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禮器——豆

日期: 2025-07-10
瀏覽次數: 0

祭孔禮器——豆

孟繼新? 鞏磊

?

??? 在孔廟的祭祀活動中,有一種重要的禮器不能不提,這就是“豆”。

豆是古代盛食的器具,如同現在碗的作用一樣,專門盛放肉醬、腌菜等食物。最早出現的豆,是陶制的。在新時期晚期的遺址和墓葬中每有出土。陶豆的形狀,很像如今的高足盤,盤下有柄,柄連圈足。早期的豆,是盛黍稷用的,應是飯碗。到商代,開始有了銅豆。西周時期的銅豆,器形仍類似陶豆,盛食的盤淺腹大口,無蓋無耳。盤上或柄上銘文中有鋪、甫和等字,都是銅豆的別稱。此外,用木、竹制作和土燒的豆,也有專稱。《爾雅·釋豆》稱:“木豆謂之豆(梪),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

豆也是重要的禮器,祭祀和饗宴時,都用來盛食。《周禮·醢人》:“醢人,掌四豆之實。朝事之豆,其實韭菹,醓醢。”《詩經·生民》:“卯盛于豆。”《傳》:“豆,薦菹醢也。”菹,就是咸菜、酸菜之類。醓就是肉醬之類。

作為禮器,豆常以偶數組合使用,固有“鼎俎奇而籩豆偶”的說法,但也有使用奇數組合的。用豆之數,《周禮·掌客》載:“凡諸侯之禮,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二十有四。”《禮記·禮器》載:“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鄉飲酒義》:“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

1973年到1976年間,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縣九店鄉兩臺村境內的兩臺山,發掘了500多座戰國時代的楚國墓葬,獲得了各類隨葬品4000多件,其中一件彩漆鴛鴦木雕豆,屬于這批文物的上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這件豆通高25.5厘米,由盤、柄、座三部分組成,盤深5厘米,座高4.4厘米,柄徑3.5厘米。柄和座一木刻成,柄上端鑿榫頭與盤部卯眼相接。豆盤較深,蓋凸起,柄座上彩繪工整,對稱的三角形云紋和卷云紋顯得莊重而沉穩。最巧妙處是蓋與盤合為一體,被雕成一只鴛鴦,頭、身、翅、尾鐫刻得惟妙惟肖。鴛鴦斂翅卷足,神態安詳,稚拙可愛。

孔廟祭孔用的豆,均為銅豆。用以分盛韭菹、醓醢、箐菹、鹿脯、芹菹、兔醢、筍菹、魚醢、脾肵、豚膊。可以看出,豆內所盛的這些食品,多為菹齏類菜肴。

菹齏是一種古老菜肴。此名在今日語言中幾近消失,而它所代表的,業已分化的種種菜肴卻還存在,和我們日常飲食密切相關。作為古代腌漬品,菹齏的形制自有它的特征。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齏菹皆本菜稱,用為肉稱也。”可知,初為菜類,后擴展至肉類。菹齏之作,始于上古。相傳黃帝作菹,少昊作齏。至宗周,天子祭祀、賓享、供饌有“七菹”、“五齏”之說。七菹,為韭菹、箐(蔓菁)菹、茆(荇菜)菹、葵(冬葵)菹、芹菹、菭(小竹筍)菹、筍(大竹筍)菹;五齏,為昌本(菖蒲根齏)、脾肵(牛胃齏)、蜃(蛤蜊齏)、豚拍(豬肩齏)、深蒲(香蒲根齏)。七菹皆菜無肉,五齏菜肉相兼,故菹齏于菜肉皆得稱之,即鄭玄所謂“齏菹之稱,菜肉通。”

先秦雖有“七菹”、“五齏”之名,然做法載缺,僅存梗概。至南北朝時,始見系統詳備之制作工藝。《齊民要術》設《作菹藏生菜法》一節,專述菜菹之制;設《菹綠》一節,專述肉菹之制。計前節菜菹,有咸菹、淡菹、湯菹、酢菹、藏瓜、密姜等近10種,涉及菜類有葵、菘(白菜)、蔓菁、蜀芥、越瓜、冬瓜、苦筍、紫菜、胡芹、蘿卜、姜、木耳、荇菜等20余種。此外,果菹開始出現,“梨菹”的制法記載下來。計后節肉菹,有白菹、菹肖、蟬脯菹、綠肉菹、白瀹豚、酸豚等6種,涉及肉類有鵝、鴨、雞、羊、鹿、豬、豚、蟬等8種。

