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日期: 2015-04-23
瀏覽次數: 538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記得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哦!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儒家文化主導了我國兩千余年的社會禮俗,而對喪葬習俗的影響尤為深遠,它所倡導的“孝道”倫理和“禮”制,是中國傳統喪葬觀念的核心。儒家提倡“孝道”,所謂“百事孝為先”,導致了厚葬久喪;“禮”作為一種等級制度,造就了繁縟的喪葬儀式程序。同時,厚葬久喪又是后世儒家諸禮之中的最重要成分,是評價其后人對逝者的情感價值、倫理觀念的道德準則。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孔子

早在春秋以前的商周時期,社會上就已經有了厚葬的習俗。但孔子在世時提倡依禮而葬,并不完全主張厚葬,這在一些先秦史料文獻中都有諸多的記述。

《禮記·檀弓》載:“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子游曰:‘有亡惡乎齊?’夫子曰:‘有,毋過禮;茍亡矣,斂首足形,還葬,縣棺而封,人豈有非之者哉?’”大意是:子游向孔子問及送終有什么樣的標準,孔子說:“這要看家庭經濟狀況如何,應與之相當為宜。”子游說:“家庭的富有與貧窮,怎樣才能體現出合乎標準?”孔子說:“家境殷實,就不能不具備所有禮儀,但不可過分追求。如果家道貧寒,只要衣衾足以藏裹形體,斂畢既葬,不使用其他的輔助工具,用手拉著繩子懸棺而葬,這樣盡力而為,人們難道還會去責備他失禮嗎?”同義的記載還有子路與孔子的一段對話:“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也。’孔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斂手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

《禮記·檀弓》還記有孔子弟子有子向曾子詢問有關孔子對喪葬的看法,“有子問于曾子曰:‘問喪夫子乎?’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原來,孔子在魯國時,看到南宮敬叔喪失了官位后就用大量的財寶賄賂,以求祿位;周游列國至宋國時,見到桓司馬親自設計石槨,匠人們耗費了三年的時間還沒有雕琢完成。孔子深有感觸,認為他們都不合乎于禮,憤憤地說:“一個人失去了官位以后,還不如讓他盡快地貧賤掉;一個人為自己死后忙碌,竟然是這樣地奢侈,還不如讓他在墳墓中盡快地腐朽去。”

從以上的記載,可以看出孔子的喪葬理念,即把“禮”與“孝”的世俗內容與喪葬觀念緊密結合,產生了“喪具”上的社會等級差別與行為上孝道的統一。所倡導的喪葬標準是因人而宜,“有”必備且過,“亡”則簡而有序,符合客觀實際,合乎社會情理,呈現出現代意義上的人性化。在《論語·學而》中,孔子進一步闡述了他的喪葬觀,提出了“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意思是要謹慎地辦理一切喪事,并要追本思源,認清自己的身世,吊念遠古的祖先,這樣才能使眾人不相互攀比,以喚起社會民眾的認同感。各司其職,各歸己屬,民心不散,自然而然地道德的力量終歸于忠厚。可見孔子是不提倡厚葬的。

關于久喪,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這里只是宏觀地泛指社會自然人的生死輪回的感情回報,僅僅肯定了久喪的合理性,極力倡導人們都用久喪的形式哀悼死去的親人。但是,“三年之喪”在儒家喪葬禮儀中只所以成為重要的一套儀式,并在歷代喪葬儀禮中,被推崇備至,沿用不衰,是后世儒家對孔子思想的推崇演變而致的。《淮南子·氾論訓》指出:“厚葬久喪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是片面地解讀了孔子。孔子主張三年之久喪,但不推崇厚葬。三年喪俗觀念的確立,它所表達的不僅符合人類的情感需要,還顯示出倫理道德范疇的準則。

在后來的儒家文化發展中,凸顯出“孝道”的合理性,并逐漸強調了厚葬的重要性。在《孟子·公孫丑下》中,記載了孟子厚葬母親的故事:

