慎重的考量,其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明代,是孔廟重修擴建規模最大的時期,特別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孔廟遭雷擊,大成殿等主要建筑120余間化為灰燼,明孝宗下令重修。此次維修歷時5年,耗銀15.2萬兩,最終奠定了孔廟的現存規模。在歷史上,特別是明代時期,孔廟的修建除皇帝下令定制外,歷任山東巡撫、欽差、御使等達官顯貴,為體現對孔子的尊崇,也都不同程度地增補和完善。如嘉靖二年( 1523 年),山東巡撫陳鳳梧重修孔林洙水橋,建石坊及廬墓堂;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撫曾銑增建太和元氣坊。萬歷二十年(1592年),巡按御史何出光創建圣跡殿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種慣例。孔廟的正門外,位置舉足輕重,什么樣的人才能有資格在此增建石坊呢?胡纘宗,甘肅秦安人,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進士。嘉靖十五年(1536年)任山東巡撫,領都察院右副都御使銜,屬從二品要員,金聲玉振坊就是胡纘宗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增建的。胡纘宗增建金聲玉...
作者:
發布時間: 2018 - 05 - 01
點擊次數:
彭慶濤  賈國俊 2008年的夏初,曲阜市文物局對孔氏中興組——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孫孔仁玉墓塚進行了修葺時,發現墓后室的券頂已經被揭開,隨即專業人員進入墓室查看。在墓室中,尋找到一塊墓志石——孔仁玉《魯國郡‘孔府君’墓志銘》,這是墓室中唯一存留的遺物。這塊墓志為單體制石,高64厘米,寬65厘米,厚13.5厘米,四邊內側陰線刻以纏藤花卉,外側陰線刻多位身著朝服、表情安詳,看似圣賢的坐像,中刻銘文617字。這一墓志的發現意義何在呢?又能不能給研究孔仁玉這一歷史人物提供一些更有價值的史料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墓志上的主人孔仁玉其人吧!在曲阜,有關“中興祖”孔仁玉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孔仁玉,字溫如,是一位對整個孔氏家族存亡絕續有著重大影響的人物,與其緊密相連的便是五代時期“孔末亂孔”史案。史案的“真實性”被孔氏族人深信不疑。那么,流傳至今的“孔末亂孔”史案講是怎么樣的一段歷史傳奇故事呢?歷史進入到唐末五代時期,這一時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數已為數不少,但因外任做官和躲避戰亂,他們多流散在外,定居于曲阜故地的相對較少,不足十戶之家。此時,宦官亂政,藩鎮復起,戰亂不休,社會動蕩。唐朝皇室自顧不暇,對孔氏家族的優待、重視也遠不如以往,沒有了主持家族內部管理的體制。這時,孔氏家門發生了一件大逆不道、不可思議的滅主慘案。被殺害的是孔子四十二世嫡長孫孔光嗣,他未能承襲文宣公的爵位,在唐天祐二年(905年)被任命為曲阜東鄰的泗水縣主簿。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本姓劉,按照當時孔家的規矩,凡到孔家為奴仆者,一律改姓孔,故劉末也叫孔末)見天下大亂,時局動蕩,孔氏宗族渙散無主,便起了謀逆奪位的野心,遂組織力量將生活在曲阜的闕里孔氏族人進行殺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縣衙謀殺了孔光嗣,奪取了闕里家業,并取代其位,主孔子祭祀,儼然以孔子嫡裔自居。而且要對孔光嗣的兒子、當時...
403頁次49/51首頁<...  42434445464748495051下一頁尾頁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色|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 一本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欧美日韩色另类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 亚洲日本国产综合高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狠狠色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