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我國古代入泮禮綜述

日期: 2014-07-01
瀏覽次數: 263

尊師重教:我國古代入泮禮綜述


尊師重教:我國古代入泮禮綜述


作者:彭慶濤 吳兆靈 顏保華 ???來源:彭門創作室

?

我國自古就有重視幼兒教育的傳統,誰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彼時并非如同現代意義上的“不輸在起跑線上”,要學會各種五花八門的才藝,注重技能。古人卻是為了孩子將來的成長,從小就立下簡單的言行規矩,培養子女的德行。當然,古代父母面對的社會現實,也不允許給孩子有多種選項,只能在性格的塑造、做人的準則上下功夫。

《禮記·曲禮上》記載了一段長者與幼童日常交往所應共同遵循的守則:“幼子常視毋誑。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傾聽。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用現代語言來講述,就是說:對于幼兒,應經常講一些能夠實現的事情來教育他,而不要隨意哄騙他。對兒童應該灌輸簡樸的理念,不要講究穿著的華麗。站立必須規規矩矩,恭敬大方,不要歪頭側耳而聽,毫無敬意。受到長者攙扶、牽手時,兒童應該用雙手握著長者的手,以示感恩。長者把兒童背在背上,或挾在肋下斜抱,湊近兒童耳邊說話時,兒童要用手遮掩著口回答長者的話。

這是一種最基礎的行為教子之“禮”,面面俱到,又簡單具體。雖然從現代理念來講,規矩多多又太拘泥小節,扼殺了孩童的天真與爛漫,但對于“守規矩”的性格培養方面,起到了極大作用,特別是在兒童時期。

古人對“幼子常視毋誑”向來十分重視。《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了一則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身后哭鬧,她便對孩子說:“你回去,我回來以后給你殺豬吃肉。”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時,發現曾子正準備把豬抓住殺了,便連忙阻止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兒的。”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隨便開玩笑的。他們沒有知識,靠父母學習,聽從父母的教誨。如今你騙他,這就是教他騙人啊。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正確方法啊。”最后真的把豬殺了

《禮記·學記》有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周禮·大司徒》載:“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四閭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又按《周禮·遂人》所記:“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酂,五酂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前者是指國都的近郊而言,后者是指鄉以外的遠郊而言。

據此可知,中國古代非常重視教育,從家到國,設有各級學校,教育兒童,教化百姓。“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說明彼時的教育體制:在每二十五家為“閭(里)”的最基層,設立“塾”;在每五百家的“黨(酂)”,設立“庠”;在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遂”,設立“序”;在天子或諸侯的國都設立“大學”。如此說來,我國教育體系起碼自戰國時期就形成了基礎教育的普及,如同當代村村有小學一般,然后逐級升高。不同的是,富貴率也隨之加大。

國都的“大學”比較規范,每年招生一次,能夠進入的學子,非富即貴,是一般人望塵莫及的。入學后,每隔一年要進行一次年終考察。第一年,考察你對書經的理解與志向;第三年,考察你的敬業精神與交友狀況;第五年,考察你是否博學與親師;第七年,考察你的理論水平與交友的價值取向。如果能夠達到要求,那便是你小有成就了。第九年,考察你是否能夠觸類旁通,臨事不惑,堅持自己心目中的信念。倘若做到了,恭喜你,你可以畢業了,這稱之為“大成”。

只有這樣才能夠教化人民,社會風尚才能一片大好,近者都心悅誠服,遠者也心懷向往。如此,國家形成一種凝聚力,這才是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

設立在國都的學校稱之為“大學”,是國家級別最高的學校,比基層的家“塾”高了許多。即便同是“大學”,其實也有差別:天子國都所建的大學叫“辟雍”,諸侯國的大學叫“泮宮”。

史載,周天子為教育京都貴族子弟所設的“辟雍”,分為五個學區:中為辟雍,舉行盛典之所;南為成均,學樂之所;北為上庠,學《書》之所;東為東序,學干戈、羽侖之所(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侖);西為瞽()宗,演禮之所。漢班固《白虎通·辟雍》:“辟者,璧也。象璧圓又以法天,于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環為名。

而小一號的諸侯國學宮名“泮宮”,其意為只有辟雍的一半。泮宮之泮,是環繞半圓之水的學校,故而后世又雅稱為“泮水”。規模是小了一半,但學習的內容與辟雍是相同的,即全國通用教材“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孔子當年把它拿來用作教材教授弟子,和貴族大學接軌,是因為弟子們要想“入仕”,必須同樣掌握當時社會需要的高級技能。

世間流傳的所謂“入泮禮”,也就是指國都大學一級的入學儀禮,小學史籍中沒有記載,僅有《禮記·王制》:“小學在公宮南之左”之說。確切地講,這是諸侯國大學的入學禮儀,所以后世起了一個儒雅名字,叫做“入泮禮”。

為何不叫“入辟禮”呢?可能是因為入泮禮的影響比較廣泛,各諸侯國都有泮宮;再者,周王國都漸已衰敗后,歷史上“辟雍”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王室子弟的學校,而是漸變為尊儒行禮的場所。不過,當時無論是辟雍,還是泮宮,其入學“始教”禮儀儀程大概是相同的,其要旨無怪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意思是:但凡大學開招新生之時,王或國公也要穿禮服,備祭品,舉行祭祀有道德學問的先圣先師的釋菜禮,以表示敬師重道。

此話有釋義為:入學之時,新生要穿著禮服,用藻菜祭祀先圣先師,用以表示敬師重道。要知道,周王朝的“皮弁”服,不是誰想穿就穿的,那是最高長官專用祭祀禮服。這說明大學開學之時,最高長官要到大學帶頭釋奠先哲,這才顯示出“敬道”的非凡意義。當然,新生也應參與其中。

其后,“《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jia)楚二物,收其威也。”意思是:釋奠禮完畢后,新生要在師長的帶領下吟唱《詩經·小雅》中《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歌頌君臣關系的詩篇,“使他們一入學就產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學生按鼓聲開箱取出學習用品,使他們嚴肅地對待學業;同時展示戒尺,以維持整齊嚴肅的秩序。”學業進入常態。

在高級學府“大學”的影響下,即便是塾、癢、序也應該有一定的入學禮儀。至于當時各級學校具體的入學儀式流程,史籍里并沒有發現詳細記載,抑或不在國家正式的禮儀典制中。但是,其儀程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傳承著,雖不是按步就班,基本流程還是有所保留。同時,其內涵豐富地演變著,卻是不爭的事實。想來,各時代因為環境規模、地理經濟等原因,應是家塾式的最為簡潔,越往上越繁瑣、隆重,但虔誠敬畏之心應該是一樣的。

需要說明的是,孔子之前,先是以堯舜為古代圣君的楷模,后來又追加了文王、武王,再后周公也坐上了先圣的寶座。入學時祭奠他們是毋庸置疑的。自漢時先圣為周公,先師為孔子。以后,隨著孔子成為儒學先圣,先師則有顏子擔當。再后來,祭拜圣人的禮節就慢慢演變成單獨祭拜孔子了。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色综合久久免费分享|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 亚洲av日韩av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77777综合|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图片|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国内偷自视频区视频综合| 亚洲婷婷五月综合狠狠爱| 久久久久综合一本久道|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