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孟祥才,彭門導師、著名歷史學家,山東臨沂人,1964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學院歷史系,后前往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攻讀研究生?,F為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農民戰爭史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山東史學會副會長,山東農民史研究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中國思想史、先秦秦漢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王莽的“王田”政策及其失敗
公元9 年,王莽利用西漢末年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激化引起的社會危機,特別是社會各階層對西漢皇朝的失望和“改朝換代”思潮的泛濫,通過篡政的方式消滅了劉氏皇統,建立新朝。以后,立即依照《周禮》設計了一套披著復古外衣的改造藍圖。主要內容就是王田奴婢政策。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頒布了實行王田奴婢政策的法令:
古者,設廬井八家,一夫一婦田百畝,什一而稅,則國給民富而頌聲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為無道,厚賦稅以自供奉,罷民力以極欲,壞圣制,廢井田,是以兼并起,貪鄙生,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欄,制于民臣,顓斷其命。奸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逆天心,諄人倫,繆于”天地之性人為貴”之義?!瓭h氏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父子夫婦終年耕蕓,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官者犬馬余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錯。……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鄰里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如皇祖考虞帝故事。

△王莽像
王莽在詔令中正確地指出了西漢末年土地高度集中、賦役剝削嚴重、奴婢與牛馬同欄等諸多悲慘的社會現實,說明他當時對面臨的社會矛盾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也希望通過改制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由于王田奴婢政策本身違背了社會發展尤其是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其失敗又是必然的。?
王莽的王田制,實質是要變地主階級土地私有制為封建的土地國有制。這個制度的基本要點是:土地所有權歸國家,禁止土地買賣,“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九百畝)者”退出超額部分,無田農民按一夫一婦授田百畝。這個制度表面看起來似乎可以解決當時土地高度集中的問題,但實行起來卻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矛盾。第一,王田制盡管對大土地所有者作了妥協,規定只要男口盈8,土地就可達到或超過900畝,但王田政策還是不可避免地遭到大土地所有者的反對。因為無論如何,那些膏腴萬頃的大地主,總要有一部分或大部分土地被收歸國有的。第二,從春秋末年起,田畝制度有很大變化,已不再是“方里而井,井九百畝”了。如趙過的代田就是240步為畝,還有480步為畝的。而且,田畝是按阡陌計算并設立疆畔道路的。所以,即使按一夫百畝計算并分配土地,也無法恢復井田制。何況,井田制到這時已是人言言殊,莫得其究竟了。第三,王田制缺乏相應的執行機構,核實土地和戶口,進行土地分配。按照王莽的詔令,大戶要把多余的土地自行分給九族鄰里鄉黨,而他們的戶口中往往包括族人、奴婢和依附農,無法核實有多少男口,核實了也無法析戶析產。別說是奴婢了,依附農也是難以自立的。還有不少農民,土地不足百畝,要不要補足其差額呢?第四,土地和戶口是封建賦役制度的依據,改變田制就要相應地改變賦役制度。在王莽的王田制中,這些問題是沒有解決、也是無法解決的??偠灾跆镏圃趯嵭羞^程中必然遇到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將使王莽束手無策。最重要的是,到王莽的時代,地主土地私有制已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土地占有情況十分復雜,想憑一紙命令重新授田,勢必引起難以平息的混亂,給社會帶來動蕩和不安。而土地不準買賣的規定更難以行得通。因為自從地主階級的土地私有制產生以后,土地買賣就成為它的必然伴侶。一方面,貴族官僚、豪族地主和富商大賈占有土地的欲壑是永遠無法填滿的,購買(這種購買往往與政治特權相結合,表現出強購,低價購進的兼并色彩)是他們經常使用的獲取土地的方式。當王田政策公布之后,他們在奮力抵制的同時,必然是力圖迅速賣出多余的土地。另一方面,擁有一小塊土地的編戶農民在賦役和高利貸的重壓下走向破產的命運又是必然的。在荒年惡歲,他們不得不出賣自己的土地以抵償債務,而在另外的情況下,他們中的有些人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又希望購進一些土地。王田政策公布后,一時地價低廉,他們中的殷實戶自然愿意乘機買進土地。不準買賣土地的法令,既使大土地所有者不滿,也使部分農民產生反感。因此,這一條款在實行過程中幾乎遇到來自所有階級和階層的不滿與反對。最后,由于王田制中有“男口不盈八”之類的靈活規定,就給執行政策的各級官束以上下其手、營私舞弊、貪贓枉法的充分機會。這也不能不給政策的執行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從現有史料看,王莽的王田政策曾一度推行。地皇二年(公元21年),公孫祿在批評王莽的政策時就指出:“明學男張邯、地理侯孫陽造井田,使民棄土業?!庇捎谕跆镎叽嬖谝幌盗须y以克服的矛盾,強制推行的結果是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動亂?!爸贫扔植欢ǎ艟墳榧椋煜轮捴捜唬菪陶弑姟?,“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于市道。坐賣買田宅奴婢鑄錢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勝數?!北M管王莽一開始就以嚴酷的法令懲辦反對王田制的吏民,但由于這個政策既不符合客觀實際,又無法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再加上整個地主階級的反對,這個政策很快就終止執行了。
