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招禍

陳光 ?王愛松 ?彭慶濤
孔老夫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者七十二人,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發生在七十二賢中一位名叫公冶長身上的故事。公冶長,字子長,春秋時期魯國人。公冶長自幼家境貧寒,而他卻未因此而妄自菲薄或自暴自棄。他勤儉節約、發奮好學,加之聰慧過人和夫子的循循善誘,不久之后他便成為夫子甚為器重的學生之一,同時也成為了夫子的乘龍快婿。公冶長一生奉行夫子思想德行,專心于治學。魯國國君曾多次請他任大夫,而他卻一概不應,秉承夫子之遺志,教書育人終成著名文士。然而公冶長身上最為引人關注的是相傳他可通曉“禽語”,而且這通曉“禽語”之能卻曾使其深陷牢獄、險些喪命。那為何他能通曉禽語?又為何因之深陷牢獄?今天我們就講講公冶長善解鳥語的故事。
話說這一天,公冶長一如既往地上山打柴。偶然之間,遇見山洞里臥著兩條人頭蛇身的“妖怪”,這可是把公冶長嚇壞了。但“妖怪”卻無傷害他的意思,相反有親近公冶長之意。原來,這倆“妖怪”是一對修行千年成精的白蛇。它們得知公冶長為了養活上了年紀的老母,不辭辛苦,每天都會上山打柴。于是,這對白蛇夫婦念在公冶長是個孝子的份上,決定不去傷害公冶長。
有一天,公蛇見到母蛇受了傷,并且得知是公冶長所致。當天晚上,公蛇便偷偷地來到公冶長房門口,正要打算進去傷害他,只聽得公冶長對老婦人說:“今天真是倒霉,上山打柴時,發現山洞里少了—條白蛇,卻多了—條黑蛇。而且兩條蛇正在親熱,人都說碰見蛇交媾不吉利。我氣極了,連忙搬起一石頭,本想砸那黑蛇,卻把白蛇砸著了?!惫呗犃T,甚是惱火。
公蛇回到洞口,剛要盤問母蛇,沒料到發現那黑蛇又來偷情。公蛇這下是氣不打一處來,趁黑蛇不注意,一怒之下把黑蛇咬死了!但念在夫妻一場的份上,沒有傷害母蛇。公蛇想起了人吃蛇膽,可通百鳥之言,于是公蛇將黑蛇的膽取出來送給公冶長。公蛇又一次悄悄地來到公冶長的房間里,將蛇膽弄破,滲進書頁之中,就回去了。每天晚上公冶長讀書時,都會用舌頭舔濕手指來翻書,就這樣便把黑蛇膽汁吃進了肚子里,不知不覺地也就能聽懂百鳥之言了。
又一天,正當公冶長坐在院子里溫習夫子講授的功課,忽飛來一只小鷂鷹,落在自己肩上。只聽得這小鷂鷹悄悄地在自己耳邊說:“冶長哥哥,冶長哥哥,在咱們家往南不足五里地,有只死鹿。你趕快去撿來,你吃鹿肉,我只求你能分我點兒鹿腸充饑。冶長哥哥,你聽到我說的了嗎?”對于常人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只鳥在嘰嘰喳喳地叫喚,但對通曉鳥語的公冶長來說,卻聽的真真切切!聽罷,公冶長興奮不已,連忙回答小鷂鷹:“這個好說,回頭一定分你鹿腸吃,我這就去南邊瞧瞧!”說罷,公冶長往南飛奔而去。
果然如小鳥所言,一只鹿躺死在那里。公冶長開心極了,趕忙將死鹿用手一抓,使勁兒一提,扛在肩上,回家去了!可誰知,公冶長此時眼里心里只有鹿,哪還記得曾允諾小鷂鷹要分些鹿腸與之的事情。幾日過后,鹿已被公冶長享用干凈,而小鷂鷹啥也沒撈著!小鷂鷹內心極其氣憤,對公冶長怨恨至極,發誓要懲罰這不守信用的公冶長!
恰逢一日,這只小鷂鷹又見公冶長在家院里讀書,小鷂鷹心想:我這次讓你吃不了兜著走!這只小鷂鷹,又如上次那般向公冶長說南邊有死鹿,可以去撿拾。公冶長很是高興,心想:這幾天實在是運氣太好了,又能有鹿肉吃了!想到這兒,撒腿便往南邊跑去!
到了小鷂鷹說的地方,老遠見得一群人圍在前方吵吵鬧鬧。公冶長一看,心想:大家肯定是在爭搶死鹿,我得快點。一邊向眾人跑去,一邊嘴里大聲對眾人叫到:“那是我殺死的,大家不許跟我搶!”可誰知,到了眾人跟前一看,可把公冶長看傻了眼,躺在地上的并非是鹿,而是一個斷了氣的人!公冶長一看不妙,趕忙想跑,可卻被眾人圍住,綁至官府,交于官人處理!
公堂之上,眾人說罷事情緣由,官老爺怒問公冶長:“事已至此,你還有何話要說?”公冶長滿臉委屈道:“回稟大人,那人不是我殺的,小的冤枉!”然而話音剛落,只聽得官老爺一句:“你不是自己親口說是你殺死的這人嗎?為何今日又說不是你殺死的呢?”公冶長啞口無言,百口莫辯!
而當夫子聽說這事,卻未有絲毫懷疑公冶長之意,并出人意料地說道:“我堅信人不是子長殺的,如今子長深陷牢獄之中,那也一定是有所冤屈。子長德才兼備,我正打算把女兒許配與他!”后來官老爺得知公冶長可通曉禽語的事情,且又經過公冶長的驗證,最后公冶長有驚無險被無罪開釋。
在這個簡短的小故事中,如若細究公冶長入獄的根本原因,想必還是在于他沒有做到言而有信,“食言”方才招來禍端。俗話說得好:“守信萬里還嫌近,無信一寸步難行?!闭\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所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倘若一個人不講誠信,他就會名譽掃地,無人再去相信他、再和他共事。要是社會上人人都不講求誠信,那社會風氣將敗壞至極。我們要遵守自己的諾言,堅守住自己的誠信底線,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切實做到誠實做事、誠信待人。切莫像公冶長一般,因失信而落得個牢獄之災甚至險些喪命,最后引為后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