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
袁姓源出
袁姓主要有媯姓、姬姓、改姓三種源出。

一、源出媯姓
袁姓源于媯姓,出自西周時期陳國開國君主陳胡公滿之裔孫伯愛,屬于以先祖名字為紙。
據唐朝學者林寶所著的《元和姓纂》載,袁氏源于“媯姓,舜后陳胡公滿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恬生仲牛甫。甫七代孫莊伯,生諸,字伯愛,孫宣仲濤涂,以王父字為氏。字或作‘愛’‘轅’, 其實一也“。由于上古時期,愛、袁、轅、猿、榱、援同音同用,所以愛姓也作袁姓。
二、源出姬姓
袁姓源于姬姓,出自軒轅氏皇帝居所轅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軒轅氏,又稱玄袁氏,為少典氏之子,因共族擅制作大車轅,駕車周流天下,故而稱軒轅氏。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軒轅氏起兵革炎帝,以車帳相結為營,世稱“行轅”。軒轅氏初建都于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鄭州),在所居之地,有族人以轅為名命稱其邑,后稱為袁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袁,后衍遷河北,是為河北袁氏。
三、源出改姓
袁姓源于改姓,屬于長者賜姓為氏。
據史書《明史》記載,明朝崇禎年間,山東東明人袁葵任洪洞縣令時,在災荒之年收養了數百個百姓遺棄的幼兒。災荒過后,袁葵又讓百姓們各自把孩子領回去。在袁葵離任時,這些百姓紛紛抱著曾被袁縣令養育的親骨肉,懇切要求讓這些孩子隨袁葵姓。請他一一賜予他們名字。袁葵滿足了他們的要求。這些外姓的后裔子孫為紀念袁葵的恩德,大多世代稱袁氏。
袁姓名人
本期百家姓為大家介紹的袁姓名人是南宋史學家袁樞。
袁樞(1131~1205),中國南宋史學家。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幼年就能賦詩,很有抱負,在故鄉南橋上曾題詩:“玉龍倒懸過寒潭,人在云霄天地間。借問是誰題柱去,茂陵詞客到長安。”17歲進杭州太學,20歲以“修身與寫賦”參加國子監考試。后又參加禮部考試,得詞賦科第一。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中進士。初任溫州判官、興化軍教授。乾道七年(1171),為禮部試官,出為嚴州教授。其后歷任太府丞、兼國史院編修官、權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員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職。

△袁樞
袁樞喜讀《資治通鑒》,苦其浩博,乃著《通鑒紀事本末》42卷,因其文總括為239事,獨立成篇,起訖了然,為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學著作。創造“紀事本末”這一新的寫史體例,兼有紀傳、編年二者優點,使“數千年事跡經緯明析”,對后世影響極大,明清兩代多有仿作。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
編輯:李懂浩
審核:高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