孟子從齊國回到魯國安葬母親后返回齊國。弟子充虞不理解為什么孟子要制作那么精美的棺槨埋葬其母,孟子回答說:“古者棺槨無度,中古棺七寸,槨稱之。自天子達于庶人,非直為觀美也,然后盡于人心。不得,不可以為悅;無財,不可以為悅。得之為有財,古之人皆用之,吾何為獨不然?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于人心獨無恔乎?吾聞之: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這是孟子在失去自己的親人后,對喪葬禮俗觀念的真情告白。孟子上述話語的意思是說,早期對于棺槨用木的尺寸沒有具體規定;后來規定了棺木厚七寸,槨木以棺木的厚度相應為宜。從天子到一般百姓,講究棺木的質量并非僅僅為了美觀,而是因為要這樣才能盡到孝心。為了符合禮制要求,不能夠用上等木材做棺木,心里不滿意;沒有財力用上等木材做棺材,亦不稱心。既為禮制允許又有一定的財力,才追求棺材的質量,古人都是這么做的,我又怎么不可以呢?況且這樣做是為了泥土不玷污死者的尸體,難道孝子之心就不能這樣得到一點滿足嗎?我聽說過,君子是不能因為天下大事而節儉用在父母身上的錢財。

我們知道孟母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成才,在孟子的教育上花費了很多心血。所以,當母親去世時,孟子是極其悲痛的,把棺槨做得好一點以體現“孝道”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孟子》一書之所以記載這一事件,絕不僅是為了孟子給母親做上等棺槨作一般意義的解釋,而是為了表達孟子的喪葬觀:在安葬父母時,為了盡孝,只要是在禮制和財力兩方面許可下,應該盡力做得更好一些,甚至不惜錢財,力求厚葬。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曾子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儒家的喪葬文化觀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孔子重視的是內在情感方面的滿足,而在物質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不贊成喪葬鋪張浪費。而孟子則認為“君子不以天下儉其親”,主張厚葬。

在喪葬禮儀發展過程中,“慎終追遠”成為儒家喪葬觀中的一條重要理論,并被后人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涵,諸如哀死思親、厚葬久喪、事亡如存、祈求冥福、蔭庇子孫等等。儒家不僅在其理論上構建了厚葬的喪葬觀,而且在行動上身體力行,使其垂范效應并深深地影響了后世之人。

孔子后裔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遵循者,在喪葬禮儀的傳承中包含了諸多的古代禮制要素,最具有代表性,可謂是中國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喪葬禮俗的模范。誠如《孔子世家譜》中所言:“宗法,古禮也,三代以降,存者鮮矣,惟我孔氏世受封爵,主奉祀事,歷歷相傳,秩然不紊。”

儒家喪葬觀影響至今,深深地嵌入我們中華民族的記憶之中。喪葬習俗中雖然含有許多迷信的荒誕、愚昧和封建的陋規、惡習等糟粕,但富有真切的情感因素。我們以辯證的眼光追本溯源,去蕪取精,審視儒家喪葬在歷史上禮儀習俗沿革的損益,認知孔林墓地喪葬禮儀遺存,探究其中的文化內涵,對于我們了解民族歷史文化與孔林墓地文化發展史還是十分必要的。


儒家文化對喪葬禮儀的影響

△曲阜孔林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楊丙震

審編:龔昌華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門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東省曲阜市 郵箱:pengmenstudio@163.com 電話:0537-4495168
手機:13863756448 郵編:2731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婷婷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人人婷婷色综合五月第四人色阁 |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色婷婷色综合激情国产日韩|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av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奶水99啪|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综合色视频| 久久综合噜噜激激的五月天|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激情综合色综合啪啪开心| 尹人久久大香找蕉综合影院| 成人伊人亚洲人综合网站222|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少妇熟女久久综合网色欲|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