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女性墓——楊氏、董氏、豐氏
導(dǎo)讀
孔林呈東西長方形,孔子墓居中偏南,其后世子孫則按照古代的喪葬制度,以次安葬在孔子、孔鯉、孔伋三世祖的后面及東西兩側(cè)。從總體布局來看,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多分布在孔子墓的周圍;漢代墓葬在孔子墓西北和東北一帶;唐、宋、金時期的墓葬在孔子墓北面和西面;元、明時期的墓葬多分布在林內(nèi)西部、西北、東部、東北地帶;清之后的墓葬多分布在林內(nèi)東部、西部和北部;中部空閑地帶也有部分明、清時期的墓葬。它們依次距孔子墓?jié)u遠。從墓葬主人的身份來看,又可分為祖孫三代墓、歷代嫡孫墓、歷代裔孫墓、家族女性墓。
孔林內(nèi)現(xiàn)有遺存的墓葬十萬多座,以明清之后最多。宋之前的墓葬,因時間久遠、自然侵蝕等原因遺存下來很少,有的即使遺存下來,但很難確定墓主身份。本章我們將結(jié)合墓主的經(jīng)歷,對孔林內(nèi)現(xiàn)有遺存的一些重點墓葬進行探討。

△萬古長春坊
◆楊氏墓
在衍圣公孔胤植墓的東南、環(huán)林路的內(nèi)側(cè),有一塊墓碑,正書“六十五代衍圣公側(cè)室楊太君之墓”,墳塋已平。
楊氏,六十五代襲封衍圣公孔胤植的側(cè)室,因不是正室,生平事跡待考。
◆董氏墓
位于孔林西北明墓群南約150米處,在一棵柏樹下有一塊普通的墓碑,面南,平首,墳塋已平。墓碑通高180厘米,寬73厘米,厚20厘米,正書“清封宜人孔母董宜人之墓”。此碑由光緒辛卯科舉人安徽候補知縣侍生王一鶴頓首拜題,嗣男繁沛于民國九年季春立石。
董氏,孔曜亭的元配夫人,曲阜優(yōu)廩生董貺卿的女兒,“幽間貞靜”,溫柔賢淑。自幼天資聰穎,“讀女誡,習(xí)女箴”。嫁入孔家后,克盡婦道,敬戒無違。侍奉公婆,無怨無悔;妯娌之間,和睦相處;對待下人,寬厚仁慈。卒時,“人皆衣之”,惜天年不永。孔曜亭去世后,繼子孔繁沛找人占卜,說母董氏墓地太窄,不能合葬,而葬于別處。

△洙水橋
◆豐氏墓
在孔令貽墓西北處,有一座小型墳冢,相傳為孔令貽的姨太太豐氏墓葬。
豐氏,生年不詳,卒于民國十五年(1926年)。據(jù)孔德懋在《孔府內(nèi)宅軼事》的回憶,豐氏是本地一個商戶的女兒,長得不算漂亮,又身為姨太太且沒有生育,在孔府的地位很低。按照孔府的舊例,除了早晨請安,每到年節(jié)、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節(jié)氣,豐氏都要按規(guī)矩給陶氏磕頭請安。同時因不能生育,按照孔府的規(guī)矩,豐氏除了請安、磕頭,從不進入正房。最后,在憂郁中病死。

△至圣林坊
編輯:朱雅斤
審編:楊丙震