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身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那么我們的姓氏從何而來?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又出現了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呢?本號“百家姓”系列推送帶您走進歷史,探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姓氏之謎。
薛姓源出
薛姓主要有任姓、媯姓、改姓三種源出。

一、源出任姓
源于任姓,出自黃帝之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的封地任,屬于以居邑為氏。相傳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后裔。《元和姓纂》、《新唐書》、《通志》等記載,黃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十二個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于任(今山東濟寧任城),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幾經發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蹲髠鳌冯?、薛侯爭長(隱公十一年),薛侯曰:“我先封!”魯隱公畏懼諸多任姓封國勢力,派羽父對薛候說“不敢與諸任齒”,即不敢與諸任爭論,表示敬服。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發明車輛有功,被大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創造者,受后人仰慕。車輛的發明與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大禹賜封奚仲以薛(今山東藤州)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氏之始。后來奚仲曾一度遷居于邳(今山東棗莊薛城官橋鎮,一說微山湖地區)。薛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記的世次為:畛→初→厲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莊侯元→平侯貴→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興→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簡侯文歡→惠侯夷黃→靈侯英→文侯俱→隱侯清→愍侯洪→薛公。到了戰國末期以后,薛氏的地位日漸下降,最后變為一個村落。而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國名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稱薛氏。
二、源出媯姓
源于媯姓,出自虞舜裔孫齊國丞相田嬰的封地薛,屬于以居邑為氏。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齊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齊國宰相的田嬰,他曾被齊威王田因齊封于薛(今山東滕縣),也就是故薛國之地,因此他也被稱作薛公,號靖郭君(一作靜郭君)。田嬰逝世后,田文襲封,仍以薛地為食邑。后田文病逝,無能的諸子們爭位,亂成一團,結果被齊、魏兩國聯手共滅之。至秦王嬴政滅六國后,薛國故地被秦國設置為薛郡,田文的后裔徹底失卻封地,子孫分散各地。漢朝以后,直至魏、晉時期均設為薛縣,最后到隋朝時期被廢黜,成為滕縣領屬之地。西漢初期,田文之孫田國、田陵遷徙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為薛氏。
三、源出改姓
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馮氏后裔馮小寶,屬于帝王賜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自稱周文王后世子孫,鄠人(今陜西戶縣),闖蕩江湖,在同官縣(今陜西銅川)販賣藥材,練就了健壯的身體,粗獷中不失數分英俊。馮小寶發跡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襲不改。
薛姓名人
本期百家姓為大家介紹的薛姓名人是唐代才女薛濤。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唐代樂伎、清客,蜀中女校書、詩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濤八九歲通詩律,居浣花溪,創薛濤箋。薛濤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并稱蜀中四大才女,與魚玄機、李冶、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流傳詩作90余首,收于《錦江集》。

△薛濤
薛濤曾和元稹有過短暫的愛情。元和四年(809年)三月,當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就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薛濤的愛情之火一經燃燒,就極為熾烈。盡管她已經步入中年,但那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激情告訴她,這個男人就是她夢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顧一切,如同飛蛾撲火般將自己投身于愛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完全一副柔情萬種的小女子神態。
遲來的愛情讓薛濤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偸亲顬槎虝海@年7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細算起來,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不過3個月而已。
分別已不可避免,薛濤十分無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來的書信,同樣寄托著一份深情。勞燕分飛,兩情遠隔,此時能夠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詩了。薛濤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因此經常嫌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于是她對當地造紙的工藝加以改造,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于網絡
編輯:李懂浩
審核:高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