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綱的書法主要學習唐楷,初學顏真卿,后專學虞世南和歐陽詢,尤其用功于歐陽詢的《化度寺碑》,他的行書主要學習米芾、董其昌及顏真卿。翁氏學書強調筆筆有來歷,包世臣《藝舟雙楫》記載了一個他與劉墉互相譏評的故事:“乾隆間,都下言書推劉諸城(指劉墉)、翁宛平(指翁方綱)兩家。戈先舟學士,宛平之婿而諸城之門人也。嘗質諸城書詣宛平,宛平曰:‘問汝師那一筆是古人’。學士以告諸城,諸城曰:‘我自成我書耳,問汝岳翁哪一筆是自己。’”由此可見翁方綱的學書態度之嚴謹,從學書練基本功這個方面說,他的確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夢園叢說》載“翁覃溪先生能于一粒芝麻上寫‘天下太平’四字”。但他只是在技巧上下工夫,而始終墨守前人成規,不求創新,終究只是以工夫見長。包世臣評翁方綱的書法“只是工匠之精細者”(《藝舟雙楫》),可謂不誣。

△翁方綱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