祭孔用的菜肴,在制作時,除了用鹽外,還要加入調味輔料,如醋、姜、椒、茴香、蔥白等。《周禮·天官·醢人》鄭玄注:“凡醯醬所合。”醯,即今之醋,古字作“酢”,亦稱“苦酒”。加入姜、椒、茴香、蔥白等,是“取其香氣”、“辛辣”、“甜美”。

韭菹,韭就是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而扁,花白色,是常見蔬菜。《南史·周顒傳》:“文惠太子文顒:‘菜食何味最佳?’顒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關于韭菹的制做方法,《圣門禮志》說:“用肥嫩生韭,切去本末,取中一段,以鹽漬之,實豆內。”

醓醢,即肉醬。《詩經·大雅·荇葦》:“醓醢以薦。”制作醓醢,是“用豬膂肉切小方塊,加油、鹽、姜、椒、茴香、蔥白拌肉煮熟,以香為度,實豆內。”

箐菹,箐,即蔓菁,又叫蕪菁,一種二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可食。《呂氏春秋·本味》:“云夢之芹,具區之菁。”史游《急就篇》:“老箐蘘荷冬日藏。”箐菹的做法是“用擇過菁菜以湯芼之,切小段加鹽、姜、油、醋調和,實豆內。”

鹿脯,即鹿肉。鹿是一種哺乳動物,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鹿頭上有角,毛多是褐色,身上有花斑。《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蘋。”鹿脯的制作方法是:“用肥美的鹿肉加鹽、醬、姜、椒煮熟,切為小塊,臨時再加蒜鹵炒之。”

芹菹,芹,即芹菜。一年生活二年生草本植物,羽狀復葉,小葉卵形,葉柄肥大,綠色或白色,花綠白色,果實扁圓形,是常見的蔬菜。《詩經·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杜甫《徐步》詩:“芹泥隨燕嘴,蕊粉上蜂須。”芹菹的制作方法相對簡單些,是“用潔凈生芹切作長段,不加作料。”

兔醢,用兔肉做成的肉醬。兔是一種哺乳動物,頭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間分裂,尾短而向上翹,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躍,跑得很快。肉可以吃,毛皮可以制衣物。《戰國策·齊策》:“狡兔有三窟,僅得兔其死耳。”《史記·淮陰侯列傳》:“狡兔死,良狗烹;高鳥死,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傅咸《擬天問》:“月中何有?玉兔搗藥。”兔醢的制作方法與醓醢相同:用活兔肉碎切,加油、鹽、姜、椒、茴香、蔥白拌肉煮熟,以香為度,實豆內。

筍菹,筍,即竹筍。竹子的嫩芽,味鮮美,可以做菜。杜甫《三絕句》之三:“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周邦彥《浣溪沙》詞:“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陸游《天竺曉行》詩:“筍輿咿軋水云間。”關于筍菹的制作方法,《圣門禮志》說:“用潔凈干筍鹽水煮過,切方片,加鹽、姜、油、醋調,實豆內。”

魚醢,用魚肉做成的魚醬。魚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動物,有鱗和鰭,用腮呼吸。種類很多,大部分可供食用。《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先生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制作魚醢,必須用活魚,將新鮮魚肉碎切,加油、鹽、姜、椒、茴香、蔥白拌肉煮熟,以香為度,實豆內。

脾肵,即牛羊胃等動物內臟。《周禮·天官·醢人》:“其實葵菹、贏醢、脾肵。”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脾肵,牛百葉也。”有關脾肵的制作方法,《圣門禮志》有詳細的規定:“用牛羊肚子、百葉刷去里皮,切做細修,沸湯焯過,加油、鹽、醋、姜、醬、蔥、酒拌勻,再炒,以香為度,實豆內。”

豚膊。豚,指小豬;膊,肩膀。豚膊,即豬的肩膊肉。《圣門禮志》說:“豚膊,用豬肩膊的肉,取大方塊,抹以油、醬、鹽、蜜、醋、酒蒸熟,實豆內。”

?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偷偷噜噜噜色|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国产综合色香蕉精品五月婷|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中国|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给久久狠狠97色|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 亚洲 自拍 另类小说综合图区|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俺来也 |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曰曰|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色综合久久加勒比高清88|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婷婷|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狠狠色综合久色aⅴ网站| 国产AV综合影院| 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