從政策條文看,王莽的奴婢政策只對私奴適用、與官奴婢毫不相干。王莽實行這個政策的主觀意圖,是阻止勞動者主要是農民的進一步奴婢化,以解決農村勞動力的不足,從而保證封建國家的賦役剝削。但是,這個政策同樣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改奴婢為“私屬”,不準買賣,實質上是凍結現狀,承認奴婢存在的合法性,最多不過是將奴婢改變為農奴而已。而且,在奴婢政策中并未規定奴婢后代的身分,他們的后代仍然是要當奴婢的,只不過世代奴婢改名世代“私屬”罷了。一方面承認奴婢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禁止奴婢買賣,這與王田政策一樣是行不通的。既然土地集中的問題無法解決,就不能阻止農民脫離土地,而在使用奴婢仍然合法的情況下,也就無法阻止破產農民淪為奴婢。?而且,由于貴族官僚、豪族地主和富商大賈像兼并土地一樣熱衷于奴婢的追求,在奴婢政策頒布之后,又必然使他們要求調整自己所擁有的奴婢數量。這樣,奴婢買賣反而較平時更加興旺??v使法令禁止買賣奴婢,公開的買賣也必然轉化成秘密的黑市交易。這從因買賣奴婢觸犯刑律人數之多就可充分反映出來。奴婢所有者因王莽的政策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歸怨王莽,奴婢也因這個政策沒有從根本上改善其境遇而對王莽沒有好感。所以王莽在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宣布廢除王田政策的同時,也取消了禁止買賣奴婢的法令。歷史證明,一方面,王莽限制私人擴大奴婢占有的辦法根本行不通。另一方面,他又通過十分酷烈的法令制造大量的國有奴婢,“吏民抵罪者浸重”。在新朝統治下,每天都有眾多的人因觸犯王田奴婢、五均六筦、鑄錢等法令被罰作官奴。所以王莽事實上不僅沒有取消奴隸制殘余,反而使之擴大化了。
王莽的王田奴婢政策,集中反映的是他作為封建帝王的利益,本質上是宗法地主的利益。它基本上是脫離實際的復古主義的空想,在實際上還不如一定程度的限田限奴方案更有現實意義,更不如西漢政府曾實行過的“假民公田”或“賦民公田”等措施對生產的發展有利。由于這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豪族地主的利益,因而在他們看來王莽是“逆子”,它同樣更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所以在他們眼里王莽是災星。這樣,王莽自己就把自己孤立起來,當初擁護他上臺的幾乎所有階級和集團都開始懷疑和反對他了,王莽也逐漸由躇躊滿志變得一籌莫展。三年以后,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代表豪族地主的區博上書說:“井田雖圣王法,其廢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從。秦知順民之心可以獲大利也,故滅廬井而置阡陌,遂王諸夏,迄今海內未厭其弊。今欲違民心,追復千載絕跡,雖堯舜復起,而無百年之漸,弗能行也。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實行?!蓖趺а劭赐跆锱菊呤聦嵣蠘I已破產,也只得下詔加以廢止:“諸名食王田,皆得賣之,勿拘以法。犯私買賣庶人者,且一切勿治。”這表明,王莽在被現實碰得頭破血流之后,只得老老實實地向土地兼并者和奴婢所有者屈服了。明代學者邱浚對王田奴婢政策的失敗提出了頗有見地的看法,他說:“井田既廢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貧富不均。一時識治體者咸慨古法之善而卒無可復之理,于是有限田之議,均田之議,口分世業之法。然皆議之而不果行,行之而不能久。何也?其為法雖各有可取,然不免拂人性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暫而不可以常也。終莫若聽民自便之為得也。”恩格斯指出:“當一個國家內部的國家政權同它的經濟發展處于對立地位的時候——直到現在,幾乎一切政治權力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都是這樣——斗爭每次總是以政治權力被推翻而告終?!蓖趺гO計的王田奴婢政策,盡管至今還引起某些歷史學家的贊嘆,但由于它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其失敗是必然的。
王莽實行王田奴婢政策,本來是為了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但結果適得其反:它不僅激化了新皇朝與廣大勞動人民的矛盾,也加劇了統治階級的內部斗爭。原來擁護他代漢自立的剝削階級的集團和階層,看到王莽復古主義的狂想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因而逐漸對王莽產生離心傾向。后來在反對王莽的起義隊伍中,混入一大批劉氏宗室貴族、豪族地主和富商大賈的代表,對王田奴婢政策不滿是主要原因。廣大農民和奴婢通過王田奴婢政策的推行和廢止,也逐漸認清了王莽的真面目,從而打消了對他的幻想,開始醞釀對王莽的武裝反抗。
原載于彭門創作室導師孟祥才 《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秦漢卷》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編輯:薛兆恒
審核:李懂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