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學書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書中我認為適合他書寫的,還是細筆的楮楷,真是清雋秀朗,風度翩翩,在趙孟頫后,?難得一睹。”已故浙江美院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時,云:“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他的書法用筆揮灑自如,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筆墨跌宕起伏,濃淡相間,有歐陽詢之神韻,帶趙孟頫之骨肌,深受眾多文人墨客的賞識。

▲沈尹默楷書
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跡》則為他的草稿書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為主。1960年,橫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書從北碑、唐晉風味演變到自成獨特風格的過程。乃為研究沈氏碑帖及學書者臨摹之范本。其中一種為沈老在1921年為蔣(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書墓志(現陳列于臺北中正紀念堂)。孫中山先生為蔣母寫祭文并書“蔣母之墓”四個大字。此帖碑即將付印。

▲沈尹默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