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
任姓源出
任姓主要有黃帝、以官為氏、兄弟民族任姓三種源出。

一、源出黃帝
《史記》載:黃帝,少典之子。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的后代,屬于帝王賜姓、以國名為氏?!短茣ぴ紫嗍老当怼芳啊蹲髠髡x》記載,任氏是五千余年前黃帝賜封的十二個基本姓氏之一,是一個十分古老而又具有光榮傳統的姓氏?!缎兆搿罚骸包S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氏,一為任氏,六代至奚仲,封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span>
二、源出官位
源于官位,出自商、周初期官吏壬,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壬,即西周初期六卿之一的的地官之長,就是后世的大司徒,后加“亻”偏旁俗稱任。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任,即壬,大司徒之職,以鄉三物,敎萬民而賓興之。”主要職責就是掌管土地和國民,負責國內田地耕作和征發勞役。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到了東漢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稱司徒。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依《周禮》置六官,大司徒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
在大司徒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的官職古稱為姓氏者,稱任氏。
三、源出兄弟民族任姓
源于其他兄弟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哈尼族、瑤族、回族、土族、羌族、水族等民族中,均有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任氏,世代相傳。
任姓名人
本期百家姓為大家介紹的任姓名人是南朝文學家任昉。

△“任昉釣魚”雕塑
任昉(460年—508年),字彥升,小字阿堆,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壽光市)人。南朝文學家、方志學家、藏書家,“竟陵八友”之一。
任昉幼年時刻苦好學,才華橫溢,知名鄉里。十六歲時,被劉宋丹陽尹劉秉聘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參軍。齊永明二年(484年),被丹陽尹王儉聘為主簿。后來進京官拜尚書殿中郎,隨后又調任為竟陵王蕭子良的記室參軍,后因父喪而辭官。服喪期滿后被任命為太子步兵校尉,掌管東宮書記。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長史。梁高祖蕭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為黃門侍郎,接著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監二年(503年),出任義興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書監、領前軍將軍。天監六年(507年)春,出任寧朔將軍、新安太守。
天監七年(5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終年四十九歲。追贈太常卿,謚號“敬子”。
任昉很會寫文章,尤其擅長寫記敘文,才華橫溢,當時王公的上書奏文,多請他代寫。任昉下筆即成,不用修改。沈約堪稱一代詞宗,也很推崇他。齊明帝蕭鸞去世后,任昉遷任中書郎。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長史。梁高祖蕭衍攻克京都,幕府剛建立,就讓任昉擔任驃騎記室參軍,專門負責起草文書。原因是蕭衍和任昉曾在竟陵王官舍西邸相遇,蕭衍私下對任昉說:“我要是當了三公,就任命你作記室?!比螘P也和蕭衍開玩笑說:“我若當了三公,就任命你做騎兵?!币馑际钦f蕭衍很會騎射。所以現在讓任昉擔任驃騎記室參軍,是應過去的話。任昉給蕭衍的書信中說:“昔日太平清靜之時,您曾經對我有預言,本意是對我提拔,看起來卻像善意的玩笑。誰料我竟如此幸運,昔日之言一點沒有落空。”就是指的這件事。蕭衍準備篡位登基時,以齊和帝蕭寶融名義頒布的禪讓文告,多由任昉寫成。蕭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為黃門侍郎,接著又升任吏部郎中,不久又以原職兼管著作事務。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
編輯:李懂浩
審核:高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