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恒? 彭慶濤
?
在曲阜城東的泗河南岸,防山之陰,坐落著一處古樸陳舊的院落,古木參天,古建筑輝映其間。這一院落就是梁公林,孔子父母的墓地,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子兄孟皮亦葬于此。
孔子的父親名叔梁紇,魯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歲時,父叔梁紇死,葬于防山之陰。魯昭公七年(前535年),孔子十七歲時,母顏徵在卒,與其父合葬于防。《禮記·檀弓》載:“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聞之,古也墓而不墳。今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于是封之,崇四尺?!边@說明是孔子開創(chuàng)夫婦合葬、墓而墳的先河。乾隆《曲阜縣志》記載:
啟圣王者,至圣父叔梁公也,宋大中祥符元年,封齊國公,配顏氏,封魯國太夫人。元至順元年,封啟圣王,配封啟圣王夫人。明嘉靖中,改為公。我世宗憲皇帝追封至圣五代皆為王,曰肇圣王、裕圣王、詒圣王、昌圣王,王仍稱啟圣王。王之祖始居魯,王仕魯,為鄹邑大夫,有勇力,魯襄公十年,魯人從晉伐偪陽,偪陽人啟門,諸侯之士門焉,縣門發(fā),王扶之以出門者,孟獻子稱為有力如虎。云,王先娶于魯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病足不任繼嗣,王乃求婚于顏氏,顏父問其三女曰:“鄹大夫父祖為卿士,先圣王之裔也,其人身長九尺,武力絕倫,吾甚貪之。雖長性嚴,不足為疑,三子孰能為之妻?”二女莫對,幼女征在進曰:“從父所制,將何問焉?”父曰:“即爾能矣。”遂以妻之,即啟圣王夫人也。夫人禱于尼邱之山,生孔子??鬃幽耆龤q,王卒,葬魯防山之陰,其后夫人卒亦附焉。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幸魯,親拜“叔梁父堂”,追封叔梁紇為“啟國公”、顏征在為“魯國太夫人”。元至順元年(1330年),仁宗又加封叔梁紇為“啟圣王”、顏征在為“啟圣王夫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厘正祀典,改稱叔梁紇為“啟圣公”。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追封孔子先祖五代為王,叔梁紇又被封為“啟圣王”、顏征在為“啟圣王夫人”。因?qū)掖伪蛔贩猓淠沟氐囊?guī)制也越來越高。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孔子五十代孫襲封衍圣公孔摠(zǒng)首次于梁公林建造殿、堂、廡、亭20余間,那時,“林廣四十畝”。蒙古乃馬真后三年(1244年),五十一代孫襲封衍圣公孔元措始于墓前立“圣考齊國公墓”碑,并重修林墓殿堂。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五十五代孫襲封衍圣公孔克堅以“圣考齊國公加封‘啟圣王’,既以褒王爵,已加前代之尊榮,展列石儀,誠為清朝之盛典”為據(jù),在墓前初列石儀,并與曲阜世尹孔克欽重建林門、神道、墳墻、享堂等。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五十二代孫泗水縣尹孔之嚴復(fù)立“大元追封啟圣王墓”碑于林門前。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五十六代孫曲阜世職知縣孔希范始立“圣兄伯尼墓”碑。清康熙十年(1671年),六十七代孫襲封衍圣公孔毓圻又予重修,“先筑四面圍墻,次建享殿五楹,筑內(nèi)圍墻,增建林門三楹”,形成現(xiàn)存規(guī)模。乾隆十年(1745年),七十一代孫襲封衍圣公孔昭煥又改建享殿5間,林門3間,“華榱(cuī)承檐,覆以碧瓦,一如崇圣祠之制?!?/p>
1992年,梁公林被公布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歷代多次修造,形成現(xiàn)有規(guī)模?,F(xiàn)在的梁公林,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43米,四周圍以林墻,總面積約42000平方米,有柏、檜、楷、槲各種樹木460余棵。林前辟有神道,長177.9米,寬42.3米。神道北端為大門3間,左、右砌成“八”字形墻垣,門前東側(cè)有“啟圣王墓”石碑,元至元六年(1269年)立。原立于大門兩側(cè)的一對石獅現(xiàn)移入院內(nèi)保護。
進入林門,有甬道直通享殿。甬道兩旁,依次置有石雕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各1對,均為元代雕刻。享殿廣5間,深3間,歇山頂,前廈后座,六梁十八柱,四周飛檐,五脊六獸,挑角四伸,上覆綠瓦,下用方磚鋪地。殿前廊下立八角石柱6根,均為平面磨光,淺雕牡丹、荷花。殿內(nèi)供奉叔梁公木主。享殿東南,原建有更衣廳、神廚等,是當(dāng)年祭祀時待祭和置辦祭器的地方。享殿兩端各有掖門一座,由此而入即為墓區(qū)中心。
中心墓區(qū)院內(nèi),又砌有一周內(nèi)墻,中間是孔子父母合葬墓。墓高2.5米,南北9米,東西6米。墓前立有蒙古乃馬真后三年(1244年)衍圣公孔元措立、益津高翿(dào)篆書“圣考齊國公墓”石碑,碑前有石供桌。此墓東南約10米處,有孔子的哥哥孟皮的墳?zāi)?,墓前有石碑,上刻“圣兄伯尼墓”,為明代永樂年間世職曲阜縣知縣孔希范立。
歷史上也有許多碑文、祝告留在梁公林?!剁娀裰录绬⑹ネ踝N摹分袑懙剑?/p>
維萬歷十八年歲次庚寅,二月癸酉,朔越八日庚辰,巡按山東監(jiān)察御史鐘化民,敢昭告于啟圣公曰:為萬世帝王之師者,實惟啟圣。生萬世之師,功與乾坤并大。報萬世之德,祀與宣圣并長。化民仰瞻廟貌,緬想型模。牲帛用陳,精誠可鑒。以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氏配食。尚饗。
而對于啟圣王來說,或許“達天盡性,溯道統(tǒng)之攸傳,崇德報功,體孝思之不匱。惟誕生夫睿哲,遂永樹乎師模。用賁微章,特升峻秩。緬惟先師孔子之父叔梁公,望道魯邦,業(yè)傳陬邑。秉姿勇毅,垂史傳之盛名。積慶攸長,衍家庭之令緒。感殊詳于闕里,兆啟素王。征靈應(yīng)于尼山,運鐘至圣?;洀那按@贈上公。當(dāng)茲纘緒之初,更議推恩之典。特追封為啟圣王。錫之冊命。于戲!澤惟裕后聿宏作述之規(guī),善則歸親,宜加尊崇之禮,儀型如在,嘉命是承?!备芨爬ㄋ囊簧?。
作為曲阜著名的文化景區(qū),我們在將目光聚焦在圣人身上的時候,也希望可以將注意力投向這里,生養(yǎng)了孔子的武大夫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