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布時間:
2021
-
05
-
10
點擊次數:
太常寺博士《闕里文獻考》卷十八記曰:“太常寺博士一員,正七品,奉圣澤書院祀。”太常寺博士,主奉汶上圣澤書院祀事,正七品京官,遇覃恩可以給加級獎勵,并可封典二代。始設年代不詳。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使廣州通判孔勖以太常博士知仙源縣(今曲阜),其后孔道輔、孔宗翰祖孫均曾任此官,但并非世襲。清順治元年(1644年)山東巡撫方大猷題準依明朝舊例設置,以衍圣公第三子承襲,“主汶上縣圣澤書院祀事,每隨一代公爵遞為更授”。衍圣公無三子時,允許以弟侄代襲。三子年幼時,允許以近支借任,待三子成年后改換。《曲阜縣志·職官》記載:“順治九年孔允鈺襲。康熙二十六年孔毓琮襲,四十七年孔毓?襲,五十五年孔傳煦襲。雍正四年孔繼泰襲。乾隆三年孔傳憲襲,四年孔繼炳襲,十年孔繼安襲,二十七年孔廣增襲,三十七年孔廣聰襲。”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闕里文獻考》卷十八記曰:“翰林院五經博士十五員,正八品。孔氏北宗一員,奉中庸書院祀。南宗一員,奉衢州孔子廟祀。”孔氏述圣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鄒縣述圣子思祀事,明《闕里志》載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設,《明史》載正德二年(1507年)授,以衍圣公次子承襲,隨每一代衍圣公更授。子思沒有專祠,鄒縣南門外相傳是子思講學的地方,元元貞年間鄒縣縣尹司居敬初建中庸精舍,延祐二年朝廷改名子思書院,設置山長負責教學和祭祀,明代改稱中庸書院,成為專門的奉祀建筑。內有述圣殿,奉子思塑像,五經博士每年春、秋前往祭祀。△子思書院孔氏南宗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主奉浙江衢州孔子廟祀事。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王室南渡,建炎二年(1128年),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赴揚州陪祀,未能返歸曲阜,家于衢州,設家廟奉祀孔子。元滅南宋,不再承認宋封衍圣公,南宗失去奉祀祖廟的權力。明正德元年(1506年),衢州知府沈杰上書朝廷,請求為南宗設官以奉祀衢州家廟,經朝廷同意,授五十九代孫孔彥繩為翰林